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错季上市 品质提升 产量增加 智慧农业擎画“莓”好产业新“蓝”图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4-12 09:46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在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当遍布田间地头的数万株蓝莓树上的果实还未成熟时,刘金龙家的蓝莓已上市售卖一月有余。“我们基地的蓝莓提前三个月成熟,正好赶上普通蓝莓未上市的空档期,每斤零售价能达到80~120元,价格高出3至4倍。”刘金龙说。

  为何刘金龙的蓝莓能提前成熟呢?近日,记者来到他所创办的安徽波波果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一期),寻找蓝莓提前挂果上市的“秘密”。不同于以往一眼望不到头的成片蓝莓“树海”,这里只有一个个塑料大棚。走进大棚,看到一株株盆栽蓝莓树排列整齐,繁茂翠绿的枝叶间簇拥着许多果实,有的已经呈现出深邃的紫色,有的还泛着青色。工人们正穿梭其中采摘蓝莓果,日均采摘量可达5000~8000斤。

  “我2016年返乡创业,承包土地种植蓝莓,但越种越觉得常规方式种植周期长,人力成本高,等到5月份蓝莓扎堆上市时,价格又卖不上去。尤其春节期间看到别人从网上购买外地高价蓝莓时,我就在想,我们的蓝莓能不能也提前上市呢?”刘金龙说。

  经过到云南等地考察学习,刘金龙“摸清”了蓝莓错季上市的“秘诀”。2023年底,他开始将蓝莓种植模式从“露天+地栽”逐步转向“大棚+盆栽”,成为当地首批探索蓝莓种植新模式的“先行者”之一。去年4月份,第一批盆栽蓝莓入驻大棚。今年2月份,一株株蓝莓树上硕果累累。

  蓝莓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5℃,“露天+地栽”种植模式下,蓝莓树从小树苗到长成挂果,需要两至三年时间,“蓝莓住进大棚,冷暖有了保障。冬天,通过给大棚覆盖保温棉等,让棚内温度升高;夏天,打开大棚两侧的通风口,使棚内温度快速下降。这样,蓝莓便可以不停生长。”刘金龙说。

  盆栽则为蓝莓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地栽改成盆栽后,刘金龙用上了基质栽培技术,他用混合后的椰糠、泥炭、珍珠岩等代替土壤作为蓝莓的生长介质,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再配备智能化滴灌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对蓝莓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调控,确保每一颗蓝莓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现在1个人1部手机就能管理几十亩蓝莓地。”刘金龙介绍,通过“大棚+盆栽”种植模式,蓝莓树只需10-12个月便能长成,可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挂果,同时,蓝莓颗粒更大、口感更脆、甜度更高,亩均产量比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三到四倍。从成本、果价等因素综合考虑,每亩蓝莓收益提升超6万元。

  眼下,在蓝莓种植基地(二期),刘金龙又搭建起了7个更高更大更智能的现代化大棚,温度调节、水肥滴灌等功能再升级。一株株嫩绿色的蓝莓幼苗正在茁壮成长,“头茬果”预计将于明年2月份成熟上市,可抢占春节销售黄金期。

  如今,在怀宁县,像刘金龙这样给蓝莓种植基地披上“数智新衣”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走上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的蓝莓企业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县蓝莓种植面积达9万亩,全县蓝莓综合产值达到85亿元。(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张文涛 黄承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