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工作生活两相宜 逐梦芜湖大舞台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4-14 08:31 来源: 芜湖新闻网
【字体:

  编者按:当前,芜湖市正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紫云英人才计划”升级版,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即日起本报推出“芜湖,何以近悦远来”系列报道,展现芜湖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小见大解读人才选择芜湖的原因。

  □记者 王磊 邓健

  她从深圳来到芜湖,爱上这座秀外慧中的城市;她在芜湖进入新型储能赛道,全力攀登储能领域新质生产力高峰;她给芜湖的人才政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4月10日,安徽佑赛科技副总经理刘嘉楠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聊起了来芜湖一年时间的感受,尤其是“紫云英人才计划”,给像她一样的追梦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芜湖是一座能留人的城市,欢迎大家来芜湖逐梦,这里有无限的机会。”她对记者说。

  刘嘉楠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记者利用她的会议间隙进行了一个短暂的采访。她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从一个会议室快步走出来,带着一股干练。刘嘉楠之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深圳和香港,穿梭于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来到芜湖才发现,这里干事创业氛围也很浓厚,不过这里工作和生活两相宜。”

  在正式决定来芜湖之前,刘嘉楠专程来芜湖考察过,就像一名专业的城市体验官,实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芜湖秀美的城市风光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落地芜湖,这座城市对人才满满的诚意,给了刘嘉楠很大的惊喜。

  “公司同事帮我准备了材料,很快就拿到了人才公寓的钥匙,让我在芜湖住了下来。”她告诉记者,人才公寓是精装修交付,拎包入住,政府还为她补贴了80%的租金。公寓不仅交通方便,周边配套齐全,还配齐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这些满满的细节对初来乍到的“新芜湖人”非常友好。

  “从落地芜湖到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我已经喜欢上这座城市。”话匣子一打开,刘嘉楠就开始了对芜湖的点评:交通便利、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小吃很有特色等等。更重要的是,城市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让她很舒心。

  如今,像刘嘉楠这样来到芜湖、留在芜湖的人才越来越多。2024年,全市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8个,新招引领军人才325人、高端人才3735人。2024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的《芜湖市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突破行动方案(2024—2027年)》,“人才”一词出现了24次之多。这个细节不仅凸显了芜湖对人才的重视,更是一份城市与人才携手共进的“项目书”。

  如何让人才留在芜湖,心无旁骛干事业、心旷神怡享生活?芜湖的打法是以事业留人,不断提升城市对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力、配置力,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刘嘉楠所在的安徽佑赛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扎根芜湖15年来,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已发展成为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领跑者,构建了从核心技术研发、装备自主制造到工程建设和电站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该公司重点发展的压缩空气储能产业正是芜湖市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方向。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对高端人才的不断集聚,是佑赛科技始终保持行业领跑者身位的制胜法宝,这与芜湖矢志不渝抓创新,诚意满满聚人才高度契合。

  佑赛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奖、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等。“公司目前拥有省市两级高层次人才40多名,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很多同事都享受到了‘紫云英人才计划’,在芜湖找到了大展拳脚的舞台。”刘嘉楠告诉记者,新型储能是一个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领域,2024年,佑赛科技与清华大学共建柔性压缩空气储能联合研究中心,并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一步将更大力度地集聚优秀人才,驱动创新发展。

  “如果说芜湖是一座创新的热带雨林,那么佑赛科技就是其中的一棵大树,紫云英人才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助力我们招才引智、创新创业!”刘嘉楠对记者说,她要当好芜湖推荐官,介绍更多同学朋友来到芜湖,在芜湖逐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