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 12月起,八里湖新区积极推行“全岗通办公 零距离服务”工作制,开启基层治理服务新模式。在社区层面,创新设立“坐班岗”和“上门岗” , “坐班岗”每日安排2-3人值班,社区工作者经系统培训,突破岗位业务界限,变身全能型服务人才,实现居民办事“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上门岗”的社区工作者主动深入网格走访,将服务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出击,真正做到与居民“零距离”接触。在“全岗通”工作推进过程中,新区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交出了亮眼答卷,涌现出许多温暖且极具代表性的 场景 。
场景一: 织密防诈安全网,守护居民 “钱袋子
“小周啊,多亏你们那天来家里,不然我这养老钱可就打水漂了!” 家住 九龙新城 A区84岁的温阿姨紧紧攥着社区网格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几天前,温阿姨因轻信“养生群”的优惠券骗局,险些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正是“全岗通”网格员日常走访时及时发现异常,耐心为她科普反诈知识,才成功化解危机。
在 八里湖街道 九龙新城社区 , “全岗通”网格走访机制已形成常态化。网格员严格按照“每日走访30户”的标准,穿梭于楼栋之间。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与居民心与心的交流。他们不仅及时更新居民信息、宣传各类惠民政策,更用心倾听居民诉求,主动化解矛盾难题。温阿姨的遭遇并非个例,网格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在走访中及时发现其可能受骗的迹象。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将诈骗套路一一拆解,手把手教老人清理手机垃圾信息,还贴心地把防诈宣传单贴在温阿姨家最显眼的位置,并发放社区“党员连心卡”,叮嘱老人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如今,温阿姨笑称:“现在看到陌生链接,我第一时间就想到给网格员打电话 。 ”“全岗通”机制下的网格员,已然成为居民身边的安全卫士。
场景二: 高效修复破损道路,铺就居民 “幸福路”
“现在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踩一脚泥,晚上出门也不怕摔跤了 。 ”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道路, 家住 园艺三区居民段大哥满脸笑容,言语间满是喜悦。近日,在 “全岗通” 工作机制的高效运作下,困扰园艺三区居民许久的道路破损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八里湖街道 畔湖社区园艺三区作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本就老化严重。在花园贩南路规划施工期间,施工车辆频繁进出碾压,致使小区内部道路破损加剧,路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成患,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安全隐患重重。
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居民纷纷反映道路问题,希望社区帮忙协调修复。社区迅速启动 “全岗通”工作机制,打破岗位壁垒,实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 有关单位 ,就修复事宜展开协商。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社区联合施工方负责人 等 多次 到 园艺三区实地勘察,仔细丈量破损路段,充分倾听群众意见。从道路材质选择、施工工艺确定到工期安排,各方经多轮讨论修改,敲定最终方案。
平整的路面不仅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更让居民感受到了 “全岗通” 工作 机制带来的温暖与便利,成为该机制高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注脚。
场景三: 网格员化身 “及时雨”,解独居老人燃眉之急
八里湖街道 蔡家垅社区网格员毛辉在日常网格巡查中,走进辖区一位独居老人家中时,见到老人正焦急地打电话。原来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家中水管老化破裂,门阀关不上,厨房严重积水,而子女在外工作无法及时赶回处理。毛辉见状,立刻行动起来,找来拖把和水桶,迅速清理厨房积水。
得益于 “全岗通”系统培训,毛辉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他凭借在培训中学到的维修知识,迅速判断出问题源于自来水管道阀门松动。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制止漏水点,半小时后,水管修复完毕。看着恢复正常的厨房,老人 十分 激动。毛辉的暖心行动,是 “全岗通”工作机制让社区工作者成为多面手,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有力证明。
场景四: 上门认证解民忧,温情服务暖人心
在 八里湖街道 怡祥苑社区,网格员在例行排查中发现,辖区 75岁的范爷爷因病瘫痪在床,且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养老认证逾期,导致养老金停发。家属焦急地来到社区求助,网格员接到诉求后,迅速运用“全岗通”培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提前与家属确认好范爷爷在家的时间,便携带设备主动上门服务。推开范爷爷家的门,网格员耐心安抚老人及家属焦急的情绪,随后熟练地打开手机认证程序,一边操作,一边向老人解释步骤。“爷爷,您看,我们先打开这个 APP,然后对着摄像头眨眨眼、点点头……”在网格员手把手的帮助下,仅用十几分钟,就顺利完成了养老认证工作。
针对辖区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怡祥苑社区将上门帮认证作为常态化服务举措。每次认证完成后,网格员还会向老人们详细讲解相关的民生政策,仔细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需求。这份贴心的服务,不仅解决了居民的 “后顾之忧”,更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生动诠释了 “全岗通”工作机制“零距离”服务的深刻内涵 。
场景五: 多方协调破难题,贴心服务暖夕阳
在 八里湖街道 赤道咀社区水岸莲华住着冯万强、张定香夫妇。冯万强今年 71岁,因车祸导致腿脚不便;张定香70岁,每周需要进行三次透析治疗。老两口的子女远在深圳工作,无法陪伴左右。为方便出行,他们急需办理老年公交卡。然而,由于二人并非本地户籍,按照公交公司规定,办理老年公交卡需要暂住证和身份证,而办理暂住证又涉及房产证、户口本等材料;不巧的是,房产证登记在儿媳名下,还需提供结婚证;更麻烦的是,若户口本成员不在同一户口本上,还得开具父子关系证明,这一系列 烦琐 的手续,让老两口一筹莫展。
社区网格员得知情况后迅速介入。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网格员首先通过电话联系老人远在深圳的子女,详细说明办证所需材料,指导他们准备相关证明文件。随后,网格员将办理程序一步一步详细地写下来,并全程协助老人办理暂住证,对老人提出的各种疑问一一耐心解答。经过多方协调和奔波,老两口终于成功办理了老年公交卡。拿到公交卡的那一刻,冯万强、张定香夫妇连声道谢。赤道咀社区后续将继续密切关注辖区居民需求,持续为居民提供贴心、高效的服务,让 “全岗通”工作机制的温暖惠及每一位居民。
场景六: 锦旗映初心,惠民显担当
今年 2月,八里湖街道文博社区上演了温馨感人的一幕:一位居民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社区 居委会 副主任钱丽手中。锦旗上烫金大字熠熠生辉,背后是社区与居民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该居民 的爱人因病需要她贴身照料,孩子又远在外地,日常生活面临诸多不便,购置护理床、防摔扶手和轮椅成为迫切需求,然而这笔不菲的开支让她愁眉不展。
钱丽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她敏锐关注到江西省 2024 年出台的居家适老改造方案,方案规定60岁以上老人购买养老日常用品可依规申请补贴。钱丽立即为阿姨整合资料,马不停蹄推进申报流程,最终帮阿姨申请到3000元改造补贴,解了燃眉之急。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钱丽个人的赞誉,更是对文博社区全体工作者的肯定。平日里,社区工作者深入社区角角落落,从帮老人采购生活用品,到组织健康义诊,事事用心、件件落实。未来,文博社区将继续秉持 “送政策上门”的服务理念,关怀帮扶更多老年居民,为构建和谐友好社区持续发力,让“养老”变“享老”成为社区生活的温暖底色。
结 语
这些温暖故事与切实成果,彰显了 “全岗通办公 零距离服务”工作机制的强大生命力。八里湖新区“全岗通办公 零距离服务”工作机制自推行以来,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从反诈宣传守护居民财产安全,到多方联动解决道路、停车等民生难题;从上门服务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到精准落实政策为居民带来实惠,这一机制不仅畅通了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更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