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晔 陈旻
滚滚长江,浩浩汤汤,滋润芜湖千年生息。
老海关如同一位长者,矗立江岸,见证百年兴衰;而今焕然归来,容色一新,激荡今日“芜湖篇章”。
4月29日,老芜湖海关旧址开放仪式举行,这栋百年建筑从时光中“唤醒”,以崭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当八百里皖江奔涌浩荡,宽阔的江面上千帆竞发,人们意识到老海关精神早已伴随芜湖人走过每个寒来暑往。
那么对于今天的芜湖来说,老海关精神有何深意?
创新
坐拥长江黄金岸线资源的芜湖,吸纳了大江大河奔涌开拓的精神,奠定了开放自信的城市品格,更把创新刻入了芜湖的城市基因。
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芜湖成为安徽第一个开埠通商的城市。1919年,老海关大楼建成。江上的渔舟唱晚催生了近代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的芜湖米市,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工商业发祥地,引来了“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大江大河带来的那份大气、创新与从容,早已融入城市发展的文化根脉,更从近代延续至今。
芜湖多年来之所以能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关键在创新。从数次思想大讨论,到培育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奇瑞;从不起眼的“石头山”一路披荆斩棘,到成为全球水泥建材行业领军企业海螺集团;从“两个半烟囱”的艰难起步,到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的工业化城市……芜湖一直在认认真真地走好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优势充分释放的创新发展之路。
如同百年老海关,风雨中静默注视长江。新故相承,日生不滞,这也许便是城市精神的一种解答。曾经的老海关,它的诞生背负着历史的沧桑,而却没有想到,民族的奋争,却在岁月的磨砺中,一点一滴浓缩在一砖一瓦中,老建筑以全新的活力迎来了它的再一次重生,诉说的是百年来芜湖的不断探索,芜湖的迎难而上,芜湖的敢为人先,成为人们看到芜湖百年发展的一扇“窗”,更成为当代芜湖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一座展露全新风华的地标。
开放
看云开树色,听江静潮声,尽管时代在变化,老海关边的船笛声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曾经我们是被迫打开口岸,而如今江面上船只穿梭,汽车等产品通过内河直达世界。斗转星移,今天的芜湖以全然主动的姿态,敞开怀抱欢迎五湖四海的客商。
与华为强强联合的芜湖是“硬核”的。海螺与华为联合打造全球首个AI+水泥建材大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上海车展上的芜湖是自信的。奇瑞集团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国际品牌联袂参展,向全球来宾展示中国汽车从“走出去”到“立潮头”的冠军姿态。
与中科大等高校牵手的芜湖是深情的。芜湖的“紫云英中国科大人才日”和中国科大的“校园芜湖日”应运而生,一批校企联合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走向国际的芜湖是“圈粉”的。在奇瑞之夜前夕,3000名全球嘉宾带着那份“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松弛感,在芜湖参观工厂、试乘试驾、漫步滨江,“Welcome to Wuhu!”是他们听到最多的开场白。
这些“牵手”的时刻见证了芜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这些时刻属于奋斗、属于合作、属于友谊,是对创新创业的孜孜追求,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祝福。
正是这份对外开放的胸襟,正是这份积极拥抱世界的姿态,才有了芜湖的蓬勃发展,才有了芜湖经济总量居长三角40座城市第20位、人均GDP居长三角第15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长三角第10位等发展成果,才会有10万名大学生在过去一年用脚投票、选择芜湖。
而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历史变迁的老海关,也不断见证芜湖的近悦远来。眼观两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仿佛在阅读一本讲述城市变迁的生动故事;入口处“潮涌长江可知兴替”的序言,仿佛映照了芜湖人的敢想敢拼、敢闯敢干。这栋建筑与这座城市,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往奋斗,预见到圆梦追梦的无限可能,更能从这方港湾中感受到光荣与梦想。
突破
老海关的精神底色,镌刻在百年历史的基因里,书写在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内,跃动在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中。
码头的江湖气,催生了独特的城市气质。码头文化教会芜湖人善用“无厘头”化解生活艰辛,更让芜湖人懂得在时代大潮中激荡自己的浪花。从不服输,敢为人先,突破自我,几代芜湖人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奔涌前行,这才成就了芜湖的向新向上,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山海”。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
创新的路上,芜湖是破局者。芜湖缺乏高能级的大学大院大所,没有国字号的顶尖研发平台。为了打破资源禀赋的限制,芜湖探索出一条“产业+科创”路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发展的路上,芜湖是追风者。当前,城市发展狂飙突进的时代结束了,但芜湖还是要努力往前赶。因此,芜湖提出推动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在长三角排名、在全国位次进一步提升的目标。
开放的路上,芜湖是竞逐者。立足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成为安徽向海而兴的最大“出海口”。今年一季度全市出口总额297.27亿元,增长19.2%。
前行的道路从来都是有风有雨,但每一次翻山越岭都是芜湖海纳百川的印证。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正加快推进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枢纽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六个之城”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
怎样把蓝图化为现实?老海关精神给我们启示:要善于顺应时代,要敢于开拓创新,要时刻突破自我,要坚持开放包容。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人在思考,还有人在行动,还有人永不止步,老海关就不会老去,芜湖就会谱写新的故事。
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美好未来澎湃而去。无论老海关还是芜湖,都不惧山高水远,自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