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田间沃野播新绿 通城早稻栽插基本完成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5-08 08:45 来源: 咸宁日报
【字体:

  农时不待人,田间耕作紧。当下正值春耕春种的黄金时期,通城县田间地头春潮涌动,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插秧作业,确保春播进度不误农时。

  近日,位于五里镇陈谷村的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有序在水田里来回穿梭,青翠的秧苗整齐地码在插秧机上,机器过处,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次第滑落、插进田中,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绿装”。

  “如果人工插秧,一天最多只能栽一亩多田,但是机械插秧的话,至少可以栽40亩,不仅效率高,成本还低。”合作社负责人黎明海介绍。

  基地种植水稻1000多亩,从耕地到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水稻收割,合作社基本采用机械化操作。“我们合作社的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机械化育秧、栽秧机栽秧、拖拉机耕田,合作社还配置了几架无人机,用于施肥和打药。”黎明海说。

  同样进入春种高峰的还有大坪乡坪山村的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借助机械化作业,用10天时间完成了1200亩农田早稻插秧任务。

  过去,合作社承包的土地田小块多,大型农耕机器进田困难,种植成本较高,但随着“小田并大田”的成功实施,形成了数千亩土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新格局,也为农机作业创造了条件。

  “现在我们合作社的早稻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通过无人机撒播、直播,以及插秧机插秧,目前已基本完成早稻的种植。”该合作社负责人黎鸿友说。

  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年初,通城县便迅速行动,将早稻生产播面任务层层分解至乡镇、村和种粮大户,构建起责任明晰的生产体系。同时,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优化指导和服务,全力构筑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支撑。

  据悉,今年通城县早稻种植意向12.6万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

  ( 丁伟、罗寰、胡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