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龙头”引“链”勇争先——解析宜昌招商的“强链密码”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5-11 10:46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初夏的宜昌,生机盎然,处处唱响昂扬奋进的乐章。

  在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已聚集工业企业340家,开工建设百亿级项目18个,工业发展势头猛进;

  在点军区,33平方公里的宜昌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成规模,“芯池神网”数字产业集群初显;

  在湖北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条以酵母生产为起点,涉及发酵原料、生物制造到产品应用的合成生物产业链正在形成……

  全市各地,项目建设热辣滚烫,产业发展浪潮涌动。这是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五个一”产业链招商的生动注脚。

  立足优势 培育“新动能”

  5月5日,姚家港化工园,厂房拔地而起,管道凌空飞架。一家家企业火力全开,忙碌生产。

  “一期年产9万吨氢氧化钾项目近日投产运行,产品可实现就近销售。”化工园内,优利德(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昌奭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一家韩资企业,优利德为何选择落户宜昌?“我们看中的是姚家港化工园的产业实力、港口配套能力以及即将合作的三宁化工的影响力。”金昌奭说。

  园区的领军企业三宁化工,位列中国化工企业百强及全国氮肥行业五十强,在转型发展中,已蜕变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先后吸引了广州天赐、山东海科等多家新能源上市企业入驻枝江。目前,姚家港化工园内约有一半的企业与三宁化工实现了资源互补。

  姚家港化工园越来越强的产业链,让优利德落户不再犹豫。园区内丰山、联昌、宝晟得、长青(湖北)生物等企业,已形成优利德的产业下游供应链。

  这些产业链条的形成,无不得益于宜昌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

  宜昌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孕育了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并促进兴发集团、宜化集团等知名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共同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化工产业集群。

  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宜昌产业发展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半山水一半城,清洁能源资源充沛,成为角逐算力及数字经济的最大核心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东阳光、人福药业、奥美医疗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宜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力实现产业倍增。

  近三年,聚焦发展的产业链由28条逐步缩减至9条。2024年,随着生命健康产业跨过千亿门槛,宜昌形成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三大千亿产业,与大数据及算力、文化旅游,共同构建起“3+2”主导产业格局。

  产业格局已定,如何再谋重大项目新蓝图?

  宜昌建立“一个重点企业+一个产业链条+一个发展片区+一个配套政策+一个评估团队”的“五个一”招商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龙头牵引 释放“引力波”

  5月6日,当阳市坝陵化工园内,总投资105亿元的徽阳新材料项目现场一片繁忙。600余名建设者正抢抓工期,确保一期项目在年底前建成投产。

  2023年初,铜化集团在当阳投资建设湖北徽阳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宜昌加快建设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兴发集团,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专注于精细磷化工领域的深耕。作为全球化工行业巨头,万华化学也在积极提升其在电池产业尤其是磷酸铁锂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3月,万华化学与宜昌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当阳投资布局磷酸铁锂等电池材料合作意向。4月,万华化学正式入股,与铜化集团合资共建湖北徽阳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对此,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增太说,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将坚定在宜发展信心,持续扩大投资规模。

  万华化学投资宜昌,是“五个一”招商结出的硕果。宜昌聚焦主导产业,优选出9家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作用,推动“五个一”产业链招商扩面走深。

  5月4日,走进湖北合成生物产业园的安琪酵母 (宜昌)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车间,公司核心产品酵母正从生产线鱼贯而出。

  安琪集团作为宜昌本土的龙头企业,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酵母企业及最大的酵母抽提物供应商。依托发酵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安琪与合成生物龙头北京微构工场合资组建微琪生物PHA物可降解材料项目,目前正在火热建设中。

  如今,在湖北合成生物产业园,以安琪为龙头,正招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力争到2035年培育形成500亿元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就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名片。”宜昌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京媛说。

  2024年,宜昌依托龙头企业,招引项目26个,总投资713.74亿元。

  在宜昌,以宜化、多氟多为龙头的华中氟硅产业园等现代化工产业项目;以兴发、万华化学为龙头的磷基新材料一体化等5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以安琪、人福为龙头的大健康原料产业化等7个生命健康、生物制造产业项目;以中科曙光、燧原科技为龙头的国家先进计算中心等8个大数据和算力产业项目已经结出硕果、逐步成势见效,有效支撑宜昌培育壮大上下游产业集群。

  聚链成势 绘就“强磁场”

  5月6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里,总投资96亿元的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

  “依托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伴生氟、硅等资源,分期建设不少于10个高端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项目。”在项目开工仪式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年益一语道破落户原因。

  作为国内化工领域重要企业,湖北宜化集团拥有的湿法磷酸副产9万吨氟硅酸资源,是全国氟化工龙头企业多氟多生产氟硅材料的重要原料。

  去年12月,宜化集团携手多氟多,开工建设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产业园项目。项目充分发挥宜化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多氟多先进工艺及产业链优势,让宜昌化工迈上氟硅新材料产业新赛道。

  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入驻投产,白洋工业园内,正构建起“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的全链条闭环,吸引丰山集团、长青生物、海科新能源、广州天赐等更多上下游企业聚集,通过“链式效应”,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不是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邓明亮说。

  宜昌拥有充足的数据资源和专业的承载园区,为算力经济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去年初,骋风而来1000P算力中心在宜昌试水投建。去年7月,骋风而来追加投资近百亿元,宜昌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项目签约落地。

  “被宜昌优越的‘算力供应’产业生态集群吸引。”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源说。

  近年来,宜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存力、算力、运力三者协同发展,吸引中科曙光、中科睿芯、中科升哲、依迅北斗、智网易联、燧原科技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新物种企业纷纷投资宜昌。

  如今,已形成三峡坝区和点军电子信息产业园、伍家岗三峡大数据产业园、西陵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一区三园”格局,已建、在建算力规模分别超 2155P、10000p,初步形成了芯片、算力池、人工智能、智能网络等“芯池神网”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宜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734.4亿元、增长 45.4%。

  从长江之滨到产业高地,宜昌正以“五个一”产业链招商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随着千亿“雁阵”振翅高飞,这座“世界级”城市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绽放更璀璨的光芒。(记者何冠英 白政 通讯员 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