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安徽好人”方金梅与“安庆好人”方文静的慈善传承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5-12 10:18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五月的阳光温暖和煦,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的“爱心养老院”里,65岁的方金梅正弯腰为老人修剪指甲。一旁,她的女儿方文静正为瘫痪的老人进行按摩。这温馨的一幕,每日都在这里上演。

  从2006年开办养老院至今,方金梅用19年时光守护孤寡老人;2019年,女儿方文静也接过母亲的“爱心接力棒”,将慈善之火燃向更广阔的天地。

  两代人的坚守,让“母亲”二字超越了血缘,成为人间大爱的代名词。

  母亲方金梅:一盏照亮暮年的明灯

  让天下父母老有所依——这是方金梅创办爱心养老院的初心。2006年,当她的糖酒批发生意步入快车道时,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始终萦绕心头:寒冬腊月里,衣衫褴褛的老人蜷缩在街角瑟瑟发抖。每当遇见这样的场景,她不仅会倾囊相助,更会在深夜辗转反侧:“该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啊!”

  这个执念最终化作破釜沉舟的决定——她毅然租下自家楼下整层房屋,对7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改造装修,并在斑驳墙面上郑重写下“爱心之家”四个大字。开院当天,十几位流浪老人被接了进来。

  此时,家人、邻居们都反对:“这些人又脏又吵!”她却坚持为老人洗澡更衣,用耐心化解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躁动。

  2009年,陆续有老人找上门,想要住进来。方金梅的爱心养老院开始有偿、抵偿服务中老年人,她将养老院收费定为“有钱多给,没钱免费”,甚至倒贴积蓄为老人们购买药品和营养品。

  方金梅收藏着一张2010年泛黄的报纸,上面刊登着亳州一位因母亲偏瘫而辍学的小磊(化名)的故事。一周后,方金梅联系上了小磊母子,便驱车赶往亳州,接回母子,供小磊继续上学直至考上大学,将小磊母亲接到养老院照顾直到离世。

  5月7日清晨5点半,方金梅如往常一样赶到养老院。烧水、洗衣、做饭、喂饭……她系着围裙穿梭在走廊,银发间渗出细密的汗珠。“每天变着花样做菜,要让老人们吃得好,住得舒心。”为了节省开支,方金梅当起了厨师和理发师,温柔细致地照顾着老人。

  19年来,方金梅为37位孤寡老人送终,自费承担丧葬费用。如今,养老院一共入住了25位老人,其中5位老人免费入住。

  女儿方文静:从“旁观者”到“传承者”

  母亲的身影,是方文静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总抱怨她陪别人的时间比我多。”方文静坦言。直到2019年那个冬夜,她在街头偶遇受伤的拾荒老人王爹爹,毫不犹豫地报警并接其入住养老院。“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母亲——有些‘家人’,是上天派来让我们守护的。”

  自此,方文静正式加入母亲的慈善事业。她不仅免费资助三位孤老,更将爱心拓展至儿童助学、救灾前线。2020年,她加入“小马爱心团队”,为家庭困难学子送去书包和学费;2023年母亲患病期间,她独自扛起照顾5位瘫痪老人的重担,每日擦拭身体、更换尿布,累到倚墙打盹也不肯停歇。“老人们抓着我的手喊‘孙女’时,我就想起妈妈的话——爱是能传递的。”

  从小在爱心养老院长大的方文静,不仅继承了母亲那份悬壶济世的仁心,更在耳濡目染间习得护理手法与理发技艺。她热情地主动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上门理发服务,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在她手中灵动穿梭。每一次精心修剪,都让老人们原本略显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也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温暖与便利,更为整个社区营造出了浓浓的关爱氛围。

  2024年防汛关键时期,洪水无情肆虐,威胁着群众的安全与生活。方文静不辞辛劳地筹备各类急需物资,并自费将这些物资运往玉琳路街道与海口镇,同时献上一份饱含心意的捐款。她的善举如同一束光,在防汛救灾的艰难时刻,为受灾地区送去温暖与希望。

  一家俩“好人”:爱心接力不落幕

  母亲方金梅是“安徽好人”,女儿方文静是“安庆好人”。“母亲一直是我的榜样,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善良,她将每位老人当成父母一样照顾。我和她一样,将院里的老人当成爷爷奶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方文静说。

  爱心养老院的餐厅里,方文静挽着母亲的胳膊,和母亲共同唱起黄梅戏,为满院的老人送去欢乐。

  “这里很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喜欢待在这里。”72岁的何奶奶身体健康,完全能自理。但是儿女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她很孤独,不愿意一个人在家,便住进了养老院。平时帮助院里的老人洗脸擦脚,洗菜拖地,她觉得很快乐。

  “我妈常说,慈善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方文静表示。她接过母亲的接力棒,想把爱心养老院一直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