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一块钢板到200吨压力容器仅需20天——宜化化机公司智能制造工厂投产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5-14 07:30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从一块钢板到200吨压力容器,最快大约需要多久?

  宜化化机的答案是20天。这一生产“加速度”的背后,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强力支撑。

  5月12日,记者走进刚投用不久的宜化化机公司智能制造工厂,探访一块钢板的蜕变之旅。

  在准备车间,一台2万瓦的激光切割机前,工人输入参数后,一束激光在30毫米厚的钢板上“舞动”,几分钟后,钢板便被精准裁剪完毕。

  “直径20到50毫米的钢板,激光切割机都能轻松应对,还可实现360度的坡口切割。”宜化化机设备制造分公司项目经理陈仁义介绍。

  来到重装车间,焊花飞溅,7台焊接操作机忙碌不停。工人们正指挥焊接操作机将“手臂”伸入筒体内,“缝合”压力容器内壁。

  “以前,8毫米钢板打坡口焊接成型,有经验的焊工要手工焊接3个小时。现在,工人借助焊接操作机只需1小时就完成了。不仅效率大幅提升了,焊缝的质量也更稳定,合格率提高了。”陈仁义说。

  焊缝的焊接质量直接关乎压力容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在分别进行纵缝焊接和环缝焊接后,筒体需进入探伤室接受“CT”检测,以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在400米长的压力容器制造厂房中,钢板通过行车和轨道平板车高效流转。陈仁义介绍:“我们采用高效设计,实现工艺的无缝衔接和流水化作业,避免了制造过程的回头路,效率提升超过30%。”

  车间里,智能设备高效运转,生产正酣。云平台上,订单进度、设备运行、能耗统计等数据实时更新,生产一“幕”了然。

  作为全国“万兆工厂”试点,宜化化机智能制造工厂融合工业物联网、数字孪生、AI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元素,构建了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化智能体系。

  目前,该公司80%的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并部署了ERP、APS、MES等制造运营管理系统,打通了从销售订单、采购、生产到售后全链路的管理。

  “通过数智赋能,我们实现了订单进度可视、质量可管、成本可控、风险可防、业财可融,生产效率提高了30%。”宜化化机企业管理部副部长叶炜说。

  前4个月,该公司完成产值6.37亿元,订单已排到10月。据悉,宜化化机下一步将引入AI质检系统、工业机器人集群,推动焊接、检测等工序全面无人化,依托“数据资产工厂”与“客商协同云平台”,构建数字化生态圈,大力开拓化工压力容器国际市场。(记者赵璟一 王姿 通讯员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