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医养结合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桐城市紧握政策机遇,开展创新实践,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样板”,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筑牢根基。
该市出台《桐城市医养结合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桐城市医养结合床位按需转换实施办法(试行)》,以政策扶持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明确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与养老床位转换给予2000元/张的一次性补贴,从形式、对象到申报审核全流程规范,初步搭建起医养结合床位按需转换工作机制。
孔城镇幸福养老中心是一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也是桐城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前沿阵地,目前收住121位老人,特困供养人员61人、社会老人60人,失能老人达72人,入住率63%,失能老人占比76%。面对老人迫切的医养需求,桐城市民政、卫健等部门形成合力,推动该中心在医养结合领域不断突破。2024年底,桐城市民政部门整合14万元福彩公益资金,用于该中心养老用房提升改造。中心内建成医疗专区,设置8张医疗床位。同时,卫健部门协调孔城中心卫生院增设执业地址,并派驻2位专业医护人员常驻。如今,医疗专区内输液大厅、照护室一应俱全,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基础诊疗设备,还设有基础康复治疗区域,配备康复训练器械。从无到有的医疗服务设施建设,让养老中心具备了为老人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的硬件条件,极大提升了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该中心依托新建医疗专区和常驻医护人员,构建起“养中有医、医养协同”特色服务模式。老人入住时,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建立专属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状况老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慢性病老人每日接受医护人员巡诊,动态调整用药;术后康复或失能老人,则有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并由护理人员协助执行。同时建立起灵活的医养床位转换机制。根据老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实现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的按需转换,有效满足了老人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机构”医养结合目标。
通过医养结合创新举措的实施,孔城镇幸福养老中心医养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老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及时性、专业性和生活照料的细致程度给予高度评价。许多老人表示,在养老中心既能享受舒适的养老环境,又能随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桐城市将进一步推动基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整体发展,提升乡镇养老机构医养服务供给能力,让更多老年人在政策的关怀下,享受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通讯员 方加佳 杨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