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有毒!千万别吃!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扬州

2022-04-05 16:11 来源: 扬州发布
【字体:
  清明假期,也是踏春好时节。 不少市民在家附近的野地里找到乐趣, 一边挖野菜,一边感受大自然风光。 亲手采回碧绿鲜嫩的野菜, 做成一道道美味,成就感十足, 但是挖野菜时,
  千万别把有毒的植物挖回去当菜食用。




  今天,市民侯女士与家人挖野菜时发现了大片“宝藏”野菜,这些植物叶子看起来很像芹菜,但是每株要比芹菜小很多,简直就是迷你版芹菜。
  侯女士发现的“野芹菜”,开着黄色小花,叶片呈五角形,茎直立,与芹菜相比,矮小很多,在临水的草地边,甚至马路边的绿地里也能见到,尤其古运河两岸的绿地上生长大片,一眼望去是一片明亮的黄花。
  这种形似芹菜的植物真的是野芹菜吗?绿化养护人员表示, 这种植物在每年春季很常见,名叫毛茛,不能挖回去当野菜食用,因为有毒。
  毛茛虽然也叫野芹菜,但是它含有强烈挥发性刺激成分,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及水泡,内服可引起剧烈胃肠炎和中毒症状。
  绿化养护人员提醒市民,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以防中毒。
  野菜种类非常丰富,
  古代扬州的《野菜谱》就记载了不少。
  而现在,人们吃得最多的野菜,
  可能还是枸杞头、香椿头、马兰头、
  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荠菜头。


  枸杞头
  最为常见的,当然是枸杞子了。在菜市场的干货里,总有属于它的一席之地。枸杞头,其实是枸杞的嫰芽梢,属于木本芽苗菜,也就只有春季才有,但菜市场售卖的并不多。
  扬州的枸杞,多是野生,分布也比较广泛。同为枸杞头,在不同的环境,品质也不一样。稍稍背阴的地方,枸杞头最嫩最柔软,掐头时都能感觉到叶子嫩得快出水了。


  推荐采摘地:枸杞分布广泛,爱吃野菜的人通常都知道去哪里采摘,记者常去的地方是友谊河,此外,记者还在高邮湖湖岸看到有许多的枸杞。
  香椿头
  香椿,其实扬州市区并没有多少野生的。但在扬州的乡村,香椿并不少见,大都是在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
  香椿头,也属于木本菜芽苗。刚长出来的香椿嫩芽,紫红色的嫰茎叶,十分耐看。眼下,香椿头已长出3-7公分,长的嫰茎叶已可以开采了。
  吃香椿头时,要先用沸水焯一下,然后与搭配鸡蛋炒制。


  推荐采摘地:大都是自种,少见野生。尤其注意的是,扬州野外有一种跟香椿很相似的植物,名叫臭椿,其叶基两侧有臭腺,不可食用。
  马兰头
  马兰的嫩梗,略有红色。因为嫩茎叶刚长出,且成簇成片生长,马兰头的采摘,要比枸杞头粗犷了许多。人们往往用小铲刀,一铲子下去,就是数棵或十几棵。
  马兰头的吃法,也多是焯水后与香干凉拌。


  推荐采摘地:记者见到马兰最多的地方,是在长江边。
  苜蓿头
  通常被当作野菜来吃的苜蓿,指的是开有黄花的苜蓿,俗称秧草、金花菜。
  苜蓿的生长比较快,而且现在也陆续开花了,有些茎秆已经比较老硬了。因此,苜蓿只能采它的嫰茎叶,相对枸杞头、马兰头来说,这个季节的苜蓿头还是显得有点老了。而且,苜蓿的纤维含量比较高,炒制时需要多放油。


  推荐采摘地:记者在仪征登月湖、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地,发现有许多的苜蓿。当然,扬州动物园也有不少的苜蓿,不过那主要是留给散养的动物食用。
  豌豆头
  豌豆头,就是扬州人俗称的豌豆苗、安豆苗。菜市场有售的豌豆苗,通常是人们种植的。
  其实,在野外,也有一种可食用的豌豆头,那就是救荒野豌豆。其茎匍匐生长且柔软,成片生长。


  推荐采摘地:野豌豆分布比较广泛,如城市绿地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扬州鲜有人采摘它。
  小蒜头
  小蒜头,学名薤白,又名小根蒜。眼下,小根蒜已长大,正是采摘时。扬州城市绿化中,常生长在麦冬丛中。
  小根蒜的气味辛辣,常用来腌渍食物,也可作为饺子馅的原料之一。


  推荐采摘地:捺山地质公园,小根蒜分布最多。
  荠菜头
  荠菜,扬州最为多见的是碎米荠和水田碎米荠,现在大多已经开花。但荠菜这种野菜分布如次之广之多,总有一些还比较嫩,可以采摘食用。


  推荐采摘地:在菜地、林地以及田垄上,都有很多。
  扬州还有一些野菜, 如野芹菜、蒌蒿等, 虽有分布,但比较少。
  菊花脑,则是人工种植比较广泛的野菜, 很多居民楼下都有。 鱼腥草,这是一种吃植物根茎的野菜, 主要也是人工种植。
  最后再次提醒市民 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以防中毒
  来源:扬州发布客户端
  扬州发布记者 马燕洁 向家富
  新媒体编辑 曹寅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