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乘“运”而兴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
大运河,
这条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 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让古运河重生”。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
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源头
近两年来
扬州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
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倾心书写文旅融合大文章
● 制定《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扬州段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把运河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统一;
● 以春季“游园、看花”,夏季“亲子、亲水”,秋季“赏叶、办会”,冬季“美食、养生”为主题,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旅游品牌,实现“四季旺游”;
● 持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力争到2023年,全市旅游收入超过1300亿元。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叠加 运河文化和 旅游资源的扬州,在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进程中,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绽放耀眼光芒。
以文塑旅
构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大运河
从历史的深处流淌而来
扬州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
核心区的地级市
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数量居全国运河沿线城市之首
今天的扬州,
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资源,
以文塑旅,
构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让母亲河容光焕发。
瘦西湖,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中国最具盛名的湖上园林。
6月24日,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开启。这是在创意引领下,聚焦唐诗主题,将文化内涵与时尚结合,运用全息风扇、3D投影、AR换脸等技术推出的全新文旅产品。
由瘦西湖景区南门进入,“诗路画语”“烟花三月”“春江花月”等十大场景在光影诗画夜游、交互场景体验、花车巡游、千灯夜市四大核心板块不断呈现。
璀璨灯火下,徜徉湖畔亭台,聆听蛙声蝉鸣,“光影绘唐诗”的盛景,将“扬州的夏日”装扮得如梦如幻。
近两年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多方整合旅游资源,以华侨城梦幻之城为抓手,建造适宜家庭及青少年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优化提升花都汇生态公园园艺中心、花鸟古玩市场等设施,丰富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打造成“闲趣雅集”文化街区;整合瘦西湖温泉、迎宾馆、趣园、国医书院等资源,推出沐浴、食疗、中医体验等康养休闲产品。
这是扬州在推进
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
活态传承、利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 务实之举
2022年
扬州将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
“好地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乘“运”而兴
船行古运河,驶过东关古渡,西转而入,便是北护城河。夏日炎炎,沿河北岸的文汇阁、冶春、天宁寺、486非遗集聚区等,重建、修葺、改造多点进行。
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建设,是扬州推动“古运河重生”“古城复兴”的先锋。
今年4月18日,作为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首发项目,改造一新的“红园·仙次元”与市民和游客正式见面。这是一座承载扬州风土人情的开放式园林街区,用光影演绎扬州的风雅繁盛及市井烟火,打造文化生活沉浸式场景体验。
从“红园·仙次元”项目沿河向东,规划建设中的文化艺术区、文化创意区和文化旅游区,涵盖艺术博物馆、演艺中心、文创设计基地、艺术品巡展及拍卖、美食街、酒吧街、灯光秀等多种业态,将成为扬州新的文化商业地标。
沿东关古渡一路向南
运河三湾岸畔
从空中俯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如同一艘巨型船只,乘风破浪
建成开放一年来
大运河博物馆用数字展示了她的超凡引力
118万多人次进馆参观 与运河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8分钟的“河之恋”沉浸式体验,采用“科技+艺术+文化”的手段,让观众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空间中与运河文化进行艺术对话;登上20米长、桅杆高15米的清代“沙飞船”,模拟坐船扬帆远行,感受两岸的繁华盛景;互动解谜体验项目“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谜踪”,以“二次元+古风”的设计风格复原运河沿岸的衙署,一个个沉浸式空间将青少年从游戏带入虚拟的历史故事中……
“一座好的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为一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引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致力于打造综合文化休闲空间,为来自各地的观众提供集展览、学习、活动、剧场、文创、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按照高品质定位,强化水岸联动、河城协同,加快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及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建设。”市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突出打造一条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加快遴选推出一批经典运河景点,不断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旅游品牌。”
“扬州是个好地方。
一条大运河,千年扬州城……”
6月5日,
“运河风情扬州曲艺专场演出”
在运河大剧院曲艺厅上演,
在清脆婉转的扬州清曲旋律中,
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 美丽的城市风光仿佛近在眼前。
数字显示,运营一年多来,运河大剧院共举办各类演出和公益活动200余场,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不仅满足了扬州市民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更成为展示运河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以旅彰文
让流动的大运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品读“让古运河重生”的内涵, 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 让人民群众充满 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 为此,扬州突出以旅彰文,
让流动的大运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位于扬州北郊邵伯湖西岸的沿湖村,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开办渔家乐、民宿客栈,开展渔歌渔祭等文化活动。
今年“五一”小长假以来,沿湖村推出精致露营旅游产品,主打帐篷露营、篝火欢舞、星空露天电影等,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人。从“吃渔家饭”到“吃文化饭”,沿湖村端上了“金饭碗”,以邵伯湖美景、渔家美食等作为新名片的渔家文化,成为网友流连打卡的“全国最美渔村”。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
扬州陆续开展
各类展览、宣传、教育活动24项,
揭秘式、陪伴式、沉浸式展览
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
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文物火起来了,
非遗与文物的融合,
使一款款漆器、玉器、剪纸等文创产品, 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当下,
传统文化节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
扬州加大政府搭建平台力度,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激发了市民、游客的参与热情。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全长700多米,是古城扬州唐代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近年来,围绕“小地块、微更新、渐进式、重文旅、可持续”的思路,扬州以2500万元政府资金,撬动6000万元民间资本,累计吸引了53家非遗工作室为主体的文旅商户在此聚集。
端午节期间,仁丰里举行了民俗文化节,逛市集、射五毒、祭先贤、看表演、赏非遗、买文创……吸引了无数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千年古街火爆“出圈”。
5月下旬,皮市街举办了一场咖啡文化市集,左手咖啡、右手手机,品传统小吃、看非遗文创,一路自拍玩不停……潮流新业态吸引年轻人,让古城焕发新光彩。
短短10天时间,央视14次集中报道了这两条街区,点赞扬州古城文旅融合的创新之举,促进了经济生产,拉动了市场复苏。《光明日报》、《瞭望》杂志刊文,评析扬州现象:古城非遗文创产品,用途上便民、价格上亲民、功能上悦民,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年轻人就会饶有兴趣。
一条条老街,成为扬州古城文旅融合“年轻态”的缩影。
站在古城向未来
扬州实施古城文旅提质工程
全面塑造广陵古城“拥抱后浪”的
年轻态文旅形象
以更新促蝶变,提升古城承载力和面貌。近年来,广陵改造300多条古城小街巷,对亨得利钟表店、紫罗兰理发店、中国照相馆等老字号进行环境更新,对扬州浴室、永宁泉、双桂泉等老浴室改造提升,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以文化为感召,搭建产业和人文的精神桥梁。扬州建设了展示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剧、扬州杖头木偶等地方传统艺术的小剧场,还将评话、清曲等非遗演艺引入饭店的“早茶时段”,让非遗项目和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场所“联动”,丰富文旅场所消费体验。
文旅融合
打造以大运河为主轴的全域旅游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优美的自然风光引入文化创意,
文旅融合的经济地理得以重塑。
扬州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为主轴, 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21年,扬州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3)》,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在扬州全域打造“四季旺游”品牌活动——春季“游园、看花”,夏季“亲子、亲水”,秋季“赏叶、办会”,冬季“美食、养生”。
扬州先后推出了文化遗产游、博物馆研学游、生态文明体验游、“跟着诗词游扬州”等一批运河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 去年4月至10月,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仪征成功举办。64个世界各地展园联袂登台,吸引近220万人次四海宾朋共度精彩纷呈的好时光。一场世园会,带动了超过400亿元投资集中于仪征中部丘陵生态经济带,串联整合了周边捺山地质公园、铜山体育小镇水上乐园、江扬天乐湖等景区和乡村,实现全域联动的旅游度假区正在蓬勃发展。
● 华灯初上,位于大运河畔的高邮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盂城驿,集邮家博物馆、快递文化展示馆、主题邮局等文博场所,展现了以邮文化为主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美高邮段的魅力与繁华。此外,高邮还充分挖掘水文化资源和地热资源,建设清水潭、珠湖小镇等一批集文化、生态、科技于一体的休闲度假项目,创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 地处扬州最北端的宝应县,依托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射阳湖荷园,充分挖掘荷乡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了万亩荷园、全藕宴等特色产品。
● 江都区通过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创新古镇发展载体,以“邵伯湖旅游龙虾节”集聚人气,高标准打造邵伯文化旅游集聚区,形成了以古今运河为主线、充分展示运河风情的大运河遗产区、古镇历史街区、运河船闸等多个文旅景点,使文旅产业成为邵伯镇的支柱产业。
……
大运河的文化交流,
铸就了闻名遐迩的扬州淮扬菜, 四方来客竞相来“好地方”品尝“好味道”。
普通食材也能鲜天下,千百年来,淮扬菜经久不衰的秘诀就在于“创新”二字。宝应荷藕节、高邮双黄蛋节、邵伯龙虾美食节、沿湖渔文化美食节、万福渔鲜美食节……扬州把多滋多味的运河美食做到极致,成为全域旅游的“推进器”。
运河文化,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也是地方的、国家的、世界的。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扬州充分发挥扬州运河文投集团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文旅项目合作,使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更有看点、更有卖点。
文旅融合乘“运”而兴。运河之于城市,是“物质粮仓”,也是“精神粮仓”。今天,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正是对大运河——涵养人文精神的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深深致敬。
来源: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王鹏 胡俭 居小春
摄影 刘江瑞 朱镇江 吴涛 居小春 张卓君 孟德龙 史盼盼 乔家明 顾欣 等
部分图片由各景区提供
新媒体编辑 曹寅峰
防疫信息查询
大运河,
这条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 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让古运河重生”。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
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源头
近两年来
扬州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
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倾心书写文旅融合大文章
● 制定《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扬州段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把运河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统一;
● 以春季“游园、看花”,夏季“亲子、亲水”,秋季“赏叶、办会”,冬季“美食、养生”为主题,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旅游品牌,实现“四季旺游”;
● 持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力争到2023年,全市旅游收入超过1300亿元。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叠加 运河文化和 旅游资源的扬州,在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进程中,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绽放耀眼光芒。
以文塑旅
构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大运河
从历史的深处流淌而来
扬州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
核心区的地级市
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数量居全国运河沿线城市之首
今天的扬州,
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资源,
以文塑旅,
构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让母亲河容光焕发。
瘦西湖,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中国最具盛名的湖上园林。
6月24日,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开启。这是在创意引领下,聚焦唐诗主题,将文化内涵与时尚结合,运用全息风扇、3D投影、AR换脸等技术推出的全新文旅产品。
由瘦西湖景区南门进入,“诗路画语”“烟花三月”“春江花月”等十大场景在光影诗画夜游、交互场景体验、花车巡游、千灯夜市四大核心板块不断呈现。
璀璨灯火下,徜徉湖畔亭台,聆听蛙声蝉鸣,“光影绘唐诗”的盛景,将“扬州的夏日”装扮得如梦如幻。
近两年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多方整合旅游资源,以华侨城梦幻之城为抓手,建造适宜家庭及青少年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优化提升花都汇生态公园园艺中心、花鸟古玩市场等设施,丰富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打造成“闲趣雅集”文化街区;整合瘦西湖温泉、迎宾馆、趣园、国医书院等资源,推出沐浴、食疗、中医体验等康养休闲产品。
这是扬州在推进
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
活态传承、利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 务实之举
2022年
扬州将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
“好地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乘“运”而兴
船行古运河,驶过东关古渡,西转而入,便是北护城河。夏日炎炎,沿河北岸的文汇阁、冶春、天宁寺、486非遗集聚区等,重建、修葺、改造多点进行。
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建设,是扬州推动“古运河重生”“古城复兴”的先锋。
今年4月18日,作为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首发项目,改造一新的“红园·仙次元”与市民和游客正式见面。这是一座承载扬州风土人情的开放式园林街区,用光影演绎扬州的风雅繁盛及市井烟火,打造文化生活沉浸式场景体验。
从“红园·仙次元”项目沿河向东,规划建设中的文化艺术区、文化创意区和文化旅游区,涵盖艺术博物馆、演艺中心、文创设计基地、艺术品巡展及拍卖、美食街、酒吧街、灯光秀等多种业态,将成为扬州新的文化商业地标。
沿东关古渡一路向南
运河三湾岸畔
从空中俯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如同一艘巨型船只,乘风破浪
建成开放一年来
大运河博物馆用数字展示了她的超凡引力
118万多人次进馆参观 与运河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8分钟的“河之恋”沉浸式体验,采用“科技+艺术+文化”的手段,让观众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空间中与运河文化进行艺术对话;登上20米长、桅杆高15米的清代“沙飞船”,模拟坐船扬帆远行,感受两岸的繁华盛景;互动解谜体验项目“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谜踪”,以“二次元+古风”的设计风格复原运河沿岸的衙署,一个个沉浸式空间将青少年从游戏带入虚拟的历史故事中……
“一座好的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为一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引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致力于打造综合文化休闲空间,为来自各地的观众提供集展览、学习、活动、剧场、文创、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按照高品质定位,强化水岸联动、河城协同,加快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及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建设。”市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突出打造一条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加快遴选推出一批经典运河景点,不断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旅游品牌。”
“扬州是个好地方。
一条大运河,千年扬州城……”
6月5日,
“运河风情扬州曲艺专场演出”
在运河大剧院曲艺厅上演,
在清脆婉转的扬州清曲旋律中,
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 美丽的城市风光仿佛近在眼前。
数字显示,运营一年多来,运河大剧院共举办各类演出和公益活动200余场,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不仅满足了扬州市民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更成为展示运河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以旅彰文
让流动的大运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品读“让古运河重生”的内涵, 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 让人民群众充满 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 为此,扬州突出以旅彰文,
让流动的大运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位于扬州北郊邵伯湖西岸的沿湖村,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开办渔家乐、民宿客栈,开展渔歌渔祭等文化活动。
今年“五一”小长假以来,沿湖村推出精致露营旅游产品,主打帐篷露营、篝火欢舞、星空露天电影等,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人。从“吃渔家饭”到“吃文化饭”,沿湖村端上了“金饭碗”,以邵伯湖美景、渔家美食等作为新名片的渔家文化,成为网友流连打卡的“全国最美渔村”。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
扬州陆续开展
各类展览、宣传、教育活动24项,
揭秘式、陪伴式、沉浸式展览
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
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文物火起来了,
非遗与文物的融合,
使一款款漆器、玉器、剪纸等文创产品, 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当下,
传统文化节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
扬州加大政府搭建平台力度,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激发了市民、游客的参与热情。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全长700多米,是古城扬州唐代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近年来,围绕“小地块、微更新、渐进式、重文旅、可持续”的思路,扬州以2500万元政府资金,撬动6000万元民间资本,累计吸引了53家非遗工作室为主体的文旅商户在此聚集。
端午节期间,仁丰里举行了民俗文化节,逛市集、射五毒、祭先贤、看表演、赏非遗、买文创……吸引了无数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千年古街火爆“出圈”。
5月下旬,皮市街举办了一场咖啡文化市集,左手咖啡、右手手机,品传统小吃、看非遗文创,一路自拍玩不停……潮流新业态吸引年轻人,让古城焕发新光彩。
短短10天时间,央视14次集中报道了这两条街区,点赞扬州古城文旅融合的创新之举,促进了经济生产,拉动了市场复苏。《光明日报》、《瞭望》杂志刊文,评析扬州现象:古城非遗文创产品,用途上便民、价格上亲民、功能上悦民,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年轻人就会饶有兴趣。
一条条老街,成为扬州古城文旅融合“年轻态”的缩影。
站在古城向未来
扬州实施古城文旅提质工程
全面塑造广陵古城“拥抱后浪”的
年轻态文旅形象
以更新促蝶变,提升古城承载力和面貌。近年来,广陵改造300多条古城小街巷,对亨得利钟表店、紫罗兰理发店、中国照相馆等老字号进行环境更新,对扬州浴室、永宁泉、双桂泉等老浴室改造提升,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以文化为感召,搭建产业和人文的精神桥梁。扬州建设了展示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剧、扬州杖头木偶等地方传统艺术的小剧场,还将评话、清曲等非遗演艺引入饭店的“早茶时段”,让非遗项目和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场所“联动”,丰富文旅场所消费体验。
文旅融合
打造以大运河为主轴的全域旅游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优美的自然风光引入文化创意,
文旅融合的经济地理得以重塑。
扬州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为主轴, 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21年,扬州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3)》,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在扬州全域打造“四季旺游”品牌活动——春季“游园、看花”,夏季“亲子、亲水”,秋季“赏叶、办会”,冬季“美食、养生”。
扬州先后推出了文化遗产游、博物馆研学游、生态文明体验游、“跟着诗词游扬州”等一批运河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 去年4月至10月,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仪征成功举办。64个世界各地展园联袂登台,吸引近220万人次四海宾朋共度精彩纷呈的好时光。一场世园会,带动了超过400亿元投资集中于仪征中部丘陵生态经济带,串联整合了周边捺山地质公园、铜山体育小镇水上乐园、江扬天乐湖等景区和乡村,实现全域联动的旅游度假区正在蓬勃发展。
● 华灯初上,位于大运河畔的高邮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盂城驿,集邮家博物馆、快递文化展示馆、主题邮局等文博场所,展现了以邮文化为主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美高邮段的魅力与繁华。此外,高邮还充分挖掘水文化资源和地热资源,建设清水潭、珠湖小镇等一批集文化、生态、科技于一体的休闲度假项目,创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 地处扬州最北端的宝应县,依托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射阳湖荷园,充分挖掘荷乡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了万亩荷园、全藕宴等特色产品。
● 江都区通过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创新古镇发展载体,以“邵伯湖旅游龙虾节”集聚人气,高标准打造邵伯文化旅游集聚区,形成了以古今运河为主线、充分展示运河风情的大运河遗产区、古镇历史街区、运河船闸等多个文旅景点,使文旅产业成为邵伯镇的支柱产业。
……
大运河的文化交流,
铸就了闻名遐迩的扬州淮扬菜, 四方来客竞相来“好地方”品尝“好味道”。
普通食材也能鲜天下,千百年来,淮扬菜经久不衰的秘诀就在于“创新”二字。宝应荷藕节、高邮双黄蛋节、邵伯龙虾美食节、沿湖渔文化美食节、万福渔鲜美食节……扬州把多滋多味的运河美食做到极致,成为全域旅游的“推进器”。
运河文化,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也是地方的、国家的、世界的。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扬州充分发挥扬州运河文投集团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文旅项目合作,使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更有看点、更有卖点。
文旅融合乘“运”而兴。运河之于城市,是“物质粮仓”,也是“精神粮仓”。今天,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正是对大运河——涵养人文精神的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深深致敬。
来源: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王鹏 胡俭 居小春
摄影 刘江瑞 朱镇江 吴涛 居小春 张卓君 孟德龙 史盼盼 乔家明 顾欣 等
部分图片由各景区提供
新媒体编辑 曹寅峰
防疫信息查询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