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扎实推动“2号文件”落地见效,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市出台49个贯彻落实“2号文件”的任务清单或行动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巡察监督重点;举办首届“扬州企业家日”活动;“诚信扬州建设”入选国务院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智慧云勘验”等一批创新举措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推广。
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
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畅通市场准入退出渠道
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联动筛查机制”全省推广;企业登记档案实现“掌上查询”;推出“1+N”套餐式证照联销全程网办新模式。
许可(备案)事项纳入注销联办 21个
首批发布“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清单 6个
全省首批试点企业信息“一次变更”事项 10个
便利企业获取经营场所
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或定制地供应率100%,首次登记实现“零材料”办理,推进“多测合一”“用地清单制”“桩基先行”,合并规划核实和土地核验,优化竣工验收备案,率先实现竣备全程电子化,简化环评审批,告知承诺、打捆审批或简化编制内容项目109个,“不动产登记+司法”实现全市通办。
优化市政公用设施服务
在全省率先推出水电气联合账单,建成仪征“零计划”停电示范区,为17家重点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实施水电气讯 308例,“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实现全流程“掌上办”。
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制定“613”产业引才图谱,出台数字人才“10条”,发布1.2万名人才需求手册
●留才率连续两年 全省第一,首发“绿扬金凤” 人才贷,连续4年开展“揭榜挂帅”专项行动
●39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困难群体1310人
●成立全省首家由工会牵头的市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57件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迈上万亿台阶,政银投企融资对接服务签约授信总额近1000亿元。
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23.5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1.67亿元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规模 52.77亿元
打造更加开放贸易环境
95%以上的报关单“秒级放行”,出口退税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累计开展——
同船运输 67 航次
船边直提 240 批次
抵港直装 2840 批次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在全省率先出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率先实现农业工程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全面推行投标保证金企业信用承诺函,减少企业负担23.61亿元;在全省率先成立数据仲裁中心。
专利质押融资 同比增长 179%
商标质押融资 同比增长 64%
优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
“好地方”好服务
政策服务
建立政策日历,发布第二批35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设立惠企政策通办窗口13个,精准推送政策40万家(次)。
政务服务
推进“1+8+N”综窗服务模式;建设“基层高频一件事”和“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开展中介超市线上评价;为列省、列市重大项目“一对一”配备专职代办员。
企业服务
初步建成“1+9+96”三级企业服务中心;为4329家重点企业配备政务服务专员,解决企业诉求638件;完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一企来办”线上解决企业诉求359件、线下走访服务企业910家。
信用服务
共享信用修复信息2690条,惠及经营主体2119户;推出35项跨部门联合监管任务,压减检查481次;帮助企业修复信用2060家;城市信用监测月均排名全国前十。
数据服务
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3个基础制度,编制公共数据目录3349个、数据项5.1万个;归集电子证照106类、145万个;在全省率先推出“双电无U”免介质锁交易模式。
合规服务
全面推行“六书制”导航式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新模式,发布市场监管领域17类、132项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发布新版“三张清单”775项,实施免罚、减罚、轻罚案件126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