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区在社会治理、平安法治建设等方面实干笃行,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记者近日从镇江新区政法委了解到,平安新区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面对党的二十大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面对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区将先行先试、争当先锋,全力以赴在新征程上贡献新区力量。
前不久,丁卯街道红榴家园服务站组织少数民族居民与丁卯派出所民警一起开展活动,大家制作手工面食,在交流中增进了感情。在纬五路经营烧烤店的奥布里·阿西木说:“在新区生活才一年,我感到这里的人很友善,有家的感觉,民警也常来提供帮助。”近年来,新区始终把社会和谐稳定摆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首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活动,共筑民族团结连心桥。
镇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晓阳表示,镇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巩固政法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政治建设专项行动成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针对外企多、台企多、市场主体多的特点,新区持续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爱力度,通过上门走访、网格服务、平台交流等多种方式,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凝聚发展共识。
2022年以来,新区创新推进党建引领末梢疏通工程,以村(社区)为单位,建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全域覆盖的组织架构,组织划定以党员中心户为支点的精微网格,围绕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综治平安、城市管理5个方面确定18项“末梢疏通”任务,通过党组织“一子落”,实现社区治理末梢“满盘活”。今年,新区将进一步整合集成管理平台资源,重点开发社会治安形势分析、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和矛盾纠纷监测预警应用模块,打造具有平安建设、联动共治和网格服务等中枢作用的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同时,放大现有司法调解品牌带动效应,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调解中心,确保问题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2022年5月,镇江新区“平安联防”志愿者大港村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由大港街道党工委联合大港派出所搭建,配备1名民警、5名辅警及21名“平安联防”志愿者。工作站划分片区、责任到户,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管理原则,构建了平安联防新体系。近年来,新区逐步构建起党委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督考联动推进的“大安全”工作格局。新区将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1、3、5”快速响应机制。围绕社区村庄、沿街店铺、园区企业三个层面的联防联治,构筑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治安“朋友圈”、平安“大联盟”,确保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镇江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各类经营主体集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法工作现代化进程中更应关注企业感受和诉求。近年来,镇江新区还在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三个主要产业园区建立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为主体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将每月8日定为新区法治体检日,变“在家坐诊”为“上门问诊”,已累计为192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及法律援助服务。
朱晓阳表示,新区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进一步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范围,制定出台《镇江新区涉企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事项清单》,落实包容审慎机制,用实际行动打造“镇合意”品牌新高地。(通讯员 王婷婷 记者 沈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