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紫藤树下传党音“禹邻同心”更入心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镇江

2024-05-20 08:19 来源: 镇江日报
【字体:

  小广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自从安装了照明设备,大家晚上出来活动就不再怕黑了,真好!”近日,京口区象山街道陈家门社区居民李阿姨看着广场上的热闹景象感慨道。原来前不久,陈家门社区“邻家孃孃”志愿队队员们发现社区前门小广场上照明设备缺失损坏,天色一暗,居民们出来散步、聊天、健身、跳广场舞时只能“摸黑行动”。社区党委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升级,很快,“亮灯工程”完成了,更多居民走出家门,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夜晚闲暇时光。

  陈家门社区党委书记周娟告诉记者,社区始终坚持以“睦邻党建”为治理核心,持续深化“禹邻同心”党建品牌,围绕强核心作用、建舒心家园、汇同心共治功能,着力在解决群众眼前的、身边的、急需的实事难事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认同感、满意度。

  党建引领,强核心作用。社区党委紧盯群众诉求,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向积存顽瘴痼疾开刀,着力解决痛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办妥办好民生问题。辖区内的清河路口袋公园,位于汝山路与清河路交叉口西北角,面积约1200平方米,原为小区开发建设剩余地块,里面绿化杂乱、失管多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与痛点。“邻家孃孃”志愿队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居民对该片区域整治的迫切愿望,向社区进行了汇报。社区党委第一时间联系市住建局等部门,多次赴现场实地查看,召开数次“两委”会及居民代表座谈会,聚焦居民需求,最终确定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改造思路,为荒地改造绘制“设计图”、排出“时间表”,逐步落实规划设想。

  空间重塑,建舒心家园。清河路口袋公园以空间重塑硬治理为先行、凝练提升软文化为重点,打造成“外观形态、社区文化、公共管理、生活服务”四个一体化的休憩空间,包含紫藤树景观下的红色“党建长廊”、景色各异的绿色“微空间”等,将一处人人嫌弃的杂乱地块,蝶变成集议事、宣传、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家门口”红色阵地,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网红打卡点。

  共建共享,汇“同心”共治。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禹邻同心”党建品牌为联结点,以党的政治优势促进共建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优势,鼓励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组织参与到服务群众中来,助力社区精细化管理,形成多方联动的良好局面。邀请26家共建联盟单位、“两新”企业等,结合行业特点和优势进行认领,以“合伙人+N”的方式,解锁更优质多元的家门口服务;同时因地制宜培育“邻家孃孃”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共治、共建、共享”参与式治理的新型“熟人社区”模式。今年以来,陈家门社区完成小广场亮化、增设充电设备、安装休闲桌椅等为民服务项目40余项,切实把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庞敏 唐晨阳 王莹莹 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