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加速!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合肥

2022-01-28 06:30 来源: 合肥日报
【字体:
  合肥都市圈是国家规划布局的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圈五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带动美好安徽建设、深度参与区域合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2021年,我们加快建设合六经济走廊、合淮蚌产业走廊,开展合芜、合滁产业协同研究,深入拓展科创、产业、基础设施、商贸文旅、教育医疗等多领域专题合作。”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合肥都市圈八城同心同向、携手共进、各扬所长,通勤一小时、产业一体化和服务一卡通等方面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互通共建
  打造“一小时通勤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陆空铁”衔接联动,合肥都市圈正在打造一张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一小时通勤圈”。
  对于家在六安、在合肥上班的荣磊而言,不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给他的“双城生活”带来便利。每逢节假日,身在合肥的他,可以选择开车从312国道回家,或乘坐高铁,只要30多分钟就能到达。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便捷生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在打造的“轨道上的都市圈”。商合杭、合安高铁开通运营,合肥与芜湖、桐城实现高铁互通;合新高铁、巢马城际、新桥国际机场S1线加快建设;沪渝蓉高铁合宁、合武段推进前期工作……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
  “合肥已与都市圈中的6个城市实现了高铁动车通达,目前正在推进沿江高铁建设,建成后高铁将抵达滁州城区。”市发改委铁路办主任刘动力说。“十四五”期间,合肥将形成对外13个方向超“时钟型”高铁辐射网络,缩短与都市圈兄弟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缩短时空距离的,还有一条条正在构建的高等级公路。
  寒冬,在明巢高速合肥段的苏湾互通施工现场,平整宽阔的路面一直向前延伸。这条连通徐明高速、合徐高速和芜合高速的新通道,将在2022年年底建成通车。去年,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枞段、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合六南通道等加快建设,滁合、合周高速合肥段、合芜杭二通道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以合肥为圆心的高等级公路网不断延伸,从合肥出发的高速公路已覆盖都市圈所有市、县。
  都市圈城市互联互通,“高密度”是关键。“我们将强化对外互通和对内互联,完善都市圈内交通走廊带建设,加密城际高速公路网,加快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合周高速滁州-合肥-寿县段、宣商高速无为-巢湖段等道路计划开工建设。
  地上圈、天上网,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都市圈才能连得紧密。
  2021年11月15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作为长三角机场群的重要区域枢纽、大型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合肥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发展的重要载体。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效果图。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肥东白龙通用机场开工建设,芜宣机场通航运营,蚌埠民用机场获国家批准……合肥都市圈正在加速布局,协调互补机场群。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都市圈将推进巢湖、桐城、明光、无为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空中之桥”抓紧布局,“水上公路”加速建设。目前,合肥都市圈拥有3669公里航道总里程,坐拥6大港口、46个港区和510个泊位,合肥至芜湖“港航巴士”常态化运营。
  “构建高效畅通航运线,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合肥外贸综合码头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开展各专项验收;引江济淮工程、合裕线扩能改造工程加紧建设;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项目加速推进前期工作。”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说,“我们还推动都市圈港口与南京港、舟山港、上海港开展水运联航、铁海联运、江海联运,促进都市圈区域港航协调发展。”
  互利共赢
  一体化产业链加快构建
  去年以来,合肥都市圈有效整合“圈内”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实现都市圈内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利用“溢出效益”,带动圈内城市高质量错位发展,并形成集群优势。
  种下兼容并包的“种子”,营造优质的产业生态。
  如今,都市圈各地都在强化产业合作,积极与产业龙头对接。去年10月,总投资超10亿元的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奠基。六安市在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与合肥市深度契合,引进了欧菲光、胜利精密、英力电子等龙头企业,成为合肥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


  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效果图(图源:金安发布)
  合肥都市圈聚力工业融合发展,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同、错位发展和功能互补,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一体化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期间,合肥都市圈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4市共签约项目33个,项目总额超210亿元。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持续壮大,有力推动都市圈企业交流合作、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链”动融合发展,共建蔬菜基地也是欣欣向荣。
  室外寒气逼人,在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的蔬菜大棚内却温暖如春,农户正在打包蔬菜,准备运往合肥市场。


  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大棚(图源:合肥新闻广播)
  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是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合肥市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鼓励都市圈各地种植蔬菜,丰富省会城市“菜篮子”供应。
  “自2007年开展合作共建工作以来,该项目把合肥的市场优势和合肥都市圈成员的优质环境、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了合肥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合肥蔬菜市场供应数量,丰富了蔬菜品种,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各地产业扶贫贡献了力量,实现多方互补、共赢发展。”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都市圈9县(市)共建完成供肥蔬菜基地34个、面积2231亩,供肥蔬菜数量1.65万吨。合作共建蔬菜基地新增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农产品品牌近50个。部分专业合作社在周谷堆设立了优质蔬菜专销区域,周谷堆市场部分批发大户与供肥蔬菜基地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都市圈开启商贸物流共享模式,互联互通能力与日俱增。
  合肥百大集团紧抓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遇,目前已在合肥都市圈八市建成运营253家连锁网点,经营面积150万平方米,品牌分销代理覆盖7000余家商店。目前,合肥百大集团、安徽商之都、中盐红四方、安徽农家福、安徽辉隆集团等一批企业在都市圈内广泛设立分支机构,有力促进当地消费。
  2021年2月,首开安徽滁州博西华去回程双向专列;7月首列“芜合欧”国际货运班列发运;为江淮、奇瑞、美的、美菱等企业发运定制班列专列共94列……合肥中欧班列以畅通货运通道为抓手,充分发挥合芜、合马、合滁、合六、合淮蚌等多条发展带功能,刺激资本、技术、产品、原料等要素自由流动,挖掘都市圈各城市优势,互补互助、共同进步,推动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2021年7月2日,“芜合欧”测试班列启运(图源:合肥国际陆港)
  面向未来,科创资源正飞往都市圈城市。
  聚力科创辐射赋能,都市圈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带动功能,共享科创资源、联合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
  “我市积极推进都市圈城市与中国科大、合工大以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共建的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已收录大型仪器1907台套、入驻用户225家。目前,平台项目已通过验收,准备扩大到合肥都市圈城市合作使用,提升科技资源利用率与开放共享水平。
  去年,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科技创新政策)发布,对联合实施的科技合作研发项目择优给予资金支持。2021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还推动合肥都市圈城市发布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签约一批科技“双招双引”、大院大所合作项目。
  都市圈还聚力园区平台建设,加快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同时,合肥正在探索市际毗邻区域合作共建,与淮南市签订共建新桥科创示范区合作区框架协议,支持合肥、淮南两市推动联合申创国家级合肥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新桥科创示范区合作区发展。
  互补共享
  密织“一卡通服务网”
  眼下,合肥已经进入“春运模式”。旅客在合肥的汽车站乘坐大巴返乡,从进站到购取票,一张安康码就可搞定,全程不到1分钟。
  不仅购票方便,出示安康码,还可预约、参观合肥李鸿章故居、淮南八公山、六安天堂寨等A级旅游景区;使用安康码乘车功能,可在都市圈城市乘坐公交车;在都市圈城市的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政务事项时,可使用安康码验证居民身份、核验电子证照……
  2021年以来,合肥都市圈一卡(码)通服务网逐步完善。“我们聚焦民生福祉,推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扩大同城待遇辐射半径,持续深化圈内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医疗防控、劳动就业等合作交流,不断增强‘圈内人’获得感幸福感。”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在公共服务上,合肥与六安利用自助终端、异地代收代办等渠道实现“开设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账户”等15个高频事项“跨市通办”,社会保障卡补领、换领、换发事项办理时限由6个月压缩为异地即办。
  在文化合作上,合肥与淮南等市“一码通域”在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多场景应用试点,合肥市上线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肥东博物馆、长丰县文化馆等15个场馆和景区,累计服务都市圈来肥居民10.42万人次。


  《合肥新闻联播》关于 “一码通域”的报道截图(图源: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在教育交流上,举办肥东县帮扶霍邱县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蜀山区和寿县名师工作室建设交流等活动。蜀山区选派45位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赴淮南寿县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寿县参加学习、培训教师达1200人次;包河区帮扶六安市裕安区学校69所;瑶海区组织都市圈城市教师研修229人次。
  在医疗合作上,举办“2021年合肥都市圈护理质量控制培训暨护理安全管理创新案例大赛”,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八市200余名护理专业人员参加。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对口帮扶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此外,合肥都市圈城市开展企业劳务用工对接活动,2021年共举办各类“招工引匠”对接活动9场,服务企业275户次,服务劳动者2650多人次。
  互联共治
  共建“绿色生态屏障”
  合肥都市圈亦是共建绿色屏障的“生态担当”。
  2021年,合肥都市圈坚持“一把尺子”抓环保,携手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在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在安徽省内流经合肥都市圈多个城市,涉及合肥市肥东县、巢湖市,滁州市全椒县,马鞍山市含山县等。
  “去年上半年,滁河西赵村国考断面水质出现不稳定。合肥主动作为,全面摸清家底,开展滁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叶超介绍,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干、支流河道约80公里,交办涉及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河道岸线及河面管理、镇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企业等5类96个问题。合肥还在流域干支流布设28个监测点位,每日加密监测,研判污染源分布,高效率开展摸排。
  从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享水质加密监测数据,到现场联合巡查,及时移交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合肥与滁州共担共治,推进滁河干、支流水质改善,形成了滁河左右岸治理的强大合力。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滁河西赵村断面水质已实现均值达标。
  “合肥目前已和六安、淮南、滁州等市签订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议。”叶超说,在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上,合肥市每月与六安市在罗管闸出境断面开展水体联合巡查、联合监测,并将该断面纳入我市自动水站建设体系,提升水质实时监控能力。“去年,合肥跨境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均值达标。”
  为加强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保护,合肥每年投入4000万元,以断面监测水质情况确定流域上下游补偿责任主体,支持大别山上游地区实施流域环境整治及保护项目,有效保障干渠水质常年稳定达标。
  “同呼吸、共命运”,同享蓝天白云。去年以来,合肥与都市圈各市联合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蓝天行动计划,推进秸秆联合禁烧,共同治理机动车污染,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苏晓琼 方娟 王蔚蔚
  图片 | 除注明外,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出品 | 合肥报业“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青春合肥的追“求”
  合肥“人造太阳”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与我们有何关系?
  来了!一图读懂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