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天!不舍昼夜,日日新,又日新……
总有一些重要时刻,让人难以忘记。
2020年8月19日,对于合肥人来说,这一天具有特殊意义。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全方位把脉定向,系统性科学指导,提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为安徽改革创新、奋力崛起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因此本报特别推出系列稿件,
围绕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巢湖治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民生就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合肥两年来的发展变化。
一起来看看吧~↓ ↓ ↓
01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4版
创新潮涌逐浪高
安徽创新馆。
2020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了安徽创新馆,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
“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两年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合肥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
重大原创成果频频惊艳刷屏,科技成果不断落地生花,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两年间,合肥科技创新呈现喜人之“变”,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强劲动能。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突破
突破,是科技创新的永恒旋律。无论是“无中生有”,还是向前一步,只有一次次突破,创新者才能向科技的广度与深度进军。
两年来,一次次创新“突破”在合肥精彩上演,一连串具有标志意义的数字让人印象深刻——
45.22万高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技高峰”,产生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稳态磁场;
1056秒!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再创新的世界纪录,实现破千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10的24次方!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成功研制,求解特定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
稳太强磁场实验室。
不仅如此,具有合肥辨识度的科创成果还走进北京冬奥,飞入浩瀚苍穹——
“雪屏幕”展示各地风采,智慧照明“点亮”鸟巢,“智能哨兵”守卫赛事安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冰雪之约”闪耀着合肥“科技之光”。
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顺利升空……两年来,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合肥科技力量多次助力护航。
因为突破,合肥大地回荡着“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2021年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中有4项在合肥,奏响了令世界惊艳的美妙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大科学装置被称为未来科技竞争中不受制于人的“重器”。就在很多城市想要进入大科学装置竞赛的时候,合肥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呈集群发展之势。
2022年3月,位于三十岗乡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正式交付启用,主体设施关键部件正陆续进驻,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以平台为支撑,合肥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依托科学岛及周边三十岗乡等区域,合肥正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全力打造“最美科研 ”圣地。根据安徽省政府印发的《“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合肥正尽最大精力加快建设。
“国之重器”集群发展,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建设。2021年6月,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正式投用,凭借超强“脑力”,目前已累计服务科研院所及企业机构360家、用户达1800多家;从去年12月进入临床试验,到今年8月临床试验治疗完成,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离正式临床应用越来越近……目前,合肥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机房内部。
跨越
科技创新的关键,不仅是产出成果,更在于用好成果。然而,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存在一条鸿沟。
合肥如何跨越?两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合肥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挽起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之“手”,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
今年7月,合肥举行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发布活动,集中发榜325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覆盖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11个重点产业领域,金额近8亿元,让能者“揭榜”、智者“挂帅”。
“许多高校科研人员平时大多精力放在基础研究上,因为不了解市场,一些有应用前景的成果会短暂停留在实验室里甚至纸面上。”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郭友敏说,通过“揭榜挂帅”,技术的供需双方无缝对接,科研人员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自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监控大屏。(二次曝光)
在推动研发单位“看到”企业技术需求的同时,今年合肥还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将成果“宝藏”挖到应用市场。
安徽创新馆作为专班第一小组组长单位,牵头对接中国科大和中电科38所。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项目经理王瑞芳是专班成员之一,今年以来,她奔走于中国科大各个实验楼,深入了解科技成果和转化需求,帮助科研人员对接市场、投资机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等要素。截至今年7月,她所在专班共摸底科技成果101项,其中已成立公司54项。
科技成果能投入产业应用,科技人员也能转身成为创业者。两年来,合肥加快建设各类孵化转化载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
今年4月,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正式投用,与中国科大东校区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用驿站运营公司蜀山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左纲的话来说,中国科大学生出了校门,便可以进入合肥精心打造的“创业摇篮”。
“作为合肥市蜀山区环科大科创走廊建设的第一站,我们将为创业团队提供科大硅谷人才专项金融产品、培训辅导、资本对接、产业资源整合等多项支持。”左纲介绍说,该驿站集众创空间、路演、会议等于一体,办公面积超5000平方米,可提供280个工位,真正做到了“拎包即可进驻办公”。截至目前,该驿站已入驻17家科创企业(团队)。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合肥还深化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2家;探索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其中依托稳态强磁场,催生多个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7家……
数据印证成绩。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增加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05家,同比增长90.5%,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又入库5398家,同比增长54.5%。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赶超
“合肥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当家,明天还得靠创新发家。”然而,靠创新在未来不断赶超,人才是关键核心要素。
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1.4万余人……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构筑创新人才大显身手的舞台。
为了保障科技人才心无旁骛做科研,合肥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实际,广泛征求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工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意见,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真正把时间还给科技人员,最大限度避免科技人员在应景性、应酬性活动上浪费宝贵时间。
“合肥的用心之举,能够更好保障科技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毕业于中国科大的董宁和他的团队成立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机器视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在这条赛道上攻克了一道道关卡。
去年底,我市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时间为每年9月20日。合肥即将迎来首个“合肥科技创新日”,以此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集聚各类人才,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服务暖人心、关怀留住心。在去年2月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合肥还以法之名,解除人才在肥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2021年颁布的《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明确,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在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本市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创新,已成为合肥的最大标识、最大潜力和最大动能。在这里,种种创新激励制度,正给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如今的合肥,正满怀创新激情,不断自我突破,奋力跨越赶超,追星赶月、一往无前,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量子研究院。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之路一向被称为“一场沉默的长跑”,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近两年,合肥始终坚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城市高质量发展迸发澎湃动能,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受到广泛关注,“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为人津津乐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才创新创业的向往之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2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5版
“战新”阔步向未来
江淮蔚来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两年来,合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合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合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构筑了良好的战新产业生态,产业发展浪潮澎湃。
合肥比亚迪第一辆整车下线。
地标崛起 成就硬实力
新型显示,是合肥产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鼎材科技,这家听起来略显陌生的企业,在中国关键材料领域,鼎鼎大名。其自主研发的彩色光刻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0年8月,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显示配套电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新站高新区。这一总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主要生产OLED有机发光材料和光刻胶两大类产品。
谈及选择合肥的原因,鼎材科技总经理任雪艳笑称,合肥是中国显示产业的集聚区,能接触到京东方、维信诺等上下游客户。企业研发的光刻胶需要冷链运输,合肥的地理优势和便利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招商政策很有“含金量”,成为企业来投资的强大吸引力。
发力显示,其势已成。合肥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居于第一方阵,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白皮书》中,合肥位列十大城市之首。2021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
在合肥,同样势头强劲的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
今年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举行,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从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感慨道:“耳闻目睹了‘合肥速度’,对在肥项目发展充满信心。”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合肥不曾停歇。
2020年10月,合肥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合肥造、合肥产、合肥用,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今,合肥牵手大众、蔚来等30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阔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随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深入实践,合肥产业已由“盆景”长成“森林”,“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耀世而出。产业发展的背后,不仅有知行合一、创新探索的生动实践,更有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的硬核力量。
维信诺外景。
聚沙成塔 赢得主动权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督查激励的通报,合肥市作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地方”获表彰。
这是我市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工作连续第5年(2017-2021年)获国务院表彰,被表彰次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屡获国家激励,合肥为什么能?时间已经给出答案。
合肥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重大需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环环相扣、紧密协作的产业链,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上下游协作联动,更需要有为政府“延链、补链、强链”战略的实施。
高起点谋划布局。合肥聚焦前沿科技和战新产业,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集群梯次培育格局,已形成以3个国家级为引领,7个省级、10个市级为支撑的集群体系。
大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合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多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合肥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强化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构建“双龙头”引领、多节点支撑的产业链矩阵,打造战新产业集群。
今年,发展战新产业的征途中,合肥大动作频频——广发“邀请函”,诚招城市“合伙人”,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中心,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成立助企“保姆团”,“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说,合肥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这一过程中,这座城市注重把握产业发展大势,善于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球最大尺寸110寸8K超高清电视机。
下“先手棋” 阔步新征程
合肥对产业的远见,不仅表现在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上,还在于超前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量子技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在合肥高新区,并不宽敞的云飞路,却有个响当当的名字——量子大道,百余米长的路上,分布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地标。
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国产工程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国产首个量子芯片工业设计软件本源坤元等产品,在国际头部企业面前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技术优势。
“本源量子肩负着中国参与量子计算国际赛道竞争的使命,未来,将继续加大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投入,解决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诸多瓶颈,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造出真正可用的量子计算机。”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说。
以“量子大道”为核心区域,2021年,合肥已拥有量子企业41家,其中量子核心业务企业15家,营业收入6.6亿元,较2020年增长53%,产值规模近10亿元。
量子产业初长成,合肥又将目光瞄准了浩瀚星空。
8月10日-12日,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合肥举行。地理信息产业是空天信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场景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从去年11月开始,国内空天信息产业头部企业落地合肥的步伐明显加快。
中科星图在合肥布局“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航天宏图在合肥建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银河航天在合肥建设“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天仪研究院在合肥设立长三角总部基地……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这座城市不失时机抢占新风口,涵养“空天系”产业生态,打造产业新地标。
紧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合肥计划将其打造成产业新地标,一片“千亿”蓝海广阔而清晰: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500亿元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
“合肥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超导技术、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争取在助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彰显合肥更大担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合肥把战新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让“当家产业”早日变成支柱产业。意气风发的合肥,乘势而上,迈向未来!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智能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在忙碌着。
记者手记→
勇于决断、敢于担当,看准了就不犹豫,勇争一流,做到行业领先,正是凭着这种先人一步的产业创新精神,合肥不断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如今,“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城市产业地标,“合肥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提速迈进。合肥对产业的远见,不仅表现在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还在于超前谋划一批未来产业。
在合肥这片热土上,量子技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生机勃勃,勾摹出一幅未来新图景。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3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6版
湖光城色两相和
环巢湖大道北涝圩闸入湖口。
八百里巢湖,鸟瞰宛若心形。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时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两年来,合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强力推动“四源同治”,矢志“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两年,700多个日夜,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风光不与旧时同——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巢湖水质保持IV类,河流国控断面水质100%考核达标,出湖入江水质常年保持II类;至今年7月21日,巢湖无明显蓝藻水华,较2021年推迟51天,较2020年推迟107天,蓝藻防控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环湖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0多种。
约1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飞临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在此过冬、休憩。
一湖碧水连天阔
夏日巢湖,远山含黛,烟波浩渺,风光无限。
作为一个大型浅水碟形湖泊,巢湖水浅、流速慢、湖盆浅平,流域内存在大量含磷地层,非常适宜蓝藻生长。
2021年,我市启动“巢湖生态清淤试点项目”,通过“内源治理”来破解富营养化难题。该试点工程总清淤区面积约5.52平方公里,清淤工程量约158.8万立方米。
走进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南淝河入湖口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环湖大道南淝河大桥段。
“湖中的环保绞吸船每小时可以吸抽350立方米淤泥。最终形成的泥饼,用作矿山修复用土。”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关宇说。
巢湖污染问题,表面看在“湖里”,根子在“湖外”;表面看在“地上”,根子在“地下”。
合肥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四源同治”,再造“一湖清水”。
——整治“点源”污染。全市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6座,日处理能力325万吨;建成6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46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各类改厕35.8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3%。
——整治“线源”污染。加密布设全市地表水考核、控制和生态补偿断面143个,建成自动在建监测系统。全面推进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流域治理项目;强化清水型河流保护性治理,每条清水型河流均分别制定保护性方案。
——整治“面源”污染。开展城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累计建成杏花公园等18座38万立方米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建设2个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0个千亩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巢湖一、二级保护区实施水稻退耕休耕13万亩,实施绿肥种植45万亩以上。
——整治“内源”污染。累计环湖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打捞平台44座,深井处理装置7座,另外拥有蓝藻磁捕船4艘、其他各类打捞船只146艘、推流器等控藻设施480余个,建成阻藻围隔(围堰)90余公里……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2022年上半年,巢湖全湖平均水质保持Ⅳ类,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主要污染物总磷分别同比下降11.9%、18.2%和14.7%。出入湖主要河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南淝河、派河水质改善到Ⅳ类、Ⅲ类,十五里河水质保持Ⅲ类,丰乐河、杭埠河等清水河流水质保持优良。
滨湖国家湿地公园。
十大湿地景成行
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是重要举措之一。
走进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三期核心地带,水网纵横,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2021年4月份,十八联圩湿地三期项目启动建设。今年7月20日全部完工,转入运维阶段。针对鸟类、鱼类、两栖类等不同类型生物的栖息需求,三期项目构建了生态岛、季节性草滩、湿草地、滩地、芦竹沼泽、浅水区和深水区在内的多样化湿地生境,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
“湿地修复与建设成效明显,一、二期如今每天净化水量20万立方米,平均可以降解氨氮、总磷30%左右,鸟类增加到117种。”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该公司将通过3~5年时间,把湿地构建成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为打造最好名片贡献力量。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肥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等37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实施“退耕退养退居还湿”,规划建设了10处湿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环巢湖湿地建设,旨在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能作用。”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十八联圩三期工程全部完工转入运维阶段,标志着此前规划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
一处处湿地串珠成链,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璀璨夺目。
“我市还大力实施环巢湖地区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环湖露采废弃矿山52座,修复总面积近1.5万亩。”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21年6月,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治理湖泊,巢湖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工程概算投资150多亿元,正有序推进,计划2023年基本建成。
绿水青山间,万物生长竞自由。
伴随湿地等修复,环巢湖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据调查,巢湖湿地资源植物数量达562种,鸟类达381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今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合肥位列其中。
巢湖市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
百年眼光谋安澜
人们常把洪水比作“猛兽”。受暴雨、地形和江洪顶托等影响,巢湖流域长期面对三面洪水夹击和洪水下泄不畅的不利防洪形势,历史上饱受洪水侵袭之痛。
2020年汛期,巢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情景犹在眼前。
上拦、下排、边分、固堤……面对百年未有的特大汛情,百万军民日夜鏖战、风雨同舟,打赢了“巢湖保卫战”!巢湖水位16天回落至历史最高水位,19天回落至保证水位,78天回落至警戒水位,实现“四个没有”。
2020年汛后,合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放百年眼光,谋划巢湖安澜——
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开展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皋河、派河等中小河流干支流治理工程,提高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启动新一轮病险水库(水闸)加固、泵站更新改造工作。2021年,除险加固10座小型水库、2座中型水闸。
增强巢湖排洪能力。按巢湖100年一遇洪水可安全排出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裕溪河、牛屯河排洪通道。谋划新建规模约800m³/s的裕溪河大型对江排洪泵站。
建设生态湿地蓄洪区。规划将肥西县滨湖联圩、蒋口河联圩,庐江县十联圩、金蔡联圩,巢湖市沿河联圩作为新建蓄洪区,与现有的白湖东大圩、肥东十八联圩蓄洪区联合运用,有效应对流域超额洪水。
“与此同时,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巢湖流域排洪畅通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省水利厅的要求,由合肥牵头,芜湖、马鞍山、六安配合,开展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规划》获省水利厅正式批复,“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
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投资约488.62亿元,其中水库工程26.86亿元,排洪工程222.67亿元,蓄洪工程147.28亿元,堤防工程91.81亿元。建成后将有效破解洪水“关门淹”,掌控防洪主动权,确保“一方百姓平安”。
肥东县长临河镇的玉带河生态湿地。
绿色发展富万民
在推动巢湖综合治理工作中,合肥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富民共享工程,勇闯新路。
位于蜀山区的“中国环境谷”,环境领域重点企业集聚,“高精尖”设备、技术汇聚一堂。
安徽中科宇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森介绍,企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致力于环境治理,从事黑臭水体治理、河流水生态修复、分散式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处置等业务。“目前,我们已经针对巢湖综合治理进行了一些技术对接。”
至今年3月,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48家,形成“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产—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经济发展“含绿量”满满。
窥一斑而知全豹。合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战新产业聚集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今年上半年,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1%,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34.4%,产量达5.8万辆、增长24%。
——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目前,合肥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去年单位GDP能耗0.24吨标煤/万元,仅相当于全国的1/2;度电GDP25.7元,远高于全国13.76元的平均水平,在长三角是最高之一。
聚焦宜居宜业,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环湖特色小镇、美丽示范乡村,绘就“一幅好图景”。
“目前,全市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06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五县(市)还依托各自禀赋,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响肥东生态文创、肥西赏花悦木、长丰休闲采摘、庐江乡村民宿、巢湖湖光山色等品牌。“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超4000万,营业收入40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寻诗何须向远方?
行走巢湖两岸,湿地、历史人文景点和特色古镇、美丽乡村,串联成一道道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肥西三河湿地公园靓丽风光。
记者手记→
巢湖综合治理是“国之大者”、民生大事。
沿着环巢湖采访,所到之处,群众纷纷表示,巢湖的变化闻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
年近花甲的孟雪松是其中的一员。喝着巢湖水长大、青壮年泛舟巢湖捕鱼、老来每天守着深井平台防控蓝藻……孟雪松与巢湖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前几年,像南淝河等入湖的河水比较脏,现在经过治理好多了,湖里的水也在改变。巢湖水会越来越干净的,巢湖会越来越美的!”面向养育自己的母亲湖,老人笑着说。
诚哉斯言,大湖蝶变!
合肥以包公铁腕精神治污染,以愚公移山精神抓环保,巢湖综合治理交出了群众满意的答卷。
大湖治理,非一日之功。
驰而不息抓治理,久久为功促提升,一幅城湖共生的壮美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4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7版
奋楫扬帆长三角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潮涌长三角,奋楫正当时。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两年来,合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从创新协同到产业联动,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合肥牢记嘱托,紧扣关键词,谋划长远,干在当下,从“正式生”到“上进生”,合肥努力对标长三角“优等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高铁在淝河生态公园中穿行。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合肥至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
这家从事晶圆再生、零部件清洗、产品检测等服务的高新企业,是上海至纯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2021年7月15日,合肥至微项目正式量产,这是国内首个立项又是最先量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填补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又一空白。
回忆与合肥结缘,至纯集团董事长蒋渊表示,当初被合肥的产业布局吸引,被政府的务实作风打动,决定将至纯科技的晶圆再生业务落地在此。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安徽创新馆时强调,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合肥牢记嘱托,在科创产业协作共进上发力。深入推进上海张江和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建设“科大硅谷”;汇聚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联合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0年9月,由合肥牵头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长三角区域九大城市携手,为建立长三角绿色生态走廊贡献集体力量。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光是产业融合,更注重高端技术方面的融合。我们打破了城市间的信息差,沟通新技术,赋能新产业,让长三角很多方面的区块链越来越完整。”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张翔说。
落户蜀山区的“中国环境谷”,拥有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目前,以启迪数字环卫、中水三立、中科环境、宝龙环保为代表的环境领域企业纷纷入驻,基本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1年,“中国环境谷”产值突破240亿元,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0%。
两年来,合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和产业规模快速集聚,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量、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居长三角省辖市第1名。
8月17日,航拍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交通网络助力城市互联互通
8月18日上午,新合肥西站建设正酣。
“目前,站房及站场已完成投资12.4亿元,占总投资39.6亿元的31.3%。”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芳介绍,今年10月份,将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年底钢桁架屋盖将吊装完成。
新合肥西站建成后,将贯通南北,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的空白。作为合安、合新高铁的起点站,也是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铁的中间站。预计2025年年底全部建成后,从合肥通往长三角城市又添一大重要枢纽。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合肥不断发力,跑出“加速度”。
合肥强力推进铁路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络基本呈现。合安高铁建成通车,合新高铁、新合肥西站等加快建设,合肥新桥机场S1线、沪渝蓉高铁合肥段今年启动建设。
截至今年8月,合肥铁路通车里程达884.6公里,高铁里程524.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和高铁里程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合肥不断优化公路网络,“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格局显现。合宁、合芜、合安高速“四改八”、滁淮高速已建成通车,明巢、德上、岳武、合六叶等重点公路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中。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48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达2023公里。
陆上交通畅通无阻,“水上公路”也四通八达。
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艘艘满载家电、汽车、光伏产品等货物的“港航巴士”从这里出发,前往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此后再通过国际班轮发往世界各地。
今年上半年,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20.11万标箱(20英尺),同比增长6.5%;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3.66万标箱,同比增长12.5%。
目前,合肥已形成六河一湖的区域航道网络,内河航道总里程704公里。合肥港作为全国28个内河重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长江支流上规模最大港口、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现有码头28座、泊位112个。
“水上公路”加速推进,“空中之桥”加快步伐。
作为长三角机场群的重要区域枢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成后,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0万吨。
2022年6月,新桥机场引入西部航空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设立运营基地,迈入“双基地”运营新阶段。
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体现。2021年,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已正式运营,合肥通用机场实现了从无到有。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计划今年10月建成,肥西、长丰、庐江等通用机场布局落地正加快推进。
新桥国际机场。(资料图)
公共服务一体化造福长三角居民
交通基建,让城市距离彼此更近,跨省通办让服务距离市民更近。
“新人领证结婚,再不用多地跑、多次跑,在家门口就能把证领了,很方便。”合肥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龚晓星说。
龚晓星口中的这项便利服务,是自去年6月起,合肥市范围内开展的内地居民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打破原先的户籍区域限制,方便市民自主就近选择。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合肥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数字长三角建设,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一网通办”。
2021年10月20日,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长三角区域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实现办证更方便、领证更快捷、服务更智能。
长三角区域内户籍居民在异地工作、学习、生活,需首次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可在就近任一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请,免去异地来回奔波之苦。领证时,可自由选择受理窗口领取或邮递方式领取。
如今,合肥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一网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不断提升长三角跨省服务速度、深度、广度和温度,助力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目前,长三角公积金跨省提取正式上线;推动实现交通出行等“同城待遇”;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截至2021年年底,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1.6万人次,医疗总费用超4.56亿元。
长三角核酸检测数据能率先打通,跨省通行再也不用来回切换APP,使用者可以一屏展现四地检测结果,实现高效通行。
合肥瞄准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痛点”“难点”,在营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领域强化合作,形成合力解民忧。包河区与上海市徐汇区签订“教育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16所学校结对共建;长三角地区首个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长三角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联盟相继成立……
未来,合肥将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重大工程,推进城市、交通、能源、水利、铁路、医疗、教育等传统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水平。
8月18日拍摄的新合肥西站建设现场。
记者手记→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合肥聚焦科技创新,整合长三角人才技术资源,关注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与长三角城市间互通有无、积极合作。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长三角兄弟城市间通勤往来的基石。合肥正加快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水陆空铁“衔接联动”。时空距离的“缩短”,是心与心距离的“拉近”。
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便利的生活环境……这些长三角地区居民最期盼的民生大事,合肥一直在努力。未来,合肥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长三角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为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实惠的民生福利贡献合肥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5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8版
擘画民生“幸福景”
笔架山街道学林轩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天鹅湖边练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牢记使命,以百姓心为心;牢记嘱托,践行为民初心。 两年来,合肥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民生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办实事、解难事、谋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和动力源泉。两年来,合肥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打造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之城。对每一件民生问题,合肥都持续以敢抓的狠劲攻坚办、真抓的实劲抓紧办,让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天鹅湖畔春来早。
点滴变化 折射“为民初心”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产业地标,展现了合肥的城市活力;暖心的民生答卷,绘就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得知今年高考考点能够相对就近安排后,真是喜出望外。”2021年高考首日,送考家长蔡正莉说,在家门口考试不仅省去赶考通勤时间,也节约了订宾馆的花销。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家里休息、复习。
从“被动等待”考点安排,到“主动选择”自己的考区。2021年,合肥首次将市区原单一考区分为4个分考区,考生可根据实际居住地或者学校所在区域,选择分考区,实现了高考考点相对就近安排。这一惠及民生的“微改革”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排忧解难。
据市考试院测算,考点相对就近安排,考试距离从过去最远42公里缩短到20公里内,从以往的“穿城跑”变成“就近考”。
“以前上下楼时,经常走两层就要歇一会。现在有了电梯,真是太方便了。”70多岁的陈老太兴奋地说,你看,我买了这么多菜,轻轻松松就拎回家了。
加装电梯“上岗”,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2021年下半年,庐阳区三孝口街道辖区杏花小区成为庐阳区首个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小区。据了解,2021年以来,合肥新增开工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84部。
知民需、行民盼。点滴变化,折射出为民初心。
近两年,合肥市民发现,往年漫天飞舞的杨絮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通过“短截修剪,有序更新”的方式,合肥 2021年全市共治理杨树51995株,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城区杨絮扰民问题基本消除。
今年,根据杨树萌发情况,合肥进一步巩固杨树飞絮治理成果,进一步对“短截修剪”的杨树加强养护管理,对少量长势不良的树木,及时更换彩叶、常绿等树种,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景观效果。
合肥市将各项民生“关键小事”纳入民生工程范畴,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集中攻坚,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拿出计划书,为办好“民生小事”“民生难事”提供坚强后盾。据统计,2021年度,全市累计完成27项重点民生项目、512项微民生项目。
从“望楼怯步”到“一键到家”。
持续用力 打造“幸福之城”
每天中午,位于肥西县上派镇、爱和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会迎来一群“常客”。“你看,今天的午餐有红烧鸡、红烧瓠子、包心菜、肉丸蛋汤,种类丰富、味道也不错!”今年86岁的王继培老人连连称赞。
近些年,我市大力推进养老“助餐工程”,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食”光。今年上半年,全市建成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1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5%,同时通过完善建设、就餐、运营补贴,打通政策衔接,形成“集体配送资质餐饮企业+社区老年食堂+社区助餐点”模式的社区居家助餐服务圈,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合肥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基本盘”被放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日,家住庐阳经开区连水社区的居民刘玲通过在小区宣传栏上扫“二维码”,就顺利找到了工作。原来,这个“二维码”是社区就业小程序,只要扫一扫,系统就可以把求职者推荐给相匹配的单位,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围绕稳就业、促就业,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创新推进“社区三公里”就业智慧平台建设便是其中一大亮点。
“社区三公里”重点服务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今年上半年,“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已覆盖城区社区370个,覆盖率95%以上。
为了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今年前6个月,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1300多场,服务企业2.67万户次,达成意向近6万人。同时,加强人才技能培训,全市新增技能人才近8万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尤其是今年3月出现新一波疫情后,合肥坚持用精准快速的出击,及时掐断病毒传播链,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6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6.9%。
今后,合肥将继续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生保障工作的第一标准,请群众“阅卷”,让群众“打分”,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加速打造“幸福之城”。
在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社区大食堂,老人正在打饭。
千方百计 破解“急难愁盼”
“从破败拥挤的棚户区搬进舒适宜居的楼房,这真是一个大惊喜,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近日,包河区和瑞华府棚改安置房居民贾云霞高兴地说。
为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改善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合肥市2021年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4030套,基本建成7270套。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合肥坚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以“群众觉得”为出发点,以“群众所指”为攻坚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始终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访民情、听民声、问民需,千方百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2021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路内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这项举措源自一场听取对“十四五”发展意见建议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从建议提出到落到实处,仅用4天时间。建议提出者、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委员朱红英认为,“这是政府将群众需求放在心里的结果”。
不止于此,错时共享停车位、潮汐停车位、智能停车场……合肥以“优化停车资源”为切入点,推出一项又一项管用举措,让停车不再成为“老大难”。
最是“难事”显担当。越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就越不放过;越是事情“难干”,就越要大干。
今年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量推进暖民心行动,努力让群众的日子有盼头、有甜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停车泊位4.64万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停车难题;建成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10个,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等;同时,聚焦健康口腔、文明菜市、老有所学、快乐健身、放心家政、“新徽菜·名徽厨”等群众牵肠挂肚的事,于点滴之处着眼,从细微之处着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努力让群众看见变化、得到实惠、感受温暖。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彰显了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回应性的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和“硬核 ”担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鹏对合肥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攻坚克难的举措点赞。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昂首迈步新征程。
合肥市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民呼我应”,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事不避难、难中求成,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金玫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干净、优美的就餐环境。
记者手记→
民生细如沙。它是一个安定的住所,一份谋生的工作,一条好走的乡村小路,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它具体而生动,琐碎又无声,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
民生又大如天。只有重民意、顺民意、真正把民生事儿办到百姓心坎上,民心才安,民心才暖。
回望过去两年,合肥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百姓用笑脸为这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打出了高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社保、从住房到养老……一件件民生实事,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处流露着民生关怀,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顺应合肥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望,一幅改善民生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那些你想要的“小确幸”、我希望的“更便利”、他盼望的“高品质”,相信一定都会在这幅图景中生动展现。
安心家政的老师正在给阿姨们进行烹饪培训。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苏晓琼 赵俊松 黄紫燕 华新红 苏龙鹏 朱震宇
摄影 | 李长龙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张正朋 宋炎骏 郭如琦 苏玲 李亚朝 李予 赵瑞瑞
编发 | 全媒体 编辑 董媛康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动力 ” 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 融媒体工作室
百度地图发现,合肥有个可喜变化!
4580亿!十年一“建”!
“科里科气”的合肥,是个“养成系”!
合肥 | 年中经济观察
2020年8月19日,对于合肥人来说,这一天具有特殊意义。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全方位把脉定向,系统性科学指导,提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为安徽改革创新、奋力崛起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因此本报特别推出系列稿件,
围绕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巢湖治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民生就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合肥两年来的发展变化。
一起来看看吧~↓ ↓ ↓
01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4版
创新潮涌逐浪高
安徽创新馆。
2020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了安徽创新馆,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
“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两年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合肥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
重大原创成果频频惊艳刷屏,科技成果不断落地生花,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两年间,合肥科技创新呈现喜人之“变”,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强劲动能。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突破
突破,是科技创新的永恒旋律。无论是“无中生有”,还是向前一步,只有一次次突破,创新者才能向科技的广度与深度进军。
两年来,一次次创新“突破”在合肥精彩上演,一连串具有标志意义的数字让人印象深刻——
45.22万高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技高峰”,产生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稳态磁场;
1056秒!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再创新的世界纪录,实现破千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10的24次方!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成功研制,求解特定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
稳太强磁场实验室。
不仅如此,具有合肥辨识度的科创成果还走进北京冬奥,飞入浩瀚苍穹——
“雪屏幕”展示各地风采,智慧照明“点亮”鸟巢,“智能哨兵”守卫赛事安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冰雪之约”闪耀着合肥“科技之光”。
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顺利升空……两年来,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合肥科技力量多次助力护航。
因为突破,合肥大地回荡着“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2021年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中有4项在合肥,奏响了令世界惊艳的美妙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大科学装置被称为未来科技竞争中不受制于人的“重器”。就在很多城市想要进入大科学装置竞赛的时候,合肥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呈集群发展之势。
2022年3月,位于三十岗乡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正式交付启用,主体设施关键部件正陆续进驻,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以平台为支撑,合肥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依托科学岛及周边三十岗乡等区域,合肥正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全力打造“最美科研 ”圣地。根据安徽省政府印发的《“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合肥正尽最大精力加快建设。
“国之重器”集群发展,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建设。2021年6月,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正式投用,凭借超强“脑力”,目前已累计服务科研院所及企业机构360家、用户达1800多家;从去年12月进入临床试验,到今年8月临床试验治疗完成,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离正式临床应用越来越近……目前,合肥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机房内部。
跨越
科技创新的关键,不仅是产出成果,更在于用好成果。然而,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存在一条鸿沟。
合肥如何跨越?两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合肥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挽起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之“手”,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
今年7月,合肥举行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发布活动,集中发榜325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覆盖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11个重点产业领域,金额近8亿元,让能者“揭榜”、智者“挂帅”。
“许多高校科研人员平时大多精力放在基础研究上,因为不了解市场,一些有应用前景的成果会短暂停留在实验室里甚至纸面上。”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郭友敏说,通过“揭榜挂帅”,技术的供需双方无缝对接,科研人员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自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监控大屏。(二次曝光)
在推动研发单位“看到”企业技术需求的同时,今年合肥还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将成果“宝藏”挖到应用市场。
安徽创新馆作为专班第一小组组长单位,牵头对接中国科大和中电科38所。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项目经理王瑞芳是专班成员之一,今年以来,她奔走于中国科大各个实验楼,深入了解科技成果和转化需求,帮助科研人员对接市场、投资机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等要素。截至今年7月,她所在专班共摸底科技成果101项,其中已成立公司54项。
科技成果能投入产业应用,科技人员也能转身成为创业者。两年来,合肥加快建设各类孵化转化载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
今年4月,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正式投用,与中国科大东校区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用驿站运营公司蜀山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左纲的话来说,中国科大学生出了校门,便可以进入合肥精心打造的“创业摇篮”。
“作为合肥市蜀山区环科大科创走廊建设的第一站,我们将为创业团队提供科大硅谷人才专项金融产品、培训辅导、资本对接、产业资源整合等多项支持。”左纲介绍说,该驿站集众创空间、路演、会议等于一体,办公面积超5000平方米,可提供280个工位,真正做到了“拎包即可进驻办公”。截至目前,该驿站已入驻17家科创企业(团队)。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合肥还深化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2家;探索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其中依托稳态强磁场,催生多个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7家……
数据印证成绩。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增加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05家,同比增长90.5%,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又入库5398家,同比增长54.5%。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赶超
“合肥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当家,明天还得靠创新发家。”然而,靠创新在未来不断赶超,人才是关键核心要素。
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1.4万余人……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构筑创新人才大显身手的舞台。
为了保障科技人才心无旁骛做科研,合肥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实际,广泛征求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工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意见,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真正把时间还给科技人员,最大限度避免科技人员在应景性、应酬性活动上浪费宝贵时间。
“合肥的用心之举,能够更好保障科技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毕业于中国科大的董宁和他的团队成立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机器视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在这条赛道上攻克了一道道关卡。
去年底,我市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时间为每年9月20日。合肥即将迎来首个“合肥科技创新日”,以此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集聚各类人才,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服务暖人心、关怀留住心。在去年2月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合肥还以法之名,解除人才在肥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2021年颁布的《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明确,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在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本市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创新,已成为合肥的最大标识、最大潜力和最大动能。在这里,种种创新激励制度,正给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如今的合肥,正满怀创新激情,不断自我突破,奋力跨越赶超,追星赶月、一往无前,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量子研究院。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之路一向被称为“一场沉默的长跑”,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近两年,合肥始终坚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城市高质量发展迸发澎湃动能,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受到广泛关注,“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为人津津乐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才创新创业的向往之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2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5版
“战新”阔步向未来
江淮蔚来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两年来,合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合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合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构筑了良好的战新产业生态,产业发展浪潮澎湃。
合肥比亚迪第一辆整车下线。
地标崛起 成就硬实力
新型显示,是合肥产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鼎材科技,这家听起来略显陌生的企业,在中国关键材料领域,鼎鼎大名。其自主研发的彩色光刻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0年8月,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显示配套电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新站高新区。这一总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主要生产OLED有机发光材料和光刻胶两大类产品。
谈及选择合肥的原因,鼎材科技总经理任雪艳笑称,合肥是中国显示产业的集聚区,能接触到京东方、维信诺等上下游客户。企业研发的光刻胶需要冷链运输,合肥的地理优势和便利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招商政策很有“含金量”,成为企业来投资的强大吸引力。
发力显示,其势已成。合肥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居于第一方阵,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白皮书》中,合肥位列十大城市之首。2021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
在合肥,同样势头强劲的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
今年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举行,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从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感慨道:“耳闻目睹了‘合肥速度’,对在肥项目发展充满信心。”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合肥不曾停歇。
2020年10月,合肥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合肥造、合肥产、合肥用,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今,合肥牵手大众、蔚来等30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阔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随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深入实践,合肥产业已由“盆景”长成“森林”,“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耀世而出。产业发展的背后,不仅有知行合一、创新探索的生动实践,更有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的硬核力量。
维信诺外景。
聚沙成塔 赢得主动权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督查激励的通报,合肥市作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地方”获表彰。
这是我市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工作连续第5年(2017-2021年)获国务院表彰,被表彰次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屡获国家激励,合肥为什么能?时间已经给出答案。
合肥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重大需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环环相扣、紧密协作的产业链,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上下游协作联动,更需要有为政府“延链、补链、强链”战略的实施。
高起点谋划布局。合肥聚焦前沿科技和战新产业,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集群梯次培育格局,已形成以3个国家级为引领,7个省级、10个市级为支撑的集群体系。
大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合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多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合肥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强化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构建“双龙头”引领、多节点支撑的产业链矩阵,打造战新产业集群。
今年,发展战新产业的征途中,合肥大动作频频——广发“邀请函”,诚招城市“合伙人”,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中心,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成立助企“保姆团”,“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说,合肥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这一过程中,这座城市注重把握产业发展大势,善于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球最大尺寸110寸8K超高清电视机。
下“先手棋” 阔步新征程
合肥对产业的远见,不仅表现在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上,还在于超前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量子技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在合肥高新区,并不宽敞的云飞路,却有个响当当的名字——量子大道,百余米长的路上,分布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地标。
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国产工程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国产首个量子芯片工业设计软件本源坤元等产品,在国际头部企业面前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技术优势。
“本源量子肩负着中国参与量子计算国际赛道竞争的使命,未来,将继续加大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投入,解决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诸多瓶颈,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造出真正可用的量子计算机。”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说。
以“量子大道”为核心区域,2021年,合肥已拥有量子企业41家,其中量子核心业务企业15家,营业收入6.6亿元,较2020年增长53%,产值规模近10亿元。
量子产业初长成,合肥又将目光瞄准了浩瀚星空。
8月10日-12日,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合肥举行。地理信息产业是空天信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场景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从去年11月开始,国内空天信息产业头部企业落地合肥的步伐明显加快。
中科星图在合肥布局“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航天宏图在合肥建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银河航天在合肥建设“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天仪研究院在合肥设立长三角总部基地……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这座城市不失时机抢占新风口,涵养“空天系”产业生态,打造产业新地标。
紧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合肥计划将其打造成产业新地标,一片“千亿”蓝海广阔而清晰: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500亿元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
“合肥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超导技术、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争取在助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彰显合肥更大担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合肥把战新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让“当家产业”早日变成支柱产业。意气风发的合肥,乘势而上,迈向未来!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智能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在忙碌着。
记者手记→
勇于决断、敢于担当,看准了就不犹豫,勇争一流,做到行业领先,正是凭着这种先人一步的产业创新精神,合肥不断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如今,“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城市产业地标,“合肥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提速迈进。合肥对产业的远见,不仅表现在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还在于超前谋划一批未来产业。
在合肥这片热土上,量子技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生机勃勃,勾摹出一幅未来新图景。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3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6版
湖光城色两相和
环巢湖大道北涝圩闸入湖口。
八百里巢湖,鸟瞰宛若心形。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时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两年来,合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强力推动“四源同治”,矢志“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两年,700多个日夜,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风光不与旧时同——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巢湖水质保持IV类,河流国控断面水质100%考核达标,出湖入江水质常年保持II类;至今年7月21日,巢湖无明显蓝藻水华,较2021年推迟51天,较2020年推迟107天,蓝藻防控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环湖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0多种。
约1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飞临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在此过冬、休憩。
一湖碧水连天阔
夏日巢湖,远山含黛,烟波浩渺,风光无限。
作为一个大型浅水碟形湖泊,巢湖水浅、流速慢、湖盆浅平,流域内存在大量含磷地层,非常适宜蓝藻生长。
2021年,我市启动“巢湖生态清淤试点项目”,通过“内源治理”来破解富营养化难题。该试点工程总清淤区面积约5.52平方公里,清淤工程量约158.8万立方米。
走进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南淝河入湖口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环湖大道南淝河大桥段。
“湖中的环保绞吸船每小时可以吸抽350立方米淤泥。最终形成的泥饼,用作矿山修复用土。”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关宇说。
巢湖污染问题,表面看在“湖里”,根子在“湖外”;表面看在“地上”,根子在“地下”。
合肥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四源同治”,再造“一湖清水”。
——整治“点源”污染。全市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6座,日处理能力325万吨;建成6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46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各类改厕35.8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3%。
——整治“线源”污染。加密布设全市地表水考核、控制和生态补偿断面143个,建成自动在建监测系统。全面推进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流域治理项目;强化清水型河流保护性治理,每条清水型河流均分别制定保护性方案。
——整治“面源”污染。开展城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累计建成杏花公园等18座38万立方米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建设2个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0个千亩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巢湖一、二级保护区实施水稻退耕休耕13万亩,实施绿肥种植45万亩以上。
——整治“内源”污染。累计环湖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打捞平台44座,深井处理装置7座,另外拥有蓝藻磁捕船4艘、其他各类打捞船只146艘、推流器等控藻设施480余个,建成阻藻围隔(围堰)90余公里……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2022年上半年,巢湖全湖平均水质保持Ⅳ类,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主要污染物总磷分别同比下降11.9%、18.2%和14.7%。出入湖主要河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南淝河、派河水质改善到Ⅳ类、Ⅲ类,十五里河水质保持Ⅲ类,丰乐河、杭埠河等清水河流水质保持优良。
滨湖国家湿地公园。
十大湿地景成行
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是重要举措之一。
走进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三期核心地带,水网纵横,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2021年4月份,十八联圩湿地三期项目启动建设。今年7月20日全部完工,转入运维阶段。针对鸟类、鱼类、两栖类等不同类型生物的栖息需求,三期项目构建了生态岛、季节性草滩、湿草地、滩地、芦竹沼泽、浅水区和深水区在内的多样化湿地生境,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
“湿地修复与建设成效明显,一、二期如今每天净化水量20万立方米,平均可以降解氨氮、总磷30%左右,鸟类增加到117种。”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该公司将通过3~5年时间,把湿地构建成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为打造最好名片贡献力量。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肥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等37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实施“退耕退养退居还湿”,规划建设了10处湿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环巢湖湿地建设,旨在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能作用。”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十八联圩三期工程全部完工转入运维阶段,标志着此前规划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
一处处湿地串珠成链,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璀璨夺目。
“我市还大力实施环巢湖地区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环湖露采废弃矿山52座,修复总面积近1.5万亩。”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21年6月,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治理湖泊,巢湖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工程概算投资150多亿元,正有序推进,计划2023年基本建成。
绿水青山间,万物生长竞自由。
伴随湿地等修复,环巢湖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据调查,巢湖湿地资源植物数量达562种,鸟类达381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今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合肥位列其中。
巢湖市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
百年眼光谋安澜
人们常把洪水比作“猛兽”。受暴雨、地形和江洪顶托等影响,巢湖流域长期面对三面洪水夹击和洪水下泄不畅的不利防洪形势,历史上饱受洪水侵袭之痛。
2020年汛期,巢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情景犹在眼前。
上拦、下排、边分、固堤……面对百年未有的特大汛情,百万军民日夜鏖战、风雨同舟,打赢了“巢湖保卫战”!巢湖水位16天回落至历史最高水位,19天回落至保证水位,78天回落至警戒水位,实现“四个没有”。
2020年汛后,合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放百年眼光,谋划巢湖安澜——
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开展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皋河、派河等中小河流干支流治理工程,提高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启动新一轮病险水库(水闸)加固、泵站更新改造工作。2021年,除险加固10座小型水库、2座中型水闸。
增强巢湖排洪能力。按巢湖100年一遇洪水可安全排出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裕溪河、牛屯河排洪通道。谋划新建规模约800m³/s的裕溪河大型对江排洪泵站。
建设生态湿地蓄洪区。规划将肥西县滨湖联圩、蒋口河联圩,庐江县十联圩、金蔡联圩,巢湖市沿河联圩作为新建蓄洪区,与现有的白湖东大圩、肥东十八联圩蓄洪区联合运用,有效应对流域超额洪水。
“与此同时,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巢湖流域排洪畅通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省水利厅的要求,由合肥牵头,芜湖、马鞍山、六安配合,开展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规划》获省水利厅正式批复,“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
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投资约488.62亿元,其中水库工程26.86亿元,排洪工程222.67亿元,蓄洪工程147.28亿元,堤防工程91.81亿元。建成后将有效破解洪水“关门淹”,掌控防洪主动权,确保“一方百姓平安”。
肥东县长临河镇的玉带河生态湿地。
绿色发展富万民
在推动巢湖综合治理工作中,合肥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富民共享工程,勇闯新路。
位于蜀山区的“中国环境谷”,环境领域重点企业集聚,“高精尖”设备、技术汇聚一堂。
安徽中科宇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森介绍,企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致力于环境治理,从事黑臭水体治理、河流水生态修复、分散式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处置等业务。“目前,我们已经针对巢湖综合治理进行了一些技术对接。”
至今年3月,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48家,形成“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产—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经济发展“含绿量”满满。
窥一斑而知全豹。合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战新产业聚集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今年上半年,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1%,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34.4%,产量达5.8万辆、增长24%。
——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目前,合肥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去年单位GDP能耗0.24吨标煤/万元,仅相当于全国的1/2;度电GDP25.7元,远高于全国13.76元的平均水平,在长三角是最高之一。
聚焦宜居宜业,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环湖特色小镇、美丽示范乡村,绘就“一幅好图景”。
“目前,全市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06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五县(市)还依托各自禀赋,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响肥东生态文创、肥西赏花悦木、长丰休闲采摘、庐江乡村民宿、巢湖湖光山色等品牌。“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超4000万,营业收入40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寻诗何须向远方?
行走巢湖两岸,湿地、历史人文景点和特色古镇、美丽乡村,串联成一道道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肥西三河湿地公园靓丽风光。
记者手记→
巢湖综合治理是“国之大者”、民生大事。
沿着环巢湖采访,所到之处,群众纷纷表示,巢湖的变化闻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
年近花甲的孟雪松是其中的一员。喝着巢湖水长大、青壮年泛舟巢湖捕鱼、老来每天守着深井平台防控蓝藻……孟雪松与巢湖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前几年,像南淝河等入湖的河水比较脏,现在经过治理好多了,湖里的水也在改变。巢湖水会越来越干净的,巢湖会越来越美的!”面向养育自己的母亲湖,老人笑着说。
诚哉斯言,大湖蝶变!
合肥以包公铁腕精神治污染,以愚公移山精神抓环保,巢湖综合治理交出了群众满意的答卷。
大湖治理,非一日之功。
驰而不息抓治理,久久为功促提升,一幅城湖共生的壮美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4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7版
奋楫扬帆长三角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潮涌长三角,奋楫正当时。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两年来,合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从创新协同到产业联动,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合肥牢记嘱托,紧扣关键词,谋划长远,干在当下,从“正式生”到“上进生”,合肥努力对标长三角“优等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高铁在淝河生态公园中穿行。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合肥至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
这家从事晶圆再生、零部件清洗、产品检测等服务的高新企业,是上海至纯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2021年7月15日,合肥至微项目正式量产,这是国内首个立项又是最先量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填补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又一空白。
回忆与合肥结缘,至纯集团董事长蒋渊表示,当初被合肥的产业布局吸引,被政府的务实作风打动,决定将至纯科技的晶圆再生业务落地在此。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安徽创新馆时强调,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合肥牢记嘱托,在科创产业协作共进上发力。深入推进上海张江和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建设“科大硅谷”;汇聚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联合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0年9月,由合肥牵头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长三角区域九大城市携手,为建立长三角绿色生态走廊贡献集体力量。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光是产业融合,更注重高端技术方面的融合。我们打破了城市间的信息差,沟通新技术,赋能新产业,让长三角很多方面的区块链越来越完整。”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张翔说。
落户蜀山区的“中国环境谷”,拥有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目前,以启迪数字环卫、中水三立、中科环境、宝龙环保为代表的环境领域企业纷纷入驻,基本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1年,“中国环境谷”产值突破240亿元,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0%。
两年来,合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和产业规模快速集聚,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量、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居长三角省辖市第1名。
8月17日,航拍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交通网络助力城市互联互通
8月18日上午,新合肥西站建设正酣。
“目前,站房及站场已完成投资12.4亿元,占总投资39.6亿元的31.3%。”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芳介绍,今年10月份,将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年底钢桁架屋盖将吊装完成。
新合肥西站建成后,将贯通南北,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的空白。作为合安、合新高铁的起点站,也是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铁的中间站。预计2025年年底全部建成后,从合肥通往长三角城市又添一大重要枢纽。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合肥不断发力,跑出“加速度”。
合肥强力推进铁路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络基本呈现。合安高铁建成通车,合新高铁、新合肥西站等加快建设,合肥新桥机场S1线、沪渝蓉高铁合肥段今年启动建设。
截至今年8月,合肥铁路通车里程达884.6公里,高铁里程524.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和高铁里程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合肥不断优化公路网络,“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格局显现。合宁、合芜、合安高速“四改八”、滁淮高速已建成通车,明巢、德上、岳武、合六叶等重点公路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中。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48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达2023公里。
陆上交通畅通无阻,“水上公路”也四通八达。
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艘艘满载家电、汽车、光伏产品等货物的“港航巴士”从这里出发,前往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此后再通过国际班轮发往世界各地。
今年上半年,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20.11万标箱(20英尺),同比增长6.5%;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3.66万标箱,同比增长12.5%。
目前,合肥已形成六河一湖的区域航道网络,内河航道总里程704公里。合肥港作为全国28个内河重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长江支流上规模最大港口、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现有码头28座、泊位112个。
“水上公路”加速推进,“空中之桥”加快步伐。
作为长三角机场群的重要区域枢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成后,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0万吨。
2022年6月,新桥机场引入西部航空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设立运营基地,迈入“双基地”运营新阶段。
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体现。2021年,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已正式运营,合肥通用机场实现了从无到有。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计划今年10月建成,肥西、长丰、庐江等通用机场布局落地正加快推进。
新桥国际机场。(资料图)
公共服务一体化造福长三角居民
交通基建,让城市距离彼此更近,跨省通办让服务距离市民更近。
“新人领证结婚,再不用多地跑、多次跑,在家门口就能把证领了,很方便。”合肥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龚晓星说。
龚晓星口中的这项便利服务,是自去年6月起,合肥市范围内开展的内地居民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打破原先的户籍区域限制,方便市民自主就近选择。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合肥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数字长三角建设,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一网通办”。
2021年10月20日,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长三角区域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实现办证更方便、领证更快捷、服务更智能。
长三角区域内户籍居民在异地工作、学习、生活,需首次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可在就近任一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请,免去异地来回奔波之苦。领证时,可自由选择受理窗口领取或邮递方式领取。
如今,合肥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一网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不断提升长三角跨省服务速度、深度、广度和温度,助力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目前,长三角公积金跨省提取正式上线;推动实现交通出行等“同城待遇”;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截至2021年年底,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1.6万人次,医疗总费用超4.56亿元。
长三角核酸检测数据能率先打通,跨省通行再也不用来回切换APP,使用者可以一屏展现四地检测结果,实现高效通行。
合肥瞄准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痛点”“难点”,在营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领域强化合作,形成合力解民忧。包河区与上海市徐汇区签订“教育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16所学校结对共建;长三角地区首个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长三角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联盟相继成立……
未来,合肥将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重大工程,推进城市、交通、能源、水利、铁路、医疗、教育等传统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水平。
8月18日拍摄的新合肥西站建设现场。
记者手记→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合肥聚焦科技创新,整合长三角人才技术资源,关注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与长三角城市间互通有无、积极合作。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长三角兄弟城市间通勤往来的基石。合肥正加快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水陆空铁“衔接联动”。时空距离的“缩短”,是心与心距离的“拉近”。
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便利的生活环境……这些长三角地区居民最期盼的民生大事,合肥一直在努力。未来,合肥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长三角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为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实惠的民生福利贡献合肥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5
2022年8月19日《合肥日报 》8版
擘画民生“幸福景”
笔架山街道学林轩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天鹅湖边练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牢记使命,以百姓心为心;牢记嘱托,践行为民初心。 两年来,合肥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民生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办实事、解难事、谋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和动力源泉。两年来,合肥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打造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之城。对每一件民生问题,合肥都持续以敢抓的狠劲攻坚办、真抓的实劲抓紧办,让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天鹅湖畔春来早。
点滴变化 折射“为民初心”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产业地标,展现了合肥的城市活力;暖心的民生答卷,绘就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得知今年高考考点能够相对就近安排后,真是喜出望外。”2021年高考首日,送考家长蔡正莉说,在家门口考试不仅省去赶考通勤时间,也节约了订宾馆的花销。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家里休息、复习。
从“被动等待”考点安排,到“主动选择”自己的考区。2021年,合肥首次将市区原单一考区分为4个分考区,考生可根据实际居住地或者学校所在区域,选择分考区,实现了高考考点相对就近安排。这一惠及民生的“微改革”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排忧解难。
据市考试院测算,考点相对就近安排,考试距离从过去最远42公里缩短到20公里内,从以往的“穿城跑”变成“就近考”。
“以前上下楼时,经常走两层就要歇一会。现在有了电梯,真是太方便了。”70多岁的陈老太兴奋地说,你看,我买了这么多菜,轻轻松松就拎回家了。
加装电梯“上岗”,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2021年下半年,庐阳区三孝口街道辖区杏花小区成为庐阳区首个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小区。据了解,2021年以来,合肥新增开工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84部。
知民需、行民盼。点滴变化,折射出为民初心。
近两年,合肥市民发现,往年漫天飞舞的杨絮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通过“短截修剪,有序更新”的方式,合肥 2021年全市共治理杨树51995株,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城区杨絮扰民问题基本消除。
今年,根据杨树萌发情况,合肥进一步巩固杨树飞絮治理成果,进一步对“短截修剪”的杨树加强养护管理,对少量长势不良的树木,及时更换彩叶、常绿等树种,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景观效果。
合肥市将各项民生“关键小事”纳入民生工程范畴,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集中攻坚,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拿出计划书,为办好“民生小事”“民生难事”提供坚强后盾。据统计,2021年度,全市累计完成27项重点民生项目、512项微民生项目。
从“望楼怯步”到“一键到家”。
持续用力 打造“幸福之城”
每天中午,位于肥西县上派镇、爱和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会迎来一群“常客”。“你看,今天的午餐有红烧鸡、红烧瓠子、包心菜、肉丸蛋汤,种类丰富、味道也不错!”今年86岁的王继培老人连连称赞。
近些年,我市大力推进养老“助餐工程”,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食”光。今年上半年,全市建成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1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5%,同时通过完善建设、就餐、运营补贴,打通政策衔接,形成“集体配送资质餐饮企业+社区老年食堂+社区助餐点”模式的社区居家助餐服务圈,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合肥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基本盘”被放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日,家住庐阳经开区连水社区的居民刘玲通过在小区宣传栏上扫“二维码”,就顺利找到了工作。原来,这个“二维码”是社区就业小程序,只要扫一扫,系统就可以把求职者推荐给相匹配的单位,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围绕稳就业、促就业,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创新推进“社区三公里”就业智慧平台建设便是其中一大亮点。
“社区三公里”重点服务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今年上半年,“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已覆盖城区社区370个,覆盖率95%以上。
为了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今年前6个月,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1300多场,服务企业2.67万户次,达成意向近6万人。同时,加强人才技能培训,全市新增技能人才近8万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尤其是今年3月出现新一波疫情后,合肥坚持用精准快速的出击,及时掐断病毒传播链,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6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6.9%。
今后,合肥将继续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生保障工作的第一标准,请群众“阅卷”,让群众“打分”,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加速打造“幸福之城”。
在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社区大食堂,老人正在打饭。
千方百计 破解“急难愁盼”
“从破败拥挤的棚户区搬进舒适宜居的楼房,这真是一个大惊喜,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近日,包河区和瑞华府棚改安置房居民贾云霞高兴地说。
为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改善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合肥市2021年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4030套,基本建成7270套。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合肥坚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以“群众觉得”为出发点,以“群众所指”为攻坚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始终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访民情、听民声、问民需,千方百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2021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路内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这项举措源自一场听取对“十四五”发展意见建议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从建议提出到落到实处,仅用4天时间。建议提出者、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委员朱红英认为,“这是政府将群众需求放在心里的结果”。
不止于此,错时共享停车位、潮汐停车位、智能停车场……合肥以“优化停车资源”为切入点,推出一项又一项管用举措,让停车不再成为“老大难”。
最是“难事”显担当。越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就越不放过;越是事情“难干”,就越要大干。
今年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量推进暖民心行动,努力让群众的日子有盼头、有甜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停车泊位4.64万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停车难题;建成老年助餐服务机构410个,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等;同时,聚焦健康口腔、文明菜市、老有所学、快乐健身、放心家政、“新徽菜·名徽厨”等群众牵肠挂肚的事,于点滴之处着眼,从细微之处着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努力让群众看见变化、得到实惠、感受温暖。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彰显了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回应性的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和“硬核 ”担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鹏对合肥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攻坚克难的举措点赞。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昂首迈步新征程。
合肥市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民呼我应”,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事不避难、难中求成,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金玫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干净、优美的就餐环境。
记者手记→
民生细如沙。它是一个安定的住所,一份谋生的工作,一条好走的乡村小路,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它具体而生动,琐碎又无声,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
民生又大如天。只有重民意、顺民意、真正把民生事儿办到百姓心坎上,民心才安,民心才暖。
回望过去两年,合肥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百姓用笑脸为这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打出了高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社保、从住房到养老……一件件民生实事,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处流露着民生关怀,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顺应合肥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望,一幅改善民生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那些你想要的“小确幸”、我希望的“更便利”、他盼望的“高品质”,相信一定都会在这幅图景中生动展现。
安心家政的老师正在给阿姨们进行烹饪培训。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苏晓琼 赵俊松 黄紫燕 华新红 苏龙鹏 朱震宇
摄影 | 李长龙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张正朋 宋炎骏 郭如琦 苏玲 李亚朝 李予 赵瑞瑞
编发 | 全媒体 编辑 董媛康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动力 ” 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 融媒体工作室
百度地图发现,合肥有个可喜变化!
4580亿!十年一“建”!
“科里科气”的合肥,是个“养成系”!
合肥 | 年中经济观察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