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我们一起寻找这个秋天的“点金”之笔!
金秋十月,美丽多姿七彩合肥,欢度国庆
今天 本报推出国庆“七彩”系列第三篇 “金色合肥” 将镜头对准节日里最亮的那抹金

肥西县花岗镇河丰社区水稻成熟。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制图:黄毅
在众多色彩中
金色是最温暖的色彩
给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印象
金秋时节,行走在合肥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车间还是田间
金色这一醒目色彩不时闪现

(一)
钢轨堪称是列车的“双腿”,任劳任怨地承载着千吨重压。它的状态是否健康直接与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息息相关,你见过给钢轨做“B超”吗?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发明生产的“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已成为一款成熟的钢轨超声波检测设备,在全国各铁路局、各城市轨道运营公司广泛使用。图为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 国内首创的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小车, 就被用来给钢轨定期做“体检”。这种探伤小车采用超声波轮式探头就像体检做B超时的探头,是无损检测。同时,它体型小,能快捷安装,还能实现双轨道同时检测,检测速度达到15公里/小时。关键是它的探测率达到91%,与人工手推设备的探测率不相上下。目前,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 已成功拿下国内铁路检测行业的“三首”, 即首个通过铁路总公司试用评审、 首个通过铁路总公司技术评审、 首个通过铁科院标准计量研究所 计量技术审查产品。
(二)
进工地戴安全帽是常识,你见过具备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功能的安全帽吗?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帽式智能终端”设备,就是这样的“黑科技”产品。

在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帽式智能终端”。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该设备有两个视频摄影头,一个可以观看周边环境全景,另一个可以近景观看佩戴者的作业或施工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户外作业时,当佩戴者的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台监控平台会自动发出警报,监控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和定位系统实时查看周边情况,
为佩戴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在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帽式智能终端”。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该公司还推出了升级版智能安全帽,具备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可实时获取心率、血氧等数据。通过多种AI分析算法,一旦发现作业人员体征异常,立即发出警报。这一智能视频技术,已在智慧应急、安全生产等领域发挥作用, 在国内30多个省市区运用, 产品远销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三)
时下的合肥乡村, 稻菽千重浪,金黄色绵延, 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金秋时节,庐江县大地色彩斑斓,呈现出一派“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丰”景。柳晓华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走进庐江县乐桥镇, 田畴阡陌中处处是繁忙景象, 这里的优质晚籼稻“马坝小粘”喜获丰收。当地村民正加紧收割、晾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根据市场需求最近几年,乐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调整,引进水稻新品种,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优质晚籼稻“马坝小粘“喜获丰收,当地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进行收割、晾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今年,我市应收水稻490万亩, 全市正组织各类农机具15万台套, 投入“三秋”生产, 力争中晚稻机收水平达到99.8 %。
(四)
秋风起,秋蟹黄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丰县岗集镇青峰岭养育了品质绝佳的“谢来了”大闸蟹。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富硒大闸蟹的美味,
还可以享受捞螃蟹的乐趣。

秋风起,秋蟹黄。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丰县岗集镇青峰岭养育了品质绝佳的“谢来了”大闸蟹。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富硒大闸蟹的美味,还可以享受捞螃蟹的乐趣。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乐桥镇的黄金梨也成熟了,这里的梨子,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种植标准生产,中心糖度在14.7度以上,
风味独特,品质极佳。

庐江县乐桥镇的黄金梨成熟了,果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在长丰马郢农耕体验基地,割水稻、掰玉米等各种传统农事体验,令参加乡村研学游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国庆长假以来,每天来此的游客都超过1000余人。

在长丰县马郢农耕体验基地,割水稻、掰玉米等各种传统农事体验,令参加乡村研学游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学林公园内,百日草、波斯菊、秋英等花卉盛开正艳。留下一处处“浓墨重彩”,吸引众多游客漫步园路寻觅秋天踪迹,享受欢乐时光。

新站高新区学林公园西南角的“漫野园”内,百日草、波斯菊、秋英等花卉盛开正艳。张敏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五)
窥一斑而知全豹,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回望来路,
合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以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集聚,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庐阳区三十岗乡以彩色水稻绘成“科里科气”为主题的稻田获丰收。贺孝山 全媒体记者 翁艳 摄
合肥持续实施都市现代农业“1196”工程,特色种养业扶贫“1151”工程,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以创新之“脉”,壮产业之“骨”, 合肥收获累累硕果, 创新向未来, 合肥乘风而起, 勇毅前行!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赵俊松
图片统筹 | 全媒体记者 李予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弘
出品 | “政在进行 ”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姗姗不迟到 ” 融媒体工作室

燃!这一抹抹“中国红”,“刷屏”合肥!
合肥明确:国庆期间,这些地方免费!
特稿 | 合肥「三度」
又是一年“无味”巢湖
今天 本报推出国庆“七彩”系列第三篇 “金色合肥” 将镜头对准节日里最亮的那抹金

肥西县花岗镇河丰社区水稻成熟。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制图:黄毅
在众多色彩中
金色是最温暖的色彩
给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印象
金秋时节,行走在合肥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车间还是田间
金色这一醒目色彩不时闪现

(一)
钢轨堪称是列车的“双腿”,任劳任怨地承载着千吨重压。它的状态是否健康直接与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息息相关,你见过给钢轨做“B超”吗?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发明生产的“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已成为一款成熟的钢轨超声波检测设备,在全国各铁路局、各城市轨道运营公司广泛使用。图为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 国内首创的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小车, 就被用来给钢轨定期做“体检”。这种探伤小车采用超声波轮式探头就像体检做B超时的探头,是无损检测。同时,它体型小,能快捷安装,还能实现双轨道同时检测,检测速度达到15公里/小时。关键是它的探测率达到91%,与人工手推设备的探测率不相上下。目前,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 已成功拿下国内铁路检测行业的“三首”, 即首个通过铁路总公司试用评审、 首个通过铁路总公司技术评审、 首个通过铁科院标准计量研究所 计量技术审查产品。
(二)
进工地戴安全帽是常识,你见过具备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功能的安全帽吗?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帽式智能终端”设备,就是这样的“黑科技”产品。

在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帽式智能终端”。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该设备有两个视频摄影头,一个可以观看周边环境全景,另一个可以近景观看佩戴者的作业或施工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户外作业时,当佩戴者的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台监控平台会自动发出警报,监控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和定位系统实时查看周边情况,
为佩戴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在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帽式智能终端”。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该公司还推出了升级版智能安全帽,具备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可实时获取心率、血氧等数据。通过多种AI分析算法,一旦发现作业人员体征异常,立即发出警报。这一智能视频技术,已在智慧应急、安全生产等领域发挥作用, 在国内30多个省市区运用, 产品远销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三)
时下的合肥乡村, 稻菽千重浪,金黄色绵延, 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金秋时节,庐江县大地色彩斑斓,呈现出一派“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丰”景。柳晓华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走进庐江县乐桥镇, 田畴阡陌中处处是繁忙景象, 这里的优质晚籼稻“马坝小粘”喜获丰收。当地村民正加紧收割、晾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根据市场需求最近几年,乐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调整,引进水稻新品种,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优质晚籼稻“马坝小粘“喜获丰收,当地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进行收割、晾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今年,我市应收水稻490万亩, 全市正组织各类农机具15万台套, 投入“三秋”生产, 力争中晚稻机收水平达到99.8 %。
(四)
秋风起,秋蟹黄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丰县岗集镇青峰岭养育了品质绝佳的“谢来了”大闸蟹。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富硒大闸蟹的美味,
还可以享受捞螃蟹的乐趣。

秋风起,秋蟹黄。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丰县岗集镇青峰岭养育了品质绝佳的“谢来了”大闸蟹。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富硒大闸蟹的美味,还可以享受捞螃蟹的乐趣。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乐桥镇的黄金梨也成熟了,这里的梨子,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种植标准生产,中心糖度在14.7度以上,
风味独特,品质极佳。

庐江县乐桥镇的黄金梨成熟了,果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在长丰马郢农耕体验基地,割水稻、掰玉米等各种传统农事体验,令参加乡村研学游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国庆长假以来,每天来此的游客都超过1000余人。

在长丰县马郢农耕体验基地,割水稻、掰玉米等各种传统农事体验,令参加乡村研学游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学林公园内,百日草、波斯菊、秋英等花卉盛开正艳。留下一处处“浓墨重彩”,吸引众多游客漫步园路寻觅秋天踪迹,享受欢乐时光。

新站高新区学林公园西南角的“漫野园”内,百日草、波斯菊、秋英等花卉盛开正艳。张敏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五)
窥一斑而知全豹,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回望来路,
合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以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集聚,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庐阳区三十岗乡以彩色水稻绘成“科里科气”为主题的稻田获丰收。贺孝山 全媒体记者 翁艳 摄
合肥持续实施都市现代农业“1196”工程,特色种养业扶贫“1151”工程,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以创新之“脉”,壮产业之“骨”, 合肥收获累累硕果, 创新向未来, 合肥乘风而起, 勇毅前行!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赵俊松
图片统筹 | 全媒体记者 李予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弘
出品 | “政在进行 ”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姗姗不迟到 ” 融媒体工作室

燃!这一抹抹“中国红”,“刷屏”合肥!
合肥明确:国庆期间,这些地方免费!
特稿 | 合肥「三度」
又是一年“无味”巢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