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看!种子界的“扛把子”!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合肥

2022-12-25 14:17 来源: 合肥日报
【字体:

  种子界也是有“网红”的!

  农户爱种、独一无二、填补空白等等,这些都是衡量其是否够红的重要指标。

  打造“种业之都”的合肥,自然有着一众属于自己的“网红”产品。

  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合肥种子大观园,看看这些“网红”产品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烟农1212”

  年销量向亿斤挺进

  国内小麦市场,单一品种年销售量尚未有突破1亿斤的。

  达到这个数,那绝对属于小麦界的“扛把子”。

  在合肥,来自丰乐种业的白麦品种“烟农1212”正脱颖而出,向着“C位”进发。

  “这个品种,是我们与烟台农科院联合培育的品种。”合肥市科技特派员、丰乐种业高级农艺师王竟绍介绍。

  这个品种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是高产。“烟农1212”三次刷新国家小麦亩产纪录,最高亩产达927.02公斤。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相比其他品种一亩要多收100多斤,可以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其次是高广适性。2020年、2021年该品种相继通过国家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审定,种植区域涵盖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陕西七个省份。此外,2021年它通过了北方冬麦区的河北省北部审定,2022年通过天津市审定,是中国第一个跨越3个生态区的大品种。

  “此外,它还有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旱、抗早衰等特点。”王竟绍说,在抗旱方面,有权威机构曾对目前主推的190个小麦品种苗期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烟农1212”抗旱性属于“拔尖生”。

  “ 烟农1212”小麦百亩实收测产现场。(来源:丰乐种业)

  品种好不好,农户最有发言权。

  今年,“烟农1212”种子销售量已突破5000万斤,供不应求。“到2024年,‘烟农1212’销量会突破一亿斤,成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单品,对此我们十分有信心。另外,我们计划五年内让其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王竟绍说,“烟农1212”面粉白,出粉率高,做馒头好吃有嚼劲,还适合酿酒,应用领域广泛。

  脆秆稻

  一种两收空间广阔花甲之年的高文长,是庐江县白山镇种粮大户。

  今年,虽然遭遇大旱,可他家的千亩水稻亩产还是达到了600公斤。

  喜获丰收,高文长喜上眉梢。“我种的水稻品种跟大家的不一样,是脆秆水稻,这么恶劣的气候,有这么好的产量,实在是好品种。” 高文长说,这种脆秆水稻浑身都是宝,秸秆可以卖给养殖户当饲料。同样一亩地,他比别人多了一份收入。

  老高家种的水稻全名叫脆秆水稻,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荃银高科培育的新品种,在全国独一无二。

  业内人士介绍,传统水稻,茎秆韧性强,导致不易粉碎,还田后难降解。脆秆水稻是科研人员利用“脆而不倒”的理想脆秆水稻基因,历经十年育成并审定的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这一品种通过改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比例,提高了秸秆脆性,还可以做到脆而不倒。通过严谨科学的设计实施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青贮脆秆饲料饲喂肉羊增重率,比青贮玉米饲料以及普通秸秆分别提高17.1%和21.2%。

  脆秆稻在庐江县环巢湖一级保护区大面积试种成功,实现谷草兼用,一种双收。(来源:微聚庐江)

  “脆秆水稻推行两年来,我们在安徽省域13个试验点示范种植,品种表现优良,其青贮秸秆牛羊动物饲喂实验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可从源头解决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解决动物粗饲料短缺的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荃银高科相关负责人说。

  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科脆粳1号产量达600公斤以上,秸秆能产1吨左右的青贮粗饲料,可满足2.7只羊一年的粗饲料需求,表明它是一个实现农民增收、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美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好品种。

  谷草兼用,一种两收!脆秆水稻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一大批突破性新品种

  叫响“种业之都”金字招牌

  在灿若繁星的合肥种业产品中,“烟农1212”、脆秆水稻仅仅是两颗闪亮的星。

  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合肥种子企业手握一批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好品种。

  在杂交水稻方面,丰乐种业拥有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香四号、嘉优中科6号、嘉优中科13-1等优质品种,占全国销量1.2%,排名第9位。在杂交玉米方面,则有陕科6号、丰乐520、同玉609、同玉808、铁391等,占全国销量1.67%,排名第4位。

  历经20余年发展,江淮园艺累计自主研发并推广西瓜、甜瓜、南瓜、辣椒等新品种300余个。拥有一批全国原创性新品种,如第一个厚薄皮杂交甜瓜、第一个打破基因连锁的绿翠肉类型哈密瓜、第一个在长江以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蜜本类南瓜、第一个成功培育并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的“贝贝”南瓜……

  历时18年,博大牧业联合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出了山羊新品种——皖临白山羊。该品种是全省首个培育出的大家畜新品种,也是全国第四个肉用山羊新品种。

  ……

  博大牧业联合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出的山羊新品种——皖临白山羊。

  如今,这些品种走南闯北,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一粒小种子,蕴含大科技。近年来,我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在肥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开展合作育种与联合攻关,推进育种技术不断提升,培育出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2021年,全市通过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130个,占全省85%。今年,一批企业又有新突破,如荃银高科有63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根据《种业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合肥将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创建安徽省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菌物创新研发中心。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良种联合攻关,选育具有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突破性品种10个以上。

  梦想无垠,创新不止。合肥“名种堂”,必将星光闪耀。

  文字 | 袁媛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重要提醒!假的,假的!

  安徽紧急倡议!

  合肥公布各区家庭医生联系方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