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爬坡越埂的智能果园植保机、日作业面积可达数百亩的智能撒肥喷药多功能机、全天实时监测气象数据的超声波智能交互气象站、能进行“虫脸识别”的物联网智能性诱捕测报仪……11月22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第3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国植保双交会”)在合肥开幕,吸引近1000家企业参展,合肥多家企业的植保新装备、新技术、新成果亮相,“科技范”十足,令人大开眼界。
施肥撒药精准操控
在本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上,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加农业”)带来的两台智能植保装备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撒肥喷药多功能机,主要用于水田、旱田、牧场的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施肥。”多加农业负责人秦广泉告诉记者,这台机器已在肥西、肥东、长丰等多地应用。
“这台机器的轮子只有4厘米宽,在田间作业伤苗少,伤苗率仅为0.28%。每小时作业面积为60~100亩,是传统人力的50倍左右。”秦广泉表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驾驶系统,农机手通过远程操控就能对作业路线、施肥量、喷药量进行精准控制。
多加农业研发的一款长相酷似坦克的智能果园植保机同样引人注目。“果园路面大多崎岖不平,这款植保机设计了履带底盘,能原地转弯,爬坡越埂能力强。”秦广泉说。
“我们公司有30多种智能植保装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秦广泉说,这次来参展也是想进一步拓宽市场,同时向优秀的同行学习。
“虫脸识别”准确率高
在安徽中昆绿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昆科技”)展台前,其副总经理方耀晖忙得不可开交。该公司展出的物联网智能性诱测报仪、智能孢子捕捉仪、超声波智能交互气象站等设备科技感十足,吸引不少客商前来咨询、洽谈合作。
“我们研发的超声波智能交互气象站,从温度到湿度、从风速到风向、从降雨量到光照强度,能一一精准捕捉,全天候、不间断地记录与传输。”方耀晖表示,这台设备就像一位身怀绝技的气象侦探,集多种高精度传感器于一身,能准确监测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气象因素。
“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电脑或APP上观看,一旦气象异常,它还会自动向用户发送气象预警信息。”方耀晖告诉记者,农民通过分析气象数据能够优化灌溉与施肥策略,让作物在最佳环境中茁壮成长。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想要精准统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昆科技研发的物联网智能性诱测报仪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通过性诱剂诱集害虫,能够自动杀虫、自动拍照、识别、上传相关数据,对于国家一类农作物害虫和省级二类农作物害虫的统计准确率可达95%以上。
“物联网智能性诱测报仪架设在田间,在移动端就能及时、全面、智能掌握和查看各地病虫发生动态,可以及时有效制定病虫防治策略。”方耀晖表示,该设备还可以通过更换特定专一的诱芯靶标,实现对害虫的针对性测控防治。
小麦赤霉病有了“克星”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既影响小麦的产量,更破坏小麦的品质。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久易”)研发的“久幺久”系列产品,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我们在2011年启动久幺久丙硫菌唑产品研发项目,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前后历时9年,投资近亿元,历经数千次试验与评价,最终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药产品正式登记证。”安徽久易技术总监王时兵告诉记者,“久幺久”系列产品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等作物众多病害,同时对油菜、花生等众多病害有很好防效表现。“它对环境也很友好,自上市以来,全国累计应用面积达到2亿亩。”
近年来,合肥积极推动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科学化水平。2024年,全市在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草莓等作物上,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24个,示范区面积43.089万亩,辐射带动开展绿色防控面积371.38万亩。示范区增产55.32公斤/亩,其中粮油作物增产40.22公斤/亩,经济作物增产15.1公斤/亩。(卫晓敏 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