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集智聚力谋发展 勇毅前行谱新篇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合肥

2025-01-21 04:02 来源: 合肥日报
【字体:

  ■代表话发展

  省人大代表 丁光辉: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从追赶、突破到创新引领。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显示面板制造的区域之一,安徽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出新,先后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的创新发展,将合肥乃至安徽打造为全国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作为一名来自本行业的代表,建议加强创新政策引领,促进各企业深化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激发产业主体发展活力,将先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为数字生活增色添彩。

  省人大代表 王育才:

  加强产研融合 高水平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产研融合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对推动高水平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作为来自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代表,建议加强科创平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引进高级产业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打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生态;推动平台技术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同投资成立产业基金;建立多元化孵化器,为科研人员和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速成果转化。让高能级科创平台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省人大代表 李全:

  加强城乡南北协调发展 共绘皖韵新篇

  安徽省襟江带淮、地跨南北。皖南地区山水灵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徽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徽派建筑星罗棋布。皖北地区平原广袤,人口众多,是重要的粮食产区,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建议在产业政策上,更大力度支持皖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吸引力。同时,鼓励皖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深加工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在公共服务政策上,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皖南名校、医院与皖北开展合作交流,提升皖北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南北协调发展。

  ■委员话发展

  省政协委员 范进:

  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安徽正加速向科技强省迈进,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5年,我们将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全力服务保障 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同时,推动“科创+产业”同频共振,健全精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区,加快科技成果体系化从“书架”走向“货架”。强化高质量科技企业主体引进培育,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省政协委员 陈林:

  打造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安徽范式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窗口,合肥滨湖科学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功能,全力打造科技攻关战略力量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谋划建设一批前沿交叉技术验证与测试工程服务平台,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强化中试熟化、关键技术协同开发等专业功能,加速打通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融合的关键堵点,构建一流科创生态,为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提供重要支撑,打造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安徽范式。

  省政协委员 韩仁长:

  奋力书写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安徽具有改革创新优良基因,应紧抓机遇,坚定城乡发展“一盘棋”思路,坚持规划引领、以城带乡、产业植入、试点示范和创新机制,“五位一体”激活城乡循环的内生动力。把握好政策引导、资源优化、要素流动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合肥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试验区,应率先探索以县城和新型乡镇为中心的县域经济“主引擎”,城乡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高质量打造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新标杆”。切实推动乡村经济稳步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合肥地区城乡真融合、实融合、深融合。( 代敏 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