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集体经济 “摸得着”的共享红利
合肥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强村富民
连日来,合肥多地村民喜提“年终奖”。这些“年终奖”,是合肥各地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村民们不仅拿到了分红,还享受到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发展红利。
村民变股民,引领群众抱团致富
1月17日下午,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举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分红大会。作为股民的61位村民领到共计4.7万元的分红。
“没想到合作社成立还不到半年,就给我们发了分红。”国光社区种粮大户王庆树开心地说。
去年9月,国光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了国光家门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国光社区党委书记王禹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
“合作社总出资额98万元,每股1000元,共980股。其中村集体经济出资51万元,本地村民本着自愿原则入股,每户最多入10股,共出资47万元。目前共有61名村民入股成为股民。”王禹表示,合作社自成立以来,3个月销售收入90多万元,盈利10万余元。此次分红,合作社将盈利中的4.7万元分红分给61户股民,每股按100元,最高每户分红1000元。
“我们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是想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生态农业种植项目,打造‘国光家门口集市’,对村里的农产品统一销售。”王禹介绍,桥头集镇旅游资源丰富,游客们特别青睐农户种植的农产品,社区把农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商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能够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目前,该合作社在售农产品已达50余种。
连日来,类似国光社区的这种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正在我市各地陆续举行。
庐江县12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召开分红大会,采取现金分红、实物分红等方式开展。
肥西县官亭镇金郢社区聚焦优质水稻、鱼鸭共养、金银花种培加工等特色种养产业,吸引42户村民入股,为村民发放分红27万元……
发的是“股金”,暖的是“民心”。一场场分红大会、一张张幸福笑脸,大家喜算丰收账,共享幸福年。
资源变资产,让更多发展红利惠及群众
“每年就盼着年底分红,自2021年加入沈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我已经连续4年拿到了分红。”每到年底分红的日子,大圩镇沈福村村民沈洁都难掩内心激动之情。
1月21日上午,包河区大圩镇举办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发布暨新春“村晚”活动。2024年,在大圩镇合作社联社的统筹下,全镇15个村抱团发展,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强村”目标,其中迎河、晓星、磨滩、南斗、许贵5个村成为“百万元强村”。本次活动中,大圩镇累计向群众发放分红305万元。
305万元,从哪来?
以磨滩村为例,这里已连续两年将好风景转化成了好“钱”景。磨滩旅游度假区连续两年举办“一次尝遍合肥美食”活动,共接待游客54万人次。依托合作社的乡村振兴项目,磨滩村不仅打造出自己的文旅新名片,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再看黄港、慈云、圩西、迎河四个村。2024年,四村共同投资建设的包河区首个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盘活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闲置建设用地,让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建成后每年可获得50余万元经济收入。
除此之外,磨滩村、新河村瞄准芦笋种植基地项目,晓南村建成全区首个数字化种植工厂,沈福村、东林村实施立体草莓项目,新民村、慈云村积极申报精品示范村项目……在大圩,一个村至少抱住一家企业、瞄准一个项目,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好思路、好方向、好项目,始终离不开人才。”大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圩实施“圩实先锋”工程,不仅为每村安排一名选调生,还实行了新农人培养计划,培育了一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新农人”。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给村民发“年终奖”,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摸得着”的共享红利,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有精神上的满足。
2024年,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决定拿出村集体经济收益的1.02%共57000元,对2024年参加“城居保”并当年缴费的570名村民进行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税务平台打到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为村民们送上了一份“健康大礼包”。
庐江县部分村党组织从村集体收益中提取一定资金,慰问监测户、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奖励现役军人家庭、年度“信用之星”“致富之星”“善治之星”等,将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
看似是简单的分红,实则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深刻意义。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三变”改革村实现全覆盖,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整合资源资金、多元抱团发展,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让群众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和红利。(卫晓敏 汪兴 毕芃 汪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