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走出去 闯出新天地
合肥大力促进民营企业“出海”
近年来,合肥大力促进民营企业“出海”,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12月,合肥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962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进出口总额51.8%。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作为出口主力军,合肥市民营企业的外贸产品覆盖品类广泛,其中机电产业产品不断增量提质,出口成绩亮眼。
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市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2%,占出口总值的80.3%,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春节刚过,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便忙碌起来,生产车间的全自动打磨机器人已准备就绪,作为“出海”第一单即将发往意大利。这款自主研发的高端打磨装备,市场占有率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从林介绍,从2023年起,公司陆续前往德国、俄罗斯、泰国等参加行业展会,充分了解海外市场需求,于2024年9月签订第一个海外项目,产品将在今年2月底发往意大利。
“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去年底成立了外贸部,专门负责对外出口工作。”胡从林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助力更多产品“扬帆远航”。
成立于2007年的天维仪表,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流量仪表生产企业。2013年,该公司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对接上来自叙利亚的首个海外油表供应商。
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天维仪表已成长为智能流量计量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维仪表品牌成功打入国外中高端市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丽丽坦言,扎实的产品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支持是“出海”的底气。
“我们的产品很多用于东南亚基础建设,东南亚目前是公司最主要的海外市场。”吴丽丽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拓展产品线和市场,加快物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争取更多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的机会,致力于打造国际高端智能流量仪表生产基地。
始创于1993年的美亚光电,是一家专注于光电智能识别装备研发制造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它的“出海之路”缘起于2004年向一位印度尼西亚客户销售的2台大米色选机。
这笔订单,开启了美亚光电扬帆出海的征程。此后,该公司开始组建海外业务团队,试水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征战海外市场20余年,美亚光电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如今,美亚光电全球客户数量超6万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十余家,海外展厅数量超50家,色选机、X光检测设备、口腔CBCT等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三样”成出口新名片
作为出口“重头戏”,2024年,合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新三样”出口总值居全省第一位,比重超七成,同比增长31.2%。
其中,电动汽车出口83.2亿元、同比增长3.2倍,出口量超4万辆、同比增长3.2倍。
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驾驶车辆研发,2019年发布了低成本无人驾驶摆渡车,这也是当时国内首款可实现量产的低成本无人驾驶摆渡车。从2023年开始,中科智驰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开始探索“出海”,部分产品出口阿联酋。该公司创始人江如海告诉记者,今年将继续发力国外市场,计划在东南亚寻找合作伙伴。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安徽华信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目标,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接受海外定制化订单。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超介绍,基于超15年的沉淀积累与核心技术攻关能力,2022年华信电动正式进军海外市场,经过充分的国际市场调研,所开发的电动高尔夫球车一经产出就畅销海外,出口包括美国、意大利、新加坡、印度、智利、格鲁吉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我们实际出口额大约5000万元人民币。”张超表示,公司去年底已在越南投资建厂,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全年出口计划1亿元人民币。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国轩高科的锂电池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订单逐年增长。针对海外市场,该公司研发了专属的BMS系统,以更好匹配当地的使用环境。
产品出口,只是国轩高科海外布局的一部分。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不仅要产品走向国际,还要技术走向国际,更要资本走向国际。
早在2021年底,大众中国以受让股权和认购定增的方式,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国轩高科借助大众汽车的国际化业务,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布局,让产品“出海”有了更大底气。
近年来,国轩高科接连在德国、越南、印度、泰国、阿根廷等地落子,打开了欧洲、亚洲以及美洲三大市场。在全球化战略下,该公司持续加大对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投入,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本土化生产和研发。
多措并举促进民企“出海”
近年来,合肥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出海”。
2024年,市商务局印发《“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合肥市行动方案》,通过组团“集中出海”与小分队“分散出海”相结合,指导江淮汽车、蔚来汽车、阳光电源、晶澳太阳能、国轩高科等重点企业抢抓机遇“走出去”,开拓欧美、中亚、南美等海外市场。全市共推动700家企业参加了300余场境内外国际展会,达成意向订单金额共计40亿美元。
“组团出海”的同时,合肥市还深入开展外贸助企帮扶系列主题活动,有效帮助进出口企业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据统计,2024年全市共组织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系列活动超30场、参训企业超2000家次。
“利用安徽一达通等省级外综服平台孵化有意向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发生进出口实绩,累计服务我市企业超1700家。”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加力,各方助力,民营企业“扬帆远航”正当时。
日前,《合肥市“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对此,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五外”联动专班作用,强化为企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势外贸产业集群、壮大我市外贸主体规模。“为稳住欧美等传统市场,我们会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抱团拓展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
“我们将持续深化贸产融合,培育一批重点外贸产业集群,稳定和扩大‘新三样’出口。”谈及下一步规划,市商务局外贸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重点企业包保服务机制,支持外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持续扩大出口规模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知名境内外展会抢订单、拓市场。( 李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