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刚过,敬亭山路名人御苑小区崭新的电梯里,居民沈训宜看着光洁的金属轿厢感慨万千,悬了多年的心总算落地了。
此前,这个拥有3栋楼10个单元的小区,20台“超龄”服役的电梯让居民每日出行如履薄冰。如今,随着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启用,所有电梯完成迭代升级。
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被称为房屋“养老金”和“治病钱”,用于电梯、屋顶、外墙面等小区公共部分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来自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市区拨付使用维修资金达1.48亿元;今年仅前4个月,拨付资金就达1.02亿元,同比增长106.99%。维修资金的精准使用,让市区1536台老旧电梯实现“新生”。
绿色通道提速,老楼房换新电梯
“老电梯三天两头出故障,经常出现骤停、反向爬升,还发生过因钢丝绳磨损断裂急坠的险情,大家上下楼都感觉心里发慌。”沈训宜说。
沈训宜住在名人御苑小区,居民楼都是20层以上的高层。由于电梯使用年限已近20年,问题不断。
电梯老化、故障频发,如何处理?一道马上要做的“必答题”摆在了小区业委会和全体居民的面前。
住户意见不一,缺乏“换梯”经验,小区业委会只能在向市房产局了解政策和具体流程的同时,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做好沟通工作。在得到房产部门可以启用维修资金更换电梯的支持后,小区着手启动电梯更新工作。
“根据《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纳入维修资金紧急使用范围的八种情形中,电梯故障就在其列。”市房产局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依照工作流程,符合紧急情形的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业主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公示期满即可直接申请使用维修资金。
制定电梯更新方案、申报维修资金……完成这些程序后,小区启动电梯招标。
“我们更换的20台电梯,都用上了维修资金。”小区业委会主任姚金斗表示,今年春节前后,电梯全部更新完毕,居民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了。
创新表决方式,从纸上转向“指尖”
根据规定,以往维修资金使用需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现在降低了表决门槛,只需要“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其中过半数同意”。
这一规定意味着决策难度大为降低,利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外墙维修等高频需求。然而,申报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最困难的是找其他“邻居”签字同意,耗时费力不说,有些业主不在本地,还无法签字,导致维修资金“使用难”。
森海豪庭小区是一个“房龄”近20年的小区,电梯问题突出,业主要求换电梯的呼声很高。“更换电梯的时间、品牌等,都要征求全体居民的意见,只有绝大多数都满意了,我们才能走下一步的程序。”森海豪庭小区物管委主任李光润说。
小区17栋一楼入口处,电梯更新维修资金使用方案、电梯安全评估报告以及业主表决情况公告张贴在墙上,33户业主中的29户,在“表决方式”这一栏,用的是电子投票表决。
“即便业主常年在外地,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表决。”李光润表示,17号楼的大多数业主都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再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打印厚厚的材料,一户一户地上门找业主签字,省心省力。
市房产局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创新表决方式,降低表决门槛,利用人脸识别、实人认证等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共享,开发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平台。业主在支付宝“合肥住房”小程序上即可进行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提高了维修资金使用表决效率。
升级服务模式,民生温度暖万家
从数据来看,合肥市的维修资金使用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23年市区年度拨付使用量首次突破亿元,达1.02亿元;2024年,这个数字升至1.48亿元;今年截至4月底,拨付金额已超过1亿元。
这些资金中,将近八成用在了电梯的维修更新改造上。2024年至今年4月,市区1536台电梯已经在维修资金的支持下完成“焕新”。
电梯改造不是“新鲜事”,但要办成这件民生实事殊为不易。如何让这些房屋“养老金”看得见又用得好?
依法调整维修资金使用表决规则,降低表决门槛;开发线上表决平台,让业主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线上表决……在这些有效的“招数”之外,市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还将业务办结时限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目前,合肥的维修资金使用项目已拓展至屋顶、外墙、电梯、消防设施、单元门及门禁系统、安全监控设施、小区道路、路灯等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想知道自家小区维修花了多少钱?市民在手机上就能“查账”。维修资金使用后,业主不仅能收到提醒短信,还可以在维修资金使用全流程材料线上公示小程序上查看维修预算、施工合同、竣工验收报告、审价报告等。
不仅如此,业主还可通过“合肥住房”APP、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本人维修资金交存、使用、增值收益和账户余额等信息。
“通过‘线上晒、码上看’,我们让业主扫码即可见证电梯‘新生’的每个环节。”市房产局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全力让每一分维修资金都流淌着民生暖意,给市民带去安心与温暖。(苏晓琼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