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为什么江岸越来越多独立小店?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合作协商

2023-06-20 00:00 来源: 武汉商务
【字体:

  比起传统商业中心的店,生长在社区或街区的独立小店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当你为了某家店踏入一个僻静的社区的时候,就会发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独立小店」分流。 当独立小店到了一定的数量,「人气街区」诞生了,例如郝梦龄路、高雄路、一元路等,各式各样的店铺组成一条适合 CityWalk 的街区,既有本土文化气息,又有个性新潮的态度。首先要表明的是,小店不是指规模小的店,而是能贯彻店长个人意志的店。「它们深入社区、深入生活,是某种价值观或生活方式的极致化呈现,也是社会最微观、最具活力的经济个体,就像社会中的神经末梢,对经济环境的冷暖有着敏锐感知。」

  独立小店在这座城市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你是否也留意过,你喜欢的小店是何时出现的?

  原来提起叼角小店,脑海中浮现的大多属于过早与烧烤这类接地气的美食,如今年轻、干净、专业的独立小店涌现。正如沈阳路上卖面窝的过早店对面是一家小而美的咖啡馆,买完菜带杯咖啡,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小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上个月解放公园对面出现的一家独立咖啡馆「单行本」,令住在附近的朋友十分惊喜,「填补了最美梧桐树下的咖啡空白。」

  一家社区店,很有可能影响和改变着街区的生活面貌。更有意思的是,每个独立小店都有着强烈的个性,就算售卖的是同款类型的产品,你也能在不同的店收获不同的感受。

  例如这家「单行本」,不定期发行单行本(一次只卖一本书),并以其内容为灵感,做一款相应的特调。

  小店内的东西,展现的是店主的个性,和一点点通过时间积累起来的私人空间感。「网红店内的装饰都是为了讨好顾客的主流审美而存在,而真正以店主为中心去经营的店铺才能从大众审美中跳脱出来。」在沈阳路「跳星星书店」的原址之上,主理人 Amily 最近开了一家咖啡馆叫「小鸟之地」,营业时间为早上 7 点半到 10 点半,填补了这一街区上咖啡营业时间的空白。很好奇这个时间段的顾客是哪些人, Amily 说有晨跑者、买菜的人(门口就是沈阳路菜市场)和早上送孩子上学的人(旁边是沈阳路幼儿园)。 Amily 是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不要什么的人,从书店到咖啡店,不讨好、不媚俗,主理人的性格映射到店上,从装修风格到菜单到产品,都是个性化的具象表达。

  从「跳星星书店」到「小鸟之地」 逛一家店,有时候逛的是共鸣与认同感。独立小店,提供的不止是产品,还有情绪价值。社区店有一种能抚慰人心的温暖感,是一种舒适社交的氛围,像极了儿时邻里之间的互动,充满了人情味,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对传统理想生活的承袭。

  独立小店之间也有互相吸引力。一个社区或者一个街区,出现第一家独特的小店后,往往会吸引来第二家、第三家。小店独善其身很难长久,形成街区文化会是一种出路。郝梦龄路上转角咖啡「 Theherecoffee 」、大连路上的「一颗虫牙」,还有临街的「周一野」,将二中附近的气质从过早、麻辣烫、炸鸡排整体过渡到了文艺风。当然很久之前「生活美学社」、「或冬或夏」、「春田小米」等店就已经打下了基础,但近两年独立小店成群结队地冒出来,新旧更迭,越发多元与错层,不断加入的新的独立小店,从咖啡餐饮到最新的贩卖家居与灵感的实验室「 MaisonLabs 」,将这一片的气质打磨得更为清晰。

  街巷中生长出来的小店是城市自我更新的一部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区店的兴起是供需关系达到平衡后,被再次促进的结果和未来。」凡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街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包括许多业态互补、极具风格的独立店铺,不是那些标准化扑克脸的连锁店,而是扎根当地,执行个人意志与品味的独立小店。这些自由生长的小店也在为街区聚拢人气和消费力。

  不得不提到的街区还有台北路,在台北路一带有至少 30 家咖啡店。从武汉最早的一批咖啡店,到如今各种风格的店百花齐放,这里成为武汉咖啡市场的极佳观测点。众多「小而美」的独立精品咖啡店,在消费升级浪潮中逐步被消费者认可,而咖啡店也成为主理人(曾经的老板现在被称呼为主理人)自身风格的延伸。

  日咖夜酒、轻食日料、书籍甜品,每次去台北路和高雄路,都会感叹:怎么总有这么多人不上班。小店林立的一条街,居民与顾客与店和谐共处,方寸空间里,放松且安全,每个人都在享受生活。近几年「新城」、「大型商业体」涌现的同时,我们也更注意「旧城改造」、「老城记忆」这类命题,小店反而吸引着人群走进这座城市的细节里。如何认识一座城市,靠高楼大厦是难以描摹出来个性的,地标建筑是宏大的标签,而老街老巷里才有这座城市的情绪。

  独立小店的出现,除了与经济环境与城市文化休戚相关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店主本身的个性与能力。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说:「很多店主都更喜欢建设,而不是经营,我认识的一些咖啡民宿店主最后都成了江湖野生设计师和包工头」。「独立」听上去就充满了自由与灵魂,吸引无数年轻人去尝试,只不过真正沉淀下来的,是极少数,这也让存活下来的独立小店显得更为可贵。

  尤其可贵的是,独立小店的存在,也在催生着本土创意和文化。比起渐趋一致的风景,出现于街头巷尾的独立小店反而能牵连起人与人的交流,保有文化的力量。一家独立小店或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能让我们朝理想中的城市生活再靠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