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商务部公示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388个品牌上榜。
其中,湖南有12个。分别是梦洁家纺、童年记、蜜蜂哥哥、金井牌4个长沙品牌,以及十三村、长乐街、湘益、德山牌、叶氏、达字牌、古汉、芙蓉。
中华老字号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洗礼和沉淀,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前老字号品牌日益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国潮”情感给老字号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长沙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孕育了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老字号。此前,长沙共有“老字号”90个,包括,“中华老字号”16家,数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湖南老字号”5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长沙老字号”22个。“老字号”涵盖食品、餐饮、医药、家居、湘绣等十余个行业。全市构建起国家、省级、市级三级梯队培育模式。
平均“年龄”138岁,老字号有什么魔力
本次拟认定的388个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达到138岁,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当中既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店”,又有一些相对年轻、发展势头良好的品牌。
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和前两批相比,本次上榜的中华老字号更重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拥有非遗项目和可移动文物的占比分别提升至46%和22%。
从发展规模看,388个品牌2022年实现营业额超过5200亿元,平均值较前两批进一步提升。其中,八成以上开展了连锁经营,超过97%拓展了线上渠道。
另外,本次遴选更加聚焦服务百姓日常生活,入选品牌中既有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有工艺美术等体现中华文明鲜明特色的领域,还有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商品服务。例如,湖南入选品牌中,就包含了叶氏土家织锦这样的非遗工坊。
凭借极具特色的文化、代代相传的口碑和精湛独特的工艺,多数中华老字号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根据商务部数据,即便在受新冠疫情影响期间,仍有70%以上的企业保持盈利。
新消费潮流瞬息万变,光靠“吃老本”,老字号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前,前不久,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对2006年和2011年先后认定的两批中华老字号进行了复核,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内予以整改。
被摘牌的“老字号”们,或因品牌企业分家、地址动迁、牵涉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或受市场竞争影响,导致营收和利润下滑。
(火宫殿相关负责人进入美团“爆团团”直播间直播。)
拒绝“啃老”,湖湘老字号“奔年轻”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
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
近年来,湖南积极采取措施,激活老字号资源。去年年底,我省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字号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使老字号成为我省经济领域的新亮点、金名片。
部分湖湘老字号主动探索经营新思路,积极拥抱新国潮,涌现出一批老字号振兴、品牌跨界的典型案例。
比如本次入选的老字号梦洁家纺,在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持续升级,贴近年轻群体。
“门店销售情况最好的就是以国潮为主题的相关产品,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在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梦洁家纺门店,工作人员告诉侃财君,目前在售的多款国潮主题产品销量节节攀升。比如梦洁与各大博物馆合作推出的新中式系列,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8000万元,是公司毛利最高的产品线。
数字时代,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是老字号必争之地。火宫殿加快布局线上平台,实现传统渠道和线上渠道“双主场、齐发力”。一方面,火宫殿举办节假日庙会、火宫殿早茶游园会、火宫殿烟火夜市等文化活动,开展线下促销;另一方面,通过入驻大众点评、美团等线上平台,以平台流量带动消费增长。今年五一假期,火宫殿参与了美团龙虾节,推出的口味虾套餐日营业额环比增长300%。
年龄在增长,产品和服务却在“逆生长”,一些湖湘老字号越来越懂年轻人。比如九芝堂抓住药食同源“养生热”,在坡子街开了一家餐饮门店,推出草本茶。店里有四物当归蛋、红糖生姜牛乳、九芝茶等近30款饮品。一位女性消费者表示,“中药茶饮没有太多的‘科技’与‘狠活’,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胃。”
除了养生茶,门店还积极创新营销方式,比如请来中医化身《甄嬛传》中的温太医坐诊,为顾客免费把脉。种种年轻化、时尚化的经营模式,让九芝堂迅速出圈。
(九芝堂茶饮门店菜单。)
眼下,鼓励支持更多企业成为老字号,对于培育国货“潮品”,激发内需市场活力以及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老字号,续写“不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