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商务领域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选学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合作协商

2024-12-05 00:00 来源: 武汉商务
【字体:

  202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 11 个宪法宣传日,宣传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商务领域有哪些重要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商务部门职责,小浪花收集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使用。

  1

  拍卖法

  《拍卖法》是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共 6 章 68 条,包括总则、拍卖标的、拍卖当事人、拍卖程序、法律责任、附则六个章节。根据《拍卖法》,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主要包括拍卖标的、拍卖当事人、拍卖程序三大要素。拍卖标的是指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拍卖当事人,具体包括拍卖人、委托人、竞买人、买受人。拍卖程序主要包括拍卖委托、拍卖公告与展示、拍卖的实施、佣金四个环节。《拍卖法》规定,企业从事拍卖业务,需获得行政许可。

  扫描二维码获取法条链接

  2

  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法》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共 11 章 69 条,具体为总则、对外贸易经营者、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对外贸易促进、法律责任、附则等 11 章。最近一次修订是 2022 年,主要变化为删去关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规定。对于申请进出口环节许可证、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书、配额、国营贸易资格等相关证件和资格的市场主体,有关部门不再要求其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材料。

  扫描二维码获取法条链接

  3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共 6 章 53 条。具体章节为:总则、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与劳务人员、与对外劳务合作有关的合同、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工作的经营性活动。为了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违法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扫描二维码获取法条链接

  4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共分 5 章 34 条。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至少拥有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要求,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 15 日内,依照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扫描二维码获取法条链接

  5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共分 5 章 52 条。具体包括总则、技术进口管理、技术出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技术进出口,是指从我国境外向境内,或从境内向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技术进出口分为自由、限制和禁止三类。属于禁止进出口的技术,不得进口和出口。属于限制进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未经许可,不得进出口。属于自由进口的技术,实行合同登记管理。

  扫描二维码获取法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