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0 日,武汉花山港码头汽笛长鸣,随着贴有“武汉花山港国际近洋直航第一箱”标识的集装箱被精准吊装上船,花山港正式迈入国际化运营新阶段,首批集装箱将搭乘汉亚直航船从花山港直达日本门司港。武汉市口岸办、武昌海关、武汉海事局、汉口边检站等部门代表,东湖高新区自贸改革创新局、建设局、武港集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富士康科技集团等重点客户代表约 50 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战略支点再升级
构建开放新通道
花山港作为武汉港航体系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处东湖高新区核心区域,是长江以南唯一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年吞吐能力达 35 万标箱,拥有深水岸线和智能化作业系统,具备“水铁公”多式联运先天优势。此次近洋直航航线的开通,不仅是港口功能升级的关键一步,更是武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实践。
“ 花山港将以高效物流网络和智慧港口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辐射中部、连接全球的现代化枢纽港。”花山港负责人金涛在致辞中表示,航线启航后,港口将持续完善多式联运网络,助力武汉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加速转变。
企业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 一带一路”市场加速拓展
国际直航“零中转”运输模式大幅压缩了企业物流时间与成本。富士康科技集团海运部负责人坦言:“花山港的区位优势和专业服务,让我们的物流成本降低了约 20% 。此次合作将助力我们进一步拓展东南亚、东北亚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据测算,依托花山港的多式联运能力,武汉及周边企业的国际物流综合成本可降低 15% ~ 20% ,时效提升 30% 以上。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高新区已出台专项政策,对提升口岸开放能级给予资金支持,并将通过“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智慧口岸建设”等举措,服务更多企业通过花山港“扬帆出海”。数据显示, 2024 年东湖高新区外贸进出口额突破 2000 亿元,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对国际物流需求旺盛,花山港的国际化运营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
内陆开放新标杆
助力武汉打造“黄金节点”
作为武汉建设“一带一路”内陆地区新节点和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开放新门户的重要载体,花山港此次航线开通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整合水港、陆港、空港资源,花山港将进一步强化与中欧班列、天河-花湖航空客货“双枢纽”的联动,形成“铁水公空”立体化物流网络。
“ 武汉港花山港区临时开放,是纵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举措,花山港此次成功首航,将加快把武汉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花山港就近出海通道,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将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融入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