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连香江。多年来,长沙以开放姿态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为桥梁走向世界。如今, 长沙是港资港企投资兴业的热土,香港是湘企湘品出海的通道,湘港人文科技加入交融。双方合作持续提速,共绘共赢新篇。
掘金
港资港企纷至沓来
香港是长沙的“老朋友”,1984年,首家港商投资项目长宏乙炔有限公司落户长沙,开启了两地交流合作。1997 年香港回归后,港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长沙涌现。
五一广场,95层、452米高的长沙国金中心俯瞰群楼。这座由香港九龙仓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南第一高楼”成为城市新地标。
华润集团在长沙投资11个业务单元,涉及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大消费、产业金融五大领域,累计总资产达440.5亿元。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总部。浏阳经开区供图
2006年,蓝思科技在浏阳建设首个生产基地。多年来,企业深耕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已在长沙拥有4个产业园。2025年一季度,其总营收170.63亿元,净利润4.29亿元。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是长沙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3家,同比增长8.3%,其中港资企业94家,占比超四成。同期,香港在长沙投资金额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的68.7%。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让港资港企纷至沓来。目前, 长沙港资企业659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数量的46%,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现代物流、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
2025湖南—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即将举办。长沙在借助省级重点活动,积极推介长沙的同时,在香港、深圳等地开展一系列专题招商推介及拜访交流活动,牵手新老朋友,共谋发展。
出海
湘企借道香港 “乘风破浪”
香港还是湘企走向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2009年10月,澳优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
当时澳优刚起步,选择去香港上市另辟蹊径,短短6个月便成功。有了资金支持,澳优实现快速发展。现在澳优在全球有11家工厂、“1+6+N”全球研发体系,产品卖到60多个国家,海外员工占比超20%。
2024年5月17日,泓盈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随后,中联重科、远大住工、泓盈集团等长沙企业也成功登陆港交所。
据悉, 2025“港洽周”将举办湖南-香港投融资对接会、拟赴境外上市公司与港交所对接会等活动。长沙将发布超40个投融资项目,为港资入长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香港还是长沙第一大出口地区。”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包括手机及其配件、黄金首饰、电子元件等长沙产品源源不断地出口香港市场。据星沙海关统计,近5年,长沙对香港进出口额累计达1086.1亿元。
合作
从“湘港牵手”到“深度融合”
除经贸外, 长沙与香港在文旅、科技等领域也实现深度融合。
文旅方面,长沙成为港人北上“新宠”。2025年一季度,长沙接待港澳游客4.84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总量的31.9%,同比增长201.57%。“五一”假期,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抵湘旅客同比增长九成,高铁成为两地文旅融合的“加速器”。
科技领域,长港合作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粤港澳科创产业园挂牌后,承接从粤港澳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入的科技和产业合作项目已经累计超过50个。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中心促成产学研合作57 项,推动3D打印、生物医药等技术转化。
“长港合作正从经贸往来迈向全方位融合。”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长沙快速发展的需要,香港将日益成为长沙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外经、外贸合作伙伴,长港合作未来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