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同向行动同向发力 携手推动南昌宜春高质量发展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南昌

2024-03-29 09:03 来源: 南昌日报社
【字体: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市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宜春市是我省区域中心城市、重要工业基地。两市同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南昌都市圈成员。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会引领战略和“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协调发展部署,加快做优做强南昌都市圈,进一步推动两市战略合作,3月28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宜春市人民政府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

  根据签约协议,南昌市、宜春市将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聚焦重点、持续发力,推动两市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经验互鉴,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在加快南昌都市圈建设、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合力打造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次签约,南昌、宜春两市将进入战略叠加、优势共享的新阶段,双方将建立领导会晤交流机制,加强互访、协商座谈,协调解决合作重大问题;建立部门交流合作机制,强化交流对接,推动具体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此外,两市还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合作项目洽谈。

  在产业协同方面,两市将立足产业优势特色,深化产供销、技术等方面合作,共同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合力打造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南昌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春袁州区、丰城市、奉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锂电池材料、零部件开展合作交流,加快共同优势产业聚链成群。

  加强关键技术难题联合研发攻关

  南昌、宜春两市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充分发挥南昌省会城市高校资源聚集优势,推动两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围绕VR、中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针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研发攻关,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万载花炮产业与南昌VR知名企业技术合作,提高万载花炮美誉度。

  此外,两市将推动科技服务机构跨区域合作,推动科技专家资源和数据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携手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在文化旅游品牌宣传、非遗传承、展览推介等方面,南昌、宜春两市将以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为契机,围绕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樟树市阁皂山景区、奉新县百丈山风景名胜区、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三爪仑景区、丰城唯美养生谷、万载古城景区、宜丰县洞山风景名胜区等优质景点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文旅互推互介,做强区域旅游品牌效应。

  同时,两市将依托生态旅游资源,推动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的客源互送。鼓励两市文化旅游景区推出相互免费开放或优惠票价等惠民措施,推动更多优质景点景区纳入南昌文旅一卡通、宜春文旅一卡通范畴;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小平小道陈列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袁州会议旧址、万载县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列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

  此外,南昌、宜春两市将持续深化绿色生态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交流互鉴,统筹推进赣江、锦江沿线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重点河流跨市相邻县区建立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强化教育体育交流,促进会展商贸合作

  在教育方面,两市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开展课程合作开发、教师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努力实现教学互补。鼓励两市中小学校强化交流互动,互派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此外,两市将围绕农耕健身、马拉松、龙舟、赛艇、高山滑雪等特色运动项目,开展体育赛事交流;联合举办文体赛事,共同打造区域知名文体赛事品牌。

  南昌、宜春两市还将依托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樟树药交会、中国锂电大会等会展平台,深化两地在商务领域和会展博览相关产业方面交流互动。支持鼓励两地优质商贸会展企业和项目加强交流、共享资源、开展互利合作,推动两地会展业发展。

  推进医保服务同城化,开展社会治理联防联控

  两地将持续优化城际公交线路,强化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南昌至南丰高速公路和三清山大道南延至丰厚一级公路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两地居民往来便捷性。进一步推动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积极推进两市医保服务同城化,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探索异地就医DIP/DRG支付管理及基金监管互通共享;研究推动公积金互认互贷范围扩大,推动实现两地市域范围内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为切实加强两地跨区域警务协作,南昌、宜春两市将依托公安网络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加快两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同时,建立两地社会信用体系工作联络机制,探索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围绕便民利企应用场景,加大信用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