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积极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南昌

2025-02-18 09:00 来源: 南昌日报社
【字体: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的目标定位,坚持制造业立市,认真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市“8810”行动计划,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抓手,加快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提升效率效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联万物,数智赋能。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拥抱数字化时代,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制胜未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现代针纺产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产业数智化转型迈入“快车道”。

  在南昌良良实业智慧化生产车间,自动裁床、自动拉布、自动松布等数智化技术让人目不暇接。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开始,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我们通过‘数智化’改造逐步引入了自动化设备,构建起智慧生产系统。相比以前传统的设备,生产效率提高35%到40%,车缝车间合格率提高至97%。”南昌良良实业有限公司制造总监龙会春介绍。

  和南昌良良实业有限公司一样,江西豪驰实业有限公司也将智能制造作为转型的重要举措,并打造了全省首个针纺服装产业5G智慧工厂。在企业车间里,各种数字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一块块裁布通过自动传送带精准运送到各个工位,60秒做出一件成衣,日产量从以前的5万件提升到15万件。

  现代针纺产业数字化改造是我市产业发展的缩影。去年以来,我市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以及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大力推动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成功引入了信通院江西分院、工联院江西分院等国家级平台,并培育了金创科技、江西用友等优秀工业软件企业。同时,依托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江西国泰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上下游企业发展。中国电信(江西)工业互联网应用超市建成并投入运营,赋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市已建成江铃新能源、华兴针织、华勤等20个“5G+智慧工厂”,江铃股份、南昌海立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欣旺达、华勤电子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24年,全年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25815家,新增深度上云企业734家,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总数共79002家。

  走进江西亿晟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飞转、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当前,公司全力抢抓市场机遇,正紧锣密鼓地生产一批110KVA级电力变压器订单。“我们生产的变压器具有电气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性能指标优越、结构简化、外形美观等诸多优势,产品技术性能和经济实用性在行业内有口皆碑。”江西亿晟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正平说,正是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去年公司订单量一路飙升,全年产值超2亿元。

  订单量持续上扬的背后是该公司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使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我们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蔡正平表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公司每年拿出营业收入4%以上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工艺流程、装备个性化、可控性等方面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去年以来,我市聚焦科技企业培育,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48家,同比增长7.2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1854家,同比增长7.85%;科技领军企业(含入库)和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累计总数为260家(次),占全省的24.76%。同时,持续落实科技奖补政策,给予307家研发经费投入超200万元的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后补助资金1.07亿元,支持9家电子信息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5926.43万元,拨付高企奖励资金1.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