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在北大图书馆合照
01 开学典礼
11月6日,北大图书馆
梧桐新黄,清秋有信。北京大学最美好的季节里,我和50名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小伙伴们相聚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开启一场红绿结合的文化之旅、一次山清水秀的生态之行。在历经岁月洗礼仍静谧优美、意境深远的北大校园,期待文化的碰撞、学科的交织、思想的洗礼,我已整理行装、蓄势待发。
北京大学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专题培训班开学典礼
02 触摸北京城,探秘北大园
11月8日,国家博物馆
作为现场教学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中国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宏伟的建筑和绚烂的藏品留存着民族集体记忆、传承着国家文化基因、促进着文明交流互鉴。我在《复兴之路》展览中追寻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的光辉历程,震撼之余,有种民族精神已暗自发芽。
培训班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
11月11日,北大校园
短短几天,在北大校园骑车、漫步已成为我们环保人最浪漫的事。今天,李延国老师讲带领我们用脚步丈量北大的历史和文化。庄严典雅的西校门,诗情画意的未名湖,设计精良的博雅塔,气势恢宏的图书馆,百年风雅的燕南园……每一个角度都令人驻足,每一缕秋风都令人沉醉,这就是自由民主的味道呀!
李延国主任带领同学游览北大校园
03 绿色首钢路,红色香山行
11月10日,首钢园
走进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大跳台闻名的“首钢园”,你想象不到这座充斥着工业朋克风的现代园区竟是昔日的钢铁生产区。通过团队打卡照、绿色健步行的活动,我深切感受到这不仅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缩影,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范例,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培训班赴首钢园开展绿色健步行活动
11月16日,
香山革命纪念馆
今天,我们在香山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支部主题党日,詹炜同学的入党誓词尚在心中涤荡,闫成义同学的香山故事也意犹未尽。从1949年毛主席带领党中央进京赶考,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答好新时代答卷,70多年来,“赶考”始终作为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培训班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支部主题党日
培训班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
培训班赴北京通州副中心参观
04 立足两山论,着眼领导力
11月8日,钱易《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远远望见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的老人走进教室,步伐坚定、声音洪亮,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易院士,何等荣幸能够在北大的课堂聆听钱先生的授课呀!钱先生教导我们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要关心自己,但是更要关心全人类。同时每个人都要做到着眼当前、思虑未来。”这是钱先生用60余载躬耕得出的深刻领悟,也是值得我们生态环境人学习、传承的一份坚定信仰。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与“环保”,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而又灼灼其华。
钱易老师和同学合影留念
11月9日,周旺生《领导干部综合素养和法治思维提升》
儒雅风趣是周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他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他用古今中外相比较、理论实践相渗透的授课方法,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更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个小时的授课竟悄然过去。
周旺生老师讲授《领导干部综合素养和法治思维提升》
11月13日,贾峰《环境社会风险(邻避)化解》
竟不知贾老师为了给我们上课,骑行了近30公里。面对邻避效应这个生态环境领域最敏感、最棘手的问题,贾老师用最生动的案例、最精彩的互动,将其化解于无形。如何讲好生态环境故事,从贾老师身上有种新的体会和思考。
贾峰老师讲授《环境社会风险(邻避)化解》
05 结业典礼
11月17日,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
两周的学习竟不知不觉接近尾声,北大的一草一木变得熟悉,同学的一颦一笑更觉默契。手捧政管院李延国主任和班长盛玉芳颁发的结业证书,我们感觉有种结束的欣慰,还有种启航的欣喜。看着身边获得“最佳低碳奖”“最美发现奖”“最具人气奖”的小伙伴们,来自五湖四海,深耕不同领域,却都笑得如此开心。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班主任、友爱的同学们,14天的时光转瞬即逝,期满不说再见,期待再次相见。
人生海海,幸遇有你。
北京大学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培训班结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