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里,动植物宛如灵动的精灵,展示着它们独特的生存姿态。2025年4月19日,这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多样性研学活动。由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汉区分局精心组织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小生态调查员在行动”活动,吸引了10余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他们一同开启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奇妙旅程。
解锁自然奇妙之旅
活动开始,湖北大学的蔡伟博士化身“植物小百科”,带领大家走进公园的植物世界。“小朋友们,看这些植物,它们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类,大家知道怎么区分吗?”蔡伟博士亲切地提问。他耐心解释道,那些有着粗壮枝干、在公园里“占据”较大空间的是乔木,它们像森林中的巨人,撑起一片天空;枝干细细的、对空间要求没那么高的是灌木,它们小巧玲珑,点缀在各个角落;而草本植物则更加“低调”,对空间要求更低,默默为大地铺上绿毯。蔡伟博士还着重强调,这些植物可不只是好看,它们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为鸟儿和昆虫提供食物与温暖的家。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植物、昆虫和鸟类相互依存,共同编织出复杂又稳定的生态链,而这条生态链越稳固,我们的生活也会越美好。
解锁自然奇妙之旅
在经过“茹冰”景点后,“生物多样性调查小队”停在了长满植物的假山前,假山底部连接着水池,水池中长有许多水生植物。“这座假山为各种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的环境。”蔡伟指着假山顶端说,顶部是喜阳的植物,假山中间的遮阴处则是喜阴植物,“水池中有各种水生植物,包括浮在水面的浮水植物,和埋在水里的沉水植物。”
当小朋友们沉浸在植物的奇妙世界后,叶明老师像一位神秘宝藏的开启者,为每一位“小调查员”递上了望远镜。他微笑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道:“要找鸟先问它吃什么。咱们公园里的树林、水池、花草,可都是鸟儿们的美食天堂呢。大家来比比看,谁能发现更多种类的鸟儿。”
“老师,我看到了山斑鸠、珠颈斑鸠、绿头鸭和鹊鸲!”水厂路小学五年级的肖芷夏兴奋得小脸通红,迫不及待地向叶明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叶明老师笑着解释道:“在大自然里呀,多半是雄鸟长得更漂亮,就像一个个帅气的模特,它们得靠这美丽的羽毛吸引雌鸟来一起繁殖后代呢。” 于是,在这半小时的观察时光里,孩子们仿佛化身为大自然的小小侦察兵,望远镜后的眼睛专注而明亮,他们观察到了至少10种鸟类,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伴随着一阵惊喜的轻呼。
解锁自然奇妙之旅
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汉区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6月起,分局委托湖北大学对江汉区包括中山公园在内的12个公园湿地进行调查,目前已鉴定出植物494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鸟类61种,昆虫249种,还对两栖动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进行了调查。值得一提的是,江汉区可是武汉市首个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行政区呢!这就好比是在为城市的生物世界绘制一幅精准的地图,摸清区域生物本底,为后续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研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自然探索之旅。他们亲眼目睹了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亲手触摸了大自然的脉搏,环保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而对于江汉区来说,作为武汉市首个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行政区,这只是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的第一步。未来,江汉区将继续努力,也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队伍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