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大型社区”党组织成立20年!“温度报告”见证党建之路
“人民的花园人民建,人民的花园人民护,人民的花园人民爱。”日前,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社区发布《2021年温度常青服务报告》和全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结项情况,不仅号召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建设的行列,更是展现常青花园“想民所想,及民所及”的服务初心。

俯瞰常青花园中心公园
01 一切为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据了解,2021年来,常青花园社管办联合社区党员、志愿者们访民情、抓落实、强组织、办实事,根据居民需求整理出40余项服务清单,各级党组织积极认领服务项目,经过一年努力,交出了让居民群众满意的“美好答卷”。
“有了党群活动驿站,我出门就能交朋友,在社区里学做丝网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第二社区72岁的袁希玲早前就曾向社区提过增加活动中心的需求,如今已然是“心想事成”。

常青花园第一社区手工diy活动
“我一直觉得孩子一个人在家会觉得孤单,今年小区门口新修了个小游园,我天天带孩子去玩,我也能在旁边休闲椅上坐着休息一下。”第一社区的徐姗如今最喜欢的事就是带孩子出门遛弯。

常青花园为居民打造的儿童休憩区
“再也不用站着吃早饭了,贴心。”常青花园五小区南门7家早餐店门口,7张“树池椅”依次排列,张先生竖起大拇指表示,这才是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解决问题。

城管队员为解居民过早难题,安装“树池椅”
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党员常青志愿服务基地、打造6个小区党群活动驿站、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架、在早餐区加装树穴座椅……40余项民生实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百年党史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从思想到行动,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常青花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党建为基,用人性化温暖,做居民的贴心人。
“除了社区各级党组织,常青花园2931名下沉党员和1.53万余名志愿者也都陆续开展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命题,社区服务居民,居民共治共享,才能真正建设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园”。

社区党员上门为居民检查各处安全
02 “睦邻工作法”打造新“熟人社区”
2021年,在迈入“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党”为根,从“邻”开始,以“治”为核,以“融”为要,立足社区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造以“邻里亲、邻里管、邻里帮、邻里睦”为主要内容的“睦邻党建”特色品牌。架设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互联互通“连心桥”,推动“生人”变“熟人”、“陌邻”变“睦邻”,让邻里之间从“陌生人社区”变成具有人情味的“熟人社区”,让社区的每一个主体都成为社区的主人。

常青花园第三社区神奇花园
“祝您生日快乐。”1月25日,农历小年,常青花园第一社区的居民党员志愿者,带着蛋糕给76岁的李柏生和71岁的黄春香一起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这是第一社区“福邻睦友”志愿服务队举行的暖心活动,为辖区老人过集体生日。
“福邻睦友”,顾名思义,造福邻里、和睦交友,从队名开始就流露着满满暖意。40余名老年志愿者本着“银龄互助”的服务宗旨,为辖区400 余名老年人提供帮助,共建和谐社区。

志愿者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用法
在常青花园政治生活馆,“故事大王”活动定期举行,各社区的小朋友和下沉党员、居民志愿者一起以沉浸式的方式,分享了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孩子们得以快乐、健康地成长。

志愿者在小区里引导孩子们读故事、看图学历史
为了让这样一个“睦邻”友好的新天地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滋养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景象,常青花园开创党建引领、智慧支撑、“三治”(法治、自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筹建红色业委会指导中心,培育扶持“牧童”等社会组织精准参与社区治理,推进下沉党员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形成“楼栋红管家”“敲门问安”“党员夜巡”等常态化服务项目,吸引2900多名下沉党员参与服务和治理。

志愿者及青少年们在红星广场开展植绿护绿教育活动
如今,中心公园的日与夜滤掉了城市的快与噪,时时透露着安与闲。中央商业街上420多家商户开足马力运作,满足日常所需,居民不出社区尽享便利服务;生鲜菜市场改造升级,人气又回来了。各种活动用心用情呵护“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耳濡目染托举起“明天的太阳”高高升起;慰老服务让老人们在花园里乐享晚年生活。

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全景(请横屏观赏)
常青花园这座宜居和谐的玲珑小城,俨然成为了人民的幸福花园。
而在“人民的花园”成就背后,是常青花园整整二十年的党建发展之路。
以党旗指方向,社区治理“探索之路”启程 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张公堤外的一片洼地,直到1996年12月首批“常青人”的入住,这里才开始有了孕育“花园”的土壤。 当时,常青花园公共交通不便,仅有一条71路公交车进出,且每晚8时30分就收班,晚上如果碰到急事,居民必须步行1公里甚至更远来到民航新村乘车。1999年,家住一小区的党员曹云生走访居民,与社区、公交集团反映、协商,公交路线逐渐在社区铺陈开来。 此后,入住于此的党员们纷纷站了出来,参与入户调查摸清“家底”、创办首个社区服务站、主动为街坊邻居理发、组织社区各种文艺活动……一个“散装”大型社区一时间发展得有声有色。

居民在小区里自发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000年8月,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批复成立中共常青花园新区临时委员会;2001年,常青花园新区党委正式成立,并组建5个社区党支部和5个新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支部。
从2000年到2005年,常青花园党建工作走上“探索之路”。
以强基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委把服务群众与社区党建结合,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精心设计了“党员亮身份”“党员认岗”等行之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党员亮身份”活动中,1900多名直管党员和协管党员在活动中亮出身份,登记在册,同时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退伍军人以及未转组织关系的“口袋”党员明确固定联系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党员认岗”活动中,以王文庭、曹云生为代表的党员们积极认领治安巡逻、公共设施维护、认养树木、邻里守望等岗位,以先锋作用赢得居民赞誉。

常青花园党员志愿者上门入户为居民服务
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中扎根,成为社区发展的中坚。以党建为旗,“吴天祥小组”“QQ群志愿服务”“走进社区”等一批最早的志愿服务品牌逐渐成立。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支部开展细致工作,难题迎刃而解,矛盾化在基层。

常青花园一社区志愿者开展电器维修服务
为居民谋幸福,走出先河的“奋斗之路”
伟大事业需要开拓创新,开拓创新造就伟大事业。从2006年到2012年,为解决社区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常青花园在思想上“破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的社区治理方法,在全市开先河,走出了一条属于常青花园自己的“奋斗之路”。

元宵节志愿者和青少年给保安送汤圆
2006年,由社区党委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将辖区单位的图书馆、足球场等文体设施面向居民开放。
2007年,常青花园首创党建联席轮值制,有效调动起各行业、各领域辖区单位。
2011年,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开展社区党总支与各部门轮值。
2012年,工商、税务、市政等部门均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公安部门与社区共建警务室,使居民办理户口、申领结婚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等事务在家门口就能办。

“帮万家”服务队开展法律咨询
社区逐渐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的社区自治管理体系。曾有一个小区物业管理费拟由0.3元/平方米涨到0.4元/平方米,通过听证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层层讨论决定。虽然0.1元的调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但却走上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快速路”。
一批志愿服务站如雨后春笋陆续成立,各服务站又先后成立了“楼道杂物清理服务队”“市容环境义务督察队”等100余支志愿服务队。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局面初步形成。

常青花园第一社区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党员常青初心常在,“发展之路”的新篇已徐徐展开 如何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更舒心,获取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真正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园?为了答好这一问题,从2013年至今,常青花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优化社会治理层级功能,开拓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建立“一轴五网”的组织架构,(一轴:“社管办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核心轴;五网:“社管办—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五级组织网络),将党支部建在了小区里、设在楼栋上。 同时,常青花园建立居民自治协商机制,搭建“邻里见面会”“党员议事会”“楼栋红管家”等议事平台,家门口的“议事厅”有效畅通了群众参与自治的渠道。

居民商议樱花村游园改造项目

常青花园第二社区“市民寻访团”为建设美好家园建言献策
要想进一步抓好社区这个主阵地,就更要发挥好居民的力量,做好“和睦”文章,把这两个字运用到业委会、红色物业、居民志愿服务队中去,让党建引领更有力、社区服务更深入、小区管理更有效,最大化地激发小区自治活力,提升小区自治水平。 除了重点推进“睦邻党建工作法”外,2021年来,常青花园还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建好用好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清风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名书记工作室等一批红色阵地,树立“睦邻常青”“温度常青”“人民的花园”等新的党建品牌,推动“党员常青”精神代代传承,引导干部、党员、群众、社区名人等各方力量同心协力,全力推进社区治理。

辖区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音乐党史课
于高山之巅,方显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常青花园走过了二十年的党建之路,如今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疾,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道路已在脚下,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已近在咫尺,唯有登高望远,才能见云阔天高。 常青花园要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群众共治共享,人民的花园人民建。将共治共建内化为居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睦邻社区,与时代和社会一起,让常青花园继续向阳光生长,充满温暖,让这座人民的花园持续幸福。
出品: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 校对:彭艳

俯瞰常青花园中心公园
01 一切为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据了解,2021年来,常青花园社管办联合社区党员、志愿者们访民情、抓落实、强组织、办实事,根据居民需求整理出40余项服务清单,各级党组织积极认领服务项目,经过一年努力,交出了让居民群众满意的“美好答卷”。
“有了党群活动驿站,我出门就能交朋友,在社区里学做丝网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第二社区72岁的袁希玲早前就曾向社区提过增加活动中心的需求,如今已然是“心想事成”。

常青花园第一社区手工diy活动
“我一直觉得孩子一个人在家会觉得孤单,今年小区门口新修了个小游园,我天天带孩子去玩,我也能在旁边休闲椅上坐着休息一下。”第一社区的徐姗如今最喜欢的事就是带孩子出门遛弯。

常青花园为居民打造的儿童休憩区
“再也不用站着吃早饭了,贴心。”常青花园五小区南门7家早餐店门口,7张“树池椅”依次排列,张先生竖起大拇指表示,这才是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解决问题。

城管队员为解居民过早难题,安装“树池椅”
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党员常青志愿服务基地、打造6个小区党群活动驿站、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架、在早餐区加装树穴座椅……40余项民生实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百年党史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从思想到行动,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常青花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党建为基,用人性化温暖,做居民的贴心人。
“除了社区各级党组织,常青花园2931名下沉党员和1.53万余名志愿者也都陆续开展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命题,社区服务居民,居民共治共享,才能真正建设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园”。

社区党员上门为居民检查各处安全
02 “睦邻工作法”打造新“熟人社区”
2021年,在迈入“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党”为根,从“邻”开始,以“治”为核,以“融”为要,立足社区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造以“邻里亲、邻里管、邻里帮、邻里睦”为主要内容的“睦邻党建”特色品牌。架设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互联互通“连心桥”,推动“生人”变“熟人”、“陌邻”变“睦邻”,让邻里之间从“陌生人社区”变成具有人情味的“熟人社区”,让社区的每一个主体都成为社区的主人。

常青花园第三社区神奇花园
“祝您生日快乐。”1月25日,农历小年,常青花园第一社区的居民党员志愿者,带着蛋糕给76岁的李柏生和71岁的黄春香一起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这是第一社区“福邻睦友”志愿服务队举行的暖心活动,为辖区老人过集体生日。
“福邻睦友”,顾名思义,造福邻里、和睦交友,从队名开始就流露着满满暖意。40余名老年志愿者本着“银龄互助”的服务宗旨,为辖区400 余名老年人提供帮助,共建和谐社区。

志愿者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用法
在常青花园政治生活馆,“故事大王”活动定期举行,各社区的小朋友和下沉党员、居民志愿者一起以沉浸式的方式,分享了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孩子们得以快乐、健康地成长。

志愿者在小区里引导孩子们读故事、看图学历史
为了让这样一个“睦邻”友好的新天地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滋养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景象,常青花园开创党建引领、智慧支撑、“三治”(法治、自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筹建红色业委会指导中心,培育扶持“牧童”等社会组织精准参与社区治理,推进下沉党员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形成“楼栋红管家”“敲门问安”“党员夜巡”等常态化服务项目,吸引2900多名下沉党员参与服务和治理。

志愿者及青少年们在红星广场开展植绿护绿教育活动
如今,中心公园的日与夜滤掉了城市的快与噪,时时透露着安与闲。中央商业街上420多家商户开足马力运作,满足日常所需,居民不出社区尽享便利服务;生鲜菜市场改造升级,人气又回来了。各种活动用心用情呵护“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耳濡目染托举起“明天的太阳”高高升起;慰老服务让老人们在花园里乐享晚年生活。

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全景(请横屏观赏)
常青花园这座宜居和谐的玲珑小城,俨然成为了人民的幸福花园。
而在“人民的花园”成就背后,是常青花园整整二十年的党建发展之路。
以党旗指方向,社区治理“探索之路”启程 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张公堤外的一片洼地,直到1996年12月首批“常青人”的入住,这里才开始有了孕育“花园”的土壤。 当时,常青花园公共交通不便,仅有一条71路公交车进出,且每晚8时30分就收班,晚上如果碰到急事,居民必须步行1公里甚至更远来到民航新村乘车。1999年,家住一小区的党员曹云生走访居民,与社区、公交集团反映、协商,公交路线逐渐在社区铺陈开来。 此后,入住于此的党员们纷纷站了出来,参与入户调查摸清“家底”、创办首个社区服务站、主动为街坊邻居理发、组织社区各种文艺活动……一个“散装”大型社区一时间发展得有声有色。

居民在小区里自发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000年8月,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批复成立中共常青花园新区临时委员会;2001年,常青花园新区党委正式成立,并组建5个社区党支部和5个新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支部。
从2000年到2005年,常青花园党建工作走上“探索之路”。
以强基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委把服务群众与社区党建结合,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精心设计了“党员亮身份”“党员认岗”等行之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党员亮身份”活动中,1900多名直管党员和协管党员在活动中亮出身份,登记在册,同时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退伍军人以及未转组织关系的“口袋”党员明确固定联系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党员认岗”活动中,以王文庭、曹云生为代表的党员们积极认领治安巡逻、公共设施维护、认养树木、邻里守望等岗位,以先锋作用赢得居民赞誉。

常青花园党员志愿者上门入户为居民服务
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中扎根,成为社区发展的中坚。以党建为旗,“吴天祥小组”“QQ群志愿服务”“走进社区”等一批最早的志愿服务品牌逐渐成立。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支部开展细致工作,难题迎刃而解,矛盾化在基层。

常青花园一社区志愿者开展电器维修服务
为居民谋幸福,走出先河的“奋斗之路”
伟大事业需要开拓创新,开拓创新造就伟大事业。从2006年到2012年,为解决社区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常青花园在思想上“破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的社区治理方法,在全市开先河,走出了一条属于常青花园自己的“奋斗之路”。

元宵节志愿者和青少年给保安送汤圆
2006年,由社区党委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将辖区单位的图书馆、足球场等文体设施面向居民开放。
2007年,常青花园首创党建联席轮值制,有效调动起各行业、各领域辖区单位。
2011年,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开展社区党总支与各部门轮值。
2012年,工商、税务、市政等部门均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公安部门与社区共建警务室,使居民办理户口、申领结婚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等事务在家门口就能办。

“帮万家”服务队开展法律咨询
社区逐渐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的社区自治管理体系。曾有一个小区物业管理费拟由0.3元/平方米涨到0.4元/平方米,通过听证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层层讨论决定。虽然0.1元的调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但却走上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快速路”。
一批志愿服务站如雨后春笋陆续成立,各服务站又先后成立了“楼道杂物清理服务队”“市容环境义务督察队”等100余支志愿服务队。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局面初步形成。

常青花园第一社区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党员常青初心常在,“发展之路”的新篇已徐徐展开 如何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更舒心,获取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真正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园?为了答好这一问题,从2013年至今,常青花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优化社会治理层级功能,开拓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建立“一轴五网”的组织架构,(一轴:“社管办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核心轴;五网:“社管办—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五级组织网络),将党支部建在了小区里、设在楼栋上。 同时,常青花园建立居民自治协商机制,搭建“邻里见面会”“党员议事会”“楼栋红管家”等议事平台,家门口的“议事厅”有效畅通了群众参与自治的渠道。

居民商议樱花村游园改造项目

常青花园第二社区“市民寻访团”为建设美好家园建言献策
要想进一步抓好社区这个主阵地,就更要发挥好居民的力量,做好“和睦”文章,把这两个字运用到业委会、红色物业、居民志愿服务队中去,让党建引领更有力、社区服务更深入、小区管理更有效,最大化地激发小区自治活力,提升小区自治水平。 除了重点推进“睦邻党建工作法”外,2021年来,常青花园还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建好用好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清风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名书记工作室等一批红色阵地,树立“睦邻常青”“温度常青”“人民的花园”等新的党建品牌,推动“党员常青”精神代代传承,引导干部、党员、群众、社区名人等各方力量同心协力,全力推进社区治理。

辖区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音乐党史课
于高山之巅,方显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常青花园走过了二十年的党建之路,如今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疾,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道路已在脚下,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已近在咫尺,唯有登高望远,才能见云阔天高。 常青花园要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群众共治共享,人民的花园人民建。将共治共建内化为居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睦邻社区,与时代和社会一起,让常青花园继续向阳光生长,充满温暖,让这座人民的花园持续幸福。
出品: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 校对:彭艳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