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瀑布、花海、碧水湖!武汉这个景区即将开放试运营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2-02-16 13:5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飞流直下的瀑布 七彩油菜花田 超出片的湖泊与草坪 这些热门网红元素 齐聚在了江夏灵山 听说,这里曾是一座 千疮百孔的矿山 如何变成今日的美丽模样? 来看看它的蜕变故事
  走近灵山 遇见“矿野秘境”
  2月12日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 来到江夏区乌龙泉街道 灵山一期修复项目现场


  
  沿着 彩色塑胶步道 行走 宽度达6米的道路两旁 种上了 樱花、梅花等景观树 周边田地里的 油菜 长势旺盛 沿路还开着各种颜色的小花儿


  来到灵山景区的中心 层叠的山体映入眼帘 远远望去,对面崖壁上 一条落差四十多米的瀑布 倾泻而下 水流溅落的声音回荡 场面蔚为壮观


  据介绍 这里之前是一个矿坑 依据地势落差 巧妙地建设了一个人工瀑布 除瀑布以外 矿坑里有一池碧绿湖泊 宛如一块镶嵌在山脚下的翡翠 一眼望去美不胜收


  根据旅游规划方案 其中 灵山一期以“矿花”为主题 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山花烂漫 观赏瀑布奇观 矿坑崖壁上还将打造主题光影秀 而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 灵山二期 则以“矿水”为主题 重点打造水上冲浪等项目


  灵山二期矿水公园效果图。 废弃矿山 披上“绿色外衣”
  别看现在这里绿意盎然 提起以前的灵山 林港村村民王青山说 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 遍地乱石的废弃矿坑


  灵山治理前的景象。
  上世纪50年代末 由于灵山石材质量好 武汉水泥厂在这里设了采石厂 到上世纪80年代 这里一度汇集了 20多家大大小小的采石厂 经过几十年的过度开采 灵山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灵山修复资料图。
  当时,大部分村民“靠山吃山” 王青山也曾是采石大军的一员 长期的无序开采 导致矿区裸露山体满目疮痍 危岩体随处可见 2019年 灵山启动山体生态修复


  灵山修复资料图。
  江夏区物控集团经过多次与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专业团队 深入现场调研 制定出了修复方案


  灵山覆绿归来。
  经过修复治理 灵山破损的山体 慢慢开始绿了起来 原本光秃秃的山上 灌木花草长势良好 已经有半米多高 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目前 灵山项目一期治理工程 已经完成区级和市级验收 复垦新增良好的耕地 和其他农用地46.575公顷 达到交通便利、灌排自如的 合理化格局 并形成经济作物 和春、夏、秋、冬四季 花卉植物种植的山林景观 目前正着手打造 “4A”级旅游景区
  生态变好 灵山更“灵”了
  漫山的花草
  遮住了往日的“伤疤” 昔日矿山变成了青山 曾经靠 “卖石头” 谋生致富的村民们 已摇身变成 “卖风景” 的 灵山“美容师”


  王青山率先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从一个采石厂老板 成为一名山体覆绿项目 建设协调者 组织村民们参与植草、种树等 “不用外出打工, 在家门口就能找事情做, 还是建设家乡, 大家都抢着报名。”


  景区还未开园 短视频平台上却火了起来 几位视频博主来到灵山后 看到废弃的矿山华丽变身 感到非常吃惊 甚至把这里比作 “武汉版稻城亚丁” 网友的留言跟评 也对这个景区的开放充满期待


  覆绿工程完工的灵山一期工程 将在今年3月投入试运营 到时候会举办一场赏花节 江夏区物控集团 文旅总监张纯洁介绍 到2023年底 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将全部建成 并向市民开放


  山体绿了起来 村民有了就业机会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灵山 变得真正“灵动”起来 end
  长江日报地铁传媒研究院 出品
  文字 © 雷衎 苏晓红 罗苗 图片 © 何东瑞 部分资料来源 © 江夏区物控集团 编辑 © 罗苗 高阳 美编 © 金莎 统筹 © 马梦娅 校对 © 杨梅 3步操作
  生成你的专属冰墩墩头像 ↓↓↓
  第一步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长江日报】 官方微信
  第二步
  进入 【长江日报】 公众号后 在私聊界面对话框中 输入关键词 【冰墩墩】 或 【头像】 即可进入一键换头像通道


  成功获得新头像!


  推荐阅读
  冰墩墩武汉开“墩”!预售首日已爆单,位置就在……
  昨晚中国最火“女团”隔空合唱,一开口就让网友破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