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妈妈再爱你一次!61岁A型血母亲捐肾给B型血女儿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2-02-17 21:1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饱受尿毒症8年透析之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在38岁的荆门女子近乎绝望之时,61岁的母亲毅然决定“割肾救女”,并以“跨血型肾移植”的方式,给了女儿第二次生命。
  15日,母女俩回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复查,结果显示母女术后均恢复良好。


  李女士和母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01
   肾性高血压没在意 一年后确诊尿毒症
  38岁的李女士是湖北荆门人。2012年在广州打工时,李女士出现恶心、呕吐,吃不下饭等症状,以为就是普通感冒,自行吃药后症状不轻反重,到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高压竟然高达200多。
  住院一周稳定了血压之后,李女士回到荆门住院治疗,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3期,由肾性高血压引起。听说这种病没有更好的治疗方式,李女士在家休养了几个月,感觉“元气恢复”后,又回到广州继续打拼。
  2014年,李女士出现尿少、双腿水肿、再度全身乏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血肌酐已达1000umol/L以上,确诊为尿毒症,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02
  母亲难忍女儿受罪 毅然“割肾救女”


  由于双肾衰竭,李女士无法排小便,需严格控制饮食,靠透析机排出毒素和尿液。有时两天不透析体重便长了6斤,肚子胀得难受,走路腿发软,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多年的尿毒症还让李女士患上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磷血症、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看着女儿日渐衰弱,母亲周红(化名)心如刀绞,但迟迟没有合适肾源, 她便想拿自己 的一个肾给女儿 , 没想到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 。
  铁了心的周红便 发动亲朋好友轮番给女儿做思想工作 。她告诉女儿:没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痛苦的事了,如果自己的肾能够救女儿一命,母女缘分还能延续多年。
  最终,双手血管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已经没法维持后面透析治疗的李女士,还是被母亲说服了。
  03
   跨血型肾移植成功 母女术后一切正常
  2021年9月,李女士和母亲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求诊,咨询肾移植手术治疗。
  邱涛副教授为其安排了详细的检查,发现 李女士是B型血,她母亲是A型血,两人血型并不匹配 ,如果直接进行肾移植,可能会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溶血反应。
  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可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供肾肾移植(俗称跨血型肾移植)手术。经团队讨论,从该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条件等方面综合评估后,考虑为李女士及其母亲行 跨血型肾移植手术 。
  “我们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敏’处理,清除李女士体内的血型抗体,达到手术要求后,再把母亲健康的肾脏移植到女儿体内。”该科主任周江桥解释说。
  经过亲属肾移植相关配型检查,以及前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湖北省活体肾移植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后,2021年12月底,李女士母女俩办理入院,准备接受亲属肾移植手术。
  在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器官移植科专家团队通过一次血浆置换便将李女士的血型抗体降至1:4,达到跨血型肾移植的标准。同时,母亲作为肾移植供体的检查也一切正常。
  12月28日手术当天,周江桥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顺利实施手术。母亲的肾刚移植到李女士体内,在手术台上的她尿液便“喷涌而出”。


  李女士到医院复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04
   她们苏醒后第一句话 都是问对方怎么样了
  虽然8年来每天无法小便的痛苦终于消失了,但想到失去了一颗肾脏的母亲,李女士忍不住地泪如泉涌:“ 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
  李女士的母亲手术苏醒后, 第一句话问的也是女儿的情况 。得知手术顺利,母亲眼含热泪。
  术后,李女士每天的尿量正常,肌酐值已经降到80多。恢复良好的母亲出院那天,李女士紧紧地抱住妈妈说:“ 谢谢妈妈,是你又一次让我重生! ”目前,李女士定期回医院复查,各项检查指标良好,恢复正常的生活指日可待。
  「
  医生的话
  - 」
  跨血型肾移植 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手段,但 器官短缺一直是限制肾移植的最主要瓶颈 。在我国,目前“家庭内互助自救”模式的活体亲属肾移植是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选择方式。
  以往,血型不相容被认为是肾移植“禁区”,据统计,适合做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病例中, 约三分之一供体与受体存在血型不相容 的情况。而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跨血型肾移植手术的开展,给更多需要接受移植的尿毒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








  周江桥教授表示,肾移植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 通常亲属之间的活体捐肾,年龄限制多数认为是18-65岁。 70岁以上也有成功捐献的病例,但总体偏少,这与 供体 的身体状态有很大关系。
  新闻链接>>>
  ● 2006年12月,A型血的罗春球捐出右肾给O型血的儿子罗成辉,并获得成功。这是我国首 例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术,标志我国完全突破肾脏移植血型障碍。 ● 2018年12月, AB型血的王女士将自己的左肾捐给了A型血儿子,这是海南省第一例ABO血型不相容的肾脏移植。 ● 2020年9月,一位AB型血的奶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O型血的5岁孙子。
  扫/码/加/入 “健康生活交流群”
  ·
  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get健康知识
  记者|黎清 李俊 通讯员 | 龚雨西
  编辑 & 视觉|胡慧 制图 | 马晶晶 校对 | 杨梅 出品|长江健康传媒 3步操作
  生成你的专属冰墩墩头像 ↓↓↓
  第一步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长江日报】 官方微信
  第二步
  进入 【长江日报】 公众号后 在私聊界面对话框中 输入关键词 【冰墩墩】 或 【头像】 即可进入一键换头像通道


  成功获得新头像!


  推荐阅读
  后天起,三环线这处立交将封闭施工!绕行方案来了→
  楼下一个操作,楼上被污水淹了!两邻居打起官司,法院:这种情况不用赔但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