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女子给健身卡充值近10万,能退吗?健身房竟说:先交补偿……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2-03-02 23:4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充值时好言好语 要退款却千难万难
  近日,网友刘女士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 她在江夏一家健身房 花费2900多元办理会员卡 并先后充值了99800元购买私教课 最近因自身原因打算退款 却遭到推脱
  日前,湖北省消委发布提示:预付式消费金额有上限商家不得违规收取 充值近10万是否达到上限 商家拒绝消费者退款申请是否合规?对此,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不知不觉在健身房充值近10万元 市民:感觉自己被忽悠
  刘女士家住江夏欧亚达广场附近,去年上半年,该商场内开了一家 “任意健身会所”。她恰巧有健身塑造形体的打算, 发现这家健身房是连锁品牌,在武汉有多家门店,便花费2900多元办理了一张会员卡。
  去年6月,刘女士在健身过程中,一直有该店的教练向她推销私教课程。禁不住软磨硬泡,从6月到10月,刘女士先后多次充值办理了私教课,充值金额从几千元到2万多 元不等。


  刘女士充值近10万元的健身房。刘女士提供
  春节期间,刘女士打算出国留学 ,考虑到健身卡内余额较多,便向健身房提出要退掉剩余课程,没想到却遭到了推脱。
  “找了他们很多次,一直以各种各样理由推脱。”刘女士告诉记者, 她准备退费时清算了下,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充值了99800多元,刨除已使用课程,还剩约8万元余额。她多次通过微信或上门与健身房协调,对方一直不同意退费。


  刘女士购买私教课程的部分转账记录。刘女士提供
  无奈,刘女士求助市场监管部门,江夏区大桥市场监管所介入协调后, 该健身房同意退费,但却要求扣除45%的服务手续费约4万元作为补偿。
  “办卡时好言好语,想退卡却遭万般刁难,全都变了脸,感觉被他们忽悠了。”刘女士说,她与健身房签订的购买私教协议中,约定退费要扣除30%服务手续费。她咨询律师得知, 这已经涉嫌“霸王条款”,45%的手续费更加不合理。目前,她正准备起诉该健身房。


  刘女士充值购买的私教课程。刘女士提供
  相关规定对预付消费有限额 但体育健身行业不在规定范围内
  日前,湖北省消委发布消费提示,提到消费者享有预付消费退款、转卡、延期的权利。预付式消费金额有上限,商家不得违规收取。根据相关规定,“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有相关规定,为何还会出现金额10万元的预付消费?3月1日中午,记者联系到该健身房负责人刘先生。其称, 会员充值多少是完全自愿的,刘女士办理会员卡、购买私教课都签订有合同,且部分费用也已经发放给教练,所以退卡要扣除部分费用。“她因个人原因要退卡,我们也需要向上级公司汇报,会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解决。”
  而大桥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则称,负责处理此事的人员外出办事,他不清楚此事具体情况和相关政策。
  记者注意到,此前也有网友就该健身房退费事宜进行投诉。大桥市场监管所曾回复:针对该健身会所会员退卡问题,我单位已多次约谈被诉人,均未得到有效处理,建议投诉人依法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随后,记者从江夏区市场监管局获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消费者要求对预付消费进行退款、转卡、延长余额使用期限的,经营者不得无故拖延不办理。但具体如何退费,需要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处理。
  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商务部颁发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 有预付卡消费限额相关规定,但体育健身行业并不在该规定范围内。通常,市场监管部门遇到此类消费纠纷,会帮助消费者进行协调,如协调难以达成一致,则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提醒:预付消费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建立地方监管细则
  记者查询发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开展预付卡业务的,要按照规定要求到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管理。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市商务局市场秩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居民服务业范围不包含体育健身,所以,该行业不在商务部门管理范围内。同时,体育健身行业的会员卡和私教课程等是一种预付消费,但实际不属于商业预付卡范畴。
  该负责人表示,体育健身因准入门槛较低、预付监管缺乏明确法律规定,近年来成为预付消费纠纷发生的高风险区。 现阶段,针对体育健身等预付消费行业,更多需要消费者自身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武汉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戴璐建议尽快制定《武汉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条例》。戴璐表示,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还是《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规定, 对于健身卡、洗车卡、美容卡等预付卡发行行为到底由谁管理并没有予以明确。 现阶段,对于体育健身等预付消费纠纷高发的行业缺乏有效监管。
  “预付消费监管不能等。”戴璐提议,武汉市应明确牵头部门,多部门联合,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制度细则,规范预付消费经营秩序,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征集3·15维权线索
  共促消费公平是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也是每个消费者的共同心愿。
  3·15将近,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城市留言板正式启动“你消费,我护航”3·15维权特别行动,瞄准网购、卖场、快消、餐饮等民生消费最重点领域,跟广大消费者一起,拒绝消费套路,促进消费公平。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大数据杀熟”或其他消费不公吗?今起,您可通过大武汉APP进入“城市留言板”留言;可以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微信号留言( 注:留言时请注明:315)。
  长江日报出 品 采写:记者孙笑天 编辑:邓瑶 高阳 校对:毛欣
  一键查询防疫信息
  第一步
  点击关注
  【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
  点击菜单栏【防疫查询】
  查询“健康码”“疫情风险等级”
  “核酸检测结果”“防疫行程卡”
  等防疫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武汉这个区计划改造80个老旧小区,具体街道公布


  来了,武汉都市区环线!途经五座城,还有两座长江大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