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世界首例!武汉一高校破解古代老虎基因之谜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2-07-29 22:4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今天 (29日) 是 第12个全球老虎日 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 地大科学家通过 超43500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发现一支此前未知的 已灭绝老虎支系


  吉林通化大安溶洞古虎化石。
  溶洞中发现
  超43500年前的老虎化石
  据悉,该校赖旭龙教授领衔的古DNA团队与吉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获取了 世界首例古代老虎基因组数据 ,发现一支此前未知且现已灭绝的老虎遗传支系。
  2003年,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在吉林省通化市大安镇的一处溶洞中,发掘出大量古生物化石,并将其中部分斑鬣狗化石提供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DNA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通过对化石中残存DNA的分析鉴定,研究人员意外发现其中一块残破的下颌骨并非斑鬣狗,而是属于老虎, 其年代已经超过了43500年 。
  研究人员介绍,在生物学分类上, 老虎属于猫科、豹属、虎种 。当前的老虎主要包括六个地理亚种: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印度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已有研究认为,它们均分化自一个距今约11万年的祖先种群。 大安虎与现生老虎 存在何种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对大安虎下颌骨化石的古DNA提取及二代测序文库构建等工作,得到大安虎近乎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及部分核基因组信息。
  基于大安虎和所有现生老虎遗传成分对比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大安虎不同于任何现生老虎,属于此前未知的遗传支系, 它所代表的遗传支系与现生老虎的祖先,在约26万年前已分道扬镳 。
  与现生老虎的祖先随后在各地辐射分化形成不同地理亚种不同,大安虎代表的遗传支系,随后走上灭绝之路。
  研究表明现代老虎
  都是 一个支系的后代
  “在得到古DNA数据之前,消失的老虎支系的遗传信息,一直被尘封在破碎的、易被误读的化石中,古基因组研究使得灭绝的老虎支系重见天日。”
  研究人员表示,大安虎是目前已知的、做出古基因组数据的最古老老虎,大安虎基因组的测定和解析,表明在老虎演化历程中,有部分遗传支系丢失了, 所有现代老虎只是其中一个支系的后代 。
  该成果为系统全面地探究老虎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必要的、不可替代的分子依据。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陈华文 编辑:喻鑫 校对:胡蝶
  欢迎关注
  长江日报视频号
  ▼
  推荐阅读
  湖北招录740人,今天开始报名!
  突然无法下单,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回应“解散”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