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野象100多天,他们拍到不为人知的画面……
记录 2020年3月 至2021年8月 云南野象群迁徙真实过程的 纪录片《与象同行》 8月12日全球公映 短短几天频上热搜
纪录片《与象同行》主海报。受访者供图
15日 云南野象搜寻监测分队 A组组长张斯捷 和《与象同行》导演陈熠之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 讲述他们与野象群 亲密同行100多天的故事
野生亚洲象群在中国境内的首次长距离迁移倍受世界瞩目。受访者供图
这群野象 “就像出来郊游的熊孩子”
云南省森林消防指战员们24小时监测野象群北移南归的全过程 ,使用无人机拍摄到许多珍贵素材,使纪录片创作团队后期能从海量素材中探寻、观察这群野生亚洲象的脾气秉性,并剪辑发掘出许多独家的、从未公开的影像画面。
玩耍后的野象群躺在一起睡觉。
张斯捷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灭火救援部二级助理员,担任云南野象搜寻监测分队A组组长。他告诉记者:“2021年5月27日是我们接到任务的第一天。当时,我们只简单地认为把野象群的位置找到,任务就算结束了,可能只需要三五天。没想到,这一去, 我们在100多天里陪着这群‘短鼻家族’一路北上再南归,进行了一场长达1266公里的奇妙之旅 。”
张斯捷记得,他和队员们初见野象群是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经过长距离赶路,他们立马投入到紧张的监测中。“野象群比预期更早地出现在我们的监测视野中,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群刚放暑假出来郊游的熊孩子 。”
野象群在田地里嬉戏。
“躯体庞大的野象走路悄无声息,每次与它们‘狭路’相逢都是对我们心脏负荷的考验。”张斯捷说,“ 野象精力好得惊人,平均每天只需要睡两到三个小时,特别喜欢走夜路,迫使我们24小时不间断地紧盯监测画面,稍不注意可能就跟丢了。 我们经常大半夜在崎岖的山间顶风冒雨,不断转场。”
张斯捷介绍,这群野象极富好奇心,但凡没见过的都想逛一圈,见到好吃的都爱大吃一顿,喜欢在田里蹭痒、打闹。经过直播,野象群无论在山林间散步、在街道上玩闹、在水塘里泡澡,还是路过村寨时偷吃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小心踩踏村民家菜地、吃饱了躺着呼呼大睡,都成为人们眼中妙趣横生的独特风景。 一路上,村民们不仅没有因它们带来的破坏而驱逐打骂,反而把它们当作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接待”。
野象群在啃食玉米。
张斯捷和队员们拍摄到的画面不断刷新人们对野生亚洲象的认知。比如,第一次拍到野象群集体躺在密林中睡觉,第一次拍到野象用鼻子翻井盖喝水,第一次拍到野象戴草帽扇扇子,第一次拍到野象妈妈用鼻子帮小象爬坡过坎、遮风挡雨……
4头野象掉入水塘 成年象用鼻子把小象托举上岸
有一天,张斯捷和队员们从监控视频里发现4头野象突然掉入水塘,小象逐渐体力不支。他们恨不得马上冲上去救象。但是,其他野象就在水塘周边徘徊,大声鸣叫示警,此时接近野象群可能会造成人象冲突。他们询问周边村民水塘的深度和宽度,综合判断成年野象应该能从塘底站起来,并帮助小象支撑一段时间。与此同时,队员们和村民们调集更多人手和器械,做好救援准备。
野象群在水里玩耍。
天渐亮后,奇迹发生了,已经体力难支的成年野象用鼻子把水塘凿了一个口子,奋力把小象托举上岸。掉入水塘的4头野象终于安全,大家长舒一口气。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纪录片中得以完整呈现。
张斯捷说:“ 我们一路上追寻、观察着野象群,慢慢了解了它们的习性 ,知道它们最爱吃甘蔗和玉米,天冷天热都喜欢往身上喷点土,通常还会小睡一会儿。它们是爬坡的‘健将’,下坡却像小孩滑滑梯……”
工作人员为野象群挖的水池。
为确保野象群在北迁南归的漫长旅途中一路平安、吃好喝好,帮它们早日回归栖息地, 无数工作人员和沿途村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比如,大家为野象群过河紧急铺设河梯,为了引导野象群走正确回家路而不断投食诱导,为确保人象安全而严格落实限行措施等。
张斯捷说:“我们表现出来的善意仿佛慢慢地被这群野象感知并接受。一开始,它们对人类高度警惕,在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域来回试探。到了最后,人象达成基本信任,形成某种默契。它们会主动选择我们规划的路线,放心大胆地享用沿途投喂的食物。 如果它们与我们的监测队员不期而遇,双方都会各望一眼,各自退到安全距离。 ”
野象群通过桥梁。
尤其让张斯捷难以置信的是,在返回栖息地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野象群只花3分15秒就通过沿江大桥。桥面相对狭窄,桥面和江面落差15米以上,野象天生比较恐高,它们北迁时过的是河梯。返回时,大家预测需要来来回回、反复诱导、不断折腾才有可能让它们成功过桥。没想到, 它们在人类开设的“大象食堂”中饱餐一顿之后顺利地过了桥,让大家惊叹不已 。
距车前不到50米 象群突然急转弯
导演陈熠之告诉记者, 目前的研究认为,亚洲象的智力接近五六岁孩童,喜欢玩闹,有着超强记忆力,还有相当丰富的家庭情感 。
野象群正在经过道路。
陈熠之说:“让我最难忘的是,有一天大雾弥漫,无人机一时监测不到野象群的位置,现场的专家和队员都不得不驱车上山。我和摄影师第一次跟车去找野象,山路非常泥泞,车前的能见度不到50米,路两边都是原始森林。车开到一个坡顶处,我们收到监测队员的信息提示,野象群可能就在前方不远的密林里。于是,我们把车熄火,周边浓雾笼罩,万籁俱寂。突然,两头身高近3米的母象和三头小象出现了,就在车前不到50米的地方。护幼的天性会使这些庞然大物作出什么反应?我还来不及思考,只听车后有人喊叫了一声,母象护着小象在我的车前一个急转弯,掉头跑进浓雾中……”
象群在野外喝水。
野象的行为非常难以被记录和拍摄,需要长时间蹲守。 陈熠之和团队成员设计过很多拍摄方案:跟野象必须保持100米到200米安全距离才有可能逃生,如果想在地面机位拍摄到它们,只能寻找高点;野象闯入陌生的村庄,可能会被车辆惊吓,甚至出现应激行为,拍摄团队需要向科学家提前了解、预判。
红外触发相机 被野象当成玩具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多处出现了由高德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大象红外热像图,热成像技术能够保护野生动物。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先天优势,可在夜晚清晰成像,及时对象群行动路径进行勘察、预警,一路护航。
红外触发相机拍到的画面。
陈熠之说:“ 我们跟拍时也没有少放置红外触发相机,一路放置一路被野象当成玩具。 直到最后一次,我们拍摄野象群过桥,它们似乎跟红外触发相机达成了一种‘默契’。 15头野象一一从红外触发相机镜头前经过,这段影像非常难得一见。”
野象群顺利通过元江大桥。
她说:“这次野生亚洲象北上南返之旅像一个美好的童话,不仅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野象群首次长距离迁徙,更奇妙的在于 旅行全程,距离长达1200余公里,途经上百个人类聚集地,人类与大象结伴而行却相安无事 。”
剧组与云南森林消防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电影《与象同行》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指导,中 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可持续 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制作。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表示,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一路引发世界关注,在这场旅行中,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作的实践受到了全球的点赞。
野生象群迁徙路线。
象群的“旅游路线”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
2020年12月,象群在普洱市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
2021年4月16日,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亚洲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内。
5月16日,15头亚洲象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
5月24日,一头亚洲象落单,另14头进入玉溪市峨山县。25日,落单象跟上队伍。
5月29日,15头亚洲象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6月2日,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5日,进入晋宁区夕阳乡。
6月8日,象群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
6月17日,象群离开玉溪市易门县,进入峨山县。
7月5日,象群进入玉溪市新平县。
7月7日,离群31天的公象,抵达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勐养子保护区。
7月9日,象群南返进入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
7月27日,象群经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进入元江县境内。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柯立 编辑:喻鑫 实习生余胄 校对:彭艳
欢迎关注
长江日报视频号
▼
推荐阅读
惩戒措施公布! 萧美琴等一批“台独”顽固分子被制裁
华中科技大学冲进世界百强!6所在汉高校上榜
纪录片《与象同行》主海报。受访者供图
15日 云南野象搜寻监测分队 A组组长张斯捷 和《与象同行》导演陈熠之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 讲述他们与野象群 亲密同行100多天的故事
野生亚洲象群在中国境内的首次长距离迁移倍受世界瞩目。受访者供图
这群野象 “就像出来郊游的熊孩子”
云南省森林消防指战员们24小时监测野象群北移南归的全过程 ,使用无人机拍摄到许多珍贵素材,使纪录片创作团队后期能从海量素材中探寻、观察这群野生亚洲象的脾气秉性,并剪辑发掘出许多独家的、从未公开的影像画面。
玩耍后的野象群躺在一起睡觉。
张斯捷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灭火救援部二级助理员,担任云南野象搜寻监测分队A组组长。他告诉记者:“2021年5月27日是我们接到任务的第一天。当时,我们只简单地认为把野象群的位置找到,任务就算结束了,可能只需要三五天。没想到,这一去, 我们在100多天里陪着这群‘短鼻家族’一路北上再南归,进行了一场长达1266公里的奇妙之旅 。”
张斯捷记得,他和队员们初见野象群是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经过长距离赶路,他们立马投入到紧张的监测中。“野象群比预期更早地出现在我们的监测视野中,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群刚放暑假出来郊游的熊孩子 。”
野象群在田地里嬉戏。
“躯体庞大的野象走路悄无声息,每次与它们‘狭路’相逢都是对我们心脏负荷的考验。”张斯捷说,“ 野象精力好得惊人,平均每天只需要睡两到三个小时,特别喜欢走夜路,迫使我们24小时不间断地紧盯监测画面,稍不注意可能就跟丢了。 我们经常大半夜在崎岖的山间顶风冒雨,不断转场。”
张斯捷介绍,这群野象极富好奇心,但凡没见过的都想逛一圈,见到好吃的都爱大吃一顿,喜欢在田里蹭痒、打闹。经过直播,野象群无论在山林间散步、在街道上玩闹、在水塘里泡澡,还是路过村寨时偷吃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小心踩踏村民家菜地、吃饱了躺着呼呼大睡,都成为人们眼中妙趣横生的独特风景。 一路上,村民们不仅没有因它们带来的破坏而驱逐打骂,反而把它们当作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接待”。
野象群在啃食玉米。
张斯捷和队员们拍摄到的画面不断刷新人们对野生亚洲象的认知。比如,第一次拍到野象群集体躺在密林中睡觉,第一次拍到野象用鼻子翻井盖喝水,第一次拍到野象戴草帽扇扇子,第一次拍到野象妈妈用鼻子帮小象爬坡过坎、遮风挡雨……
4头野象掉入水塘 成年象用鼻子把小象托举上岸
有一天,张斯捷和队员们从监控视频里发现4头野象突然掉入水塘,小象逐渐体力不支。他们恨不得马上冲上去救象。但是,其他野象就在水塘周边徘徊,大声鸣叫示警,此时接近野象群可能会造成人象冲突。他们询问周边村民水塘的深度和宽度,综合判断成年野象应该能从塘底站起来,并帮助小象支撑一段时间。与此同时,队员们和村民们调集更多人手和器械,做好救援准备。
野象群在水里玩耍。
天渐亮后,奇迹发生了,已经体力难支的成年野象用鼻子把水塘凿了一个口子,奋力把小象托举上岸。掉入水塘的4头野象终于安全,大家长舒一口气。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纪录片中得以完整呈现。
张斯捷说:“ 我们一路上追寻、观察着野象群,慢慢了解了它们的习性 ,知道它们最爱吃甘蔗和玉米,天冷天热都喜欢往身上喷点土,通常还会小睡一会儿。它们是爬坡的‘健将’,下坡却像小孩滑滑梯……”
工作人员为野象群挖的水池。
为确保野象群在北迁南归的漫长旅途中一路平安、吃好喝好,帮它们早日回归栖息地, 无数工作人员和沿途村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比如,大家为野象群过河紧急铺设河梯,为了引导野象群走正确回家路而不断投食诱导,为确保人象安全而严格落实限行措施等。
张斯捷说:“我们表现出来的善意仿佛慢慢地被这群野象感知并接受。一开始,它们对人类高度警惕,在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域来回试探。到了最后,人象达成基本信任,形成某种默契。它们会主动选择我们规划的路线,放心大胆地享用沿途投喂的食物。 如果它们与我们的监测队员不期而遇,双方都会各望一眼,各自退到安全距离。 ”
野象群通过桥梁。
尤其让张斯捷难以置信的是,在返回栖息地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野象群只花3分15秒就通过沿江大桥。桥面相对狭窄,桥面和江面落差15米以上,野象天生比较恐高,它们北迁时过的是河梯。返回时,大家预测需要来来回回、反复诱导、不断折腾才有可能让它们成功过桥。没想到, 它们在人类开设的“大象食堂”中饱餐一顿之后顺利地过了桥,让大家惊叹不已 。
距车前不到50米 象群突然急转弯
导演陈熠之告诉记者, 目前的研究认为,亚洲象的智力接近五六岁孩童,喜欢玩闹,有着超强记忆力,还有相当丰富的家庭情感 。
野象群正在经过道路。
陈熠之说:“让我最难忘的是,有一天大雾弥漫,无人机一时监测不到野象群的位置,现场的专家和队员都不得不驱车上山。我和摄影师第一次跟车去找野象,山路非常泥泞,车前的能见度不到50米,路两边都是原始森林。车开到一个坡顶处,我们收到监测队员的信息提示,野象群可能就在前方不远的密林里。于是,我们把车熄火,周边浓雾笼罩,万籁俱寂。突然,两头身高近3米的母象和三头小象出现了,就在车前不到50米的地方。护幼的天性会使这些庞然大物作出什么反应?我还来不及思考,只听车后有人喊叫了一声,母象护着小象在我的车前一个急转弯,掉头跑进浓雾中……”
象群在野外喝水。
野象的行为非常难以被记录和拍摄,需要长时间蹲守。 陈熠之和团队成员设计过很多拍摄方案:跟野象必须保持100米到200米安全距离才有可能逃生,如果想在地面机位拍摄到它们,只能寻找高点;野象闯入陌生的村庄,可能会被车辆惊吓,甚至出现应激行为,拍摄团队需要向科学家提前了解、预判。
红外触发相机 被野象当成玩具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多处出现了由高德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大象红外热像图,热成像技术能够保护野生动物。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先天优势,可在夜晚清晰成像,及时对象群行动路径进行勘察、预警,一路护航。
红外触发相机拍到的画面。
陈熠之说:“ 我们跟拍时也没有少放置红外触发相机,一路放置一路被野象当成玩具。 直到最后一次,我们拍摄野象群过桥,它们似乎跟红外触发相机达成了一种‘默契’。 15头野象一一从红外触发相机镜头前经过,这段影像非常难得一见。”
野象群顺利通过元江大桥。
她说:“这次野生亚洲象北上南返之旅像一个美好的童话,不仅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野象群首次长距离迁徙,更奇妙的在于 旅行全程,距离长达1200余公里,途经上百个人类聚集地,人类与大象结伴而行却相安无事 。”
剧组与云南森林消防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电影《与象同行》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指导,中 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可持续 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制作。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表示,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一路引发世界关注,在这场旅行中,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作的实践受到了全球的点赞。
野生象群迁徙路线。
象群的“旅游路线”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
2020年12月,象群在普洱市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
2021年4月16日,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亚洲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内。
5月16日,15头亚洲象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
5月24日,一头亚洲象落单,另14头进入玉溪市峨山县。25日,落单象跟上队伍。
5月29日,15头亚洲象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6月2日,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5日,进入晋宁区夕阳乡。
6月8日,象群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
6月17日,象群离开玉溪市易门县,进入峨山县。
7月5日,象群进入玉溪市新平县。
7月7日,离群31天的公象,抵达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勐养子保护区。
7月9日,象群南返进入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
7月27日,象群经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进入元江县境内。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柯立 编辑:喻鑫 实习生余胄 校对:彭艳
欢迎关注
长江日报视频号
▼
推荐阅读
惩戒措施公布! 萧美琴等一批“台独”顽固分子被制裁
华中科技大学冲进世界百强!6所在汉高校上榜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