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101岁父亲鼓励66岁教授儿子去滇西支教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2-09-09 18:0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9月8日晚 #101岁父亲鼓励66岁教授儿子去支教#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9月8日,66岁的刘伟教授再次前往云南大理,开始新学期的支教生活。退休前,刘伟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他的妻子周月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2020年3月,两位教授做了一个决定,一起去云南支教。2021年3月,一年支教期满后,这对银龄教授夫妻又续签了三年协议。如今,他们已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两年多。 “
  走,那就到滇西支教去!
  ”
  即将到来的9月10日教师节,是刘伟和妻子度过的第38个教师节。 做了一辈子老师,刘伟和周月梅始终有一个支教情结, 退休后,他们曾四处打听合适的支教点。


  刘伟 夫妻与父母合影。
  2020年年初,教育部出台《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遴选高校优秀退休教师到西部高校支教、支研,加快补齐西部高等教育短板。
  看到消息后,正在重庆陪父母过春节的夫妻两人兴奋极了,“终于等来机会了。”但考虑到疫情,他们也在犹豫“要不要去?”
  刘伟的父亲是南下干部,一直教导他“人的一生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父亲鼓励他们:“去,为什么不去?抓紧时间报名。”母亲鼓励两人:“继续去西部实现你们的价值。”
  采访时,刘伟向记者感叹: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101岁了,母亲已经95岁了,他们都还在鼓励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呢?”
  “走,那就到滇西支教去!”有了父母的鼓励,刘伟和周月梅回到武汉办理申请手续。
  放弃享受退休生活重返课堂,于夫妻两人而言,这是一趟圆梦之旅。
  “
  我有使不完的劲儿。
  ”
  2020年5月,他们从武汉飞往大理,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


  刘伟和周月梅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校园散步。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因扶贫而生,因产业而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 目前 共有35所高校累计援派123位银龄教师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本学期在该校工作的银龄教师共有62位。
  到云南后,挡在刘伟和周月梅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高原反应。 周月梅回忆,刚到大理那段时间,她的血压一度升到140多,整晚睡不着觉。 刘伟也常常感到气短、头晕。


  刘伟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为学生们上课。
  除了要克服对环境的不适应,教学也没有他们一开始想的那么轻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中,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就需要他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重新设计教学方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进行额外辅导。
  刘伟教授向记者坦言,支教的工作强度,有时比他退休前还要大。 “或许是年龄大了,偶尔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但看着学生们期盼的眼神,我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周月梅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为学生们上课。
  学生张宝玲记得,开学第一课,刘伟就把他的办公室地点告诉了学生,欢迎学生放心大胆地问问题。临近期末复习考试,学生们自发组织晚自习,刘伟和周月梅成了自习室里的常客。晚上九点十点,他们身边还是围着一群学生。
  “
  不仅是发挥余热的,是来工作的。
  ”
  2019年,孙荷琴成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名专业课老师。她告诉记者,担任刘教授、周教授助教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位教授的专业知识、理论学识以及工作和生活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她。


  刘伟夫妻(中)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年轻教师交流。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校时间短,很多课程的教学力量相对薄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给学生授课,刘伟和周月梅也会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参与院系的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制定。
  在不同场合,他听到一些银龄教授感叹:“我们是来发挥余热的。”刘伟则补充道:“我们来这里,可不仅是发挥余热的,是来工作的,也是来学习的。”
  记者了解到,2021—2022学年,该校银龄教师累计授课超1万课时,开展专题讲座120余场。
  “
  他是实心实意想帮助这里的孩子。
  ”
  工作之余,刘伟也常常揽一些“分外”之事。刘伟所属的管理学院于2018年正式招生。今年,第一届学生面临毕业。 得知学生就业压力大,刘伟又坐不住了。
  他给好友们打电话,也给曾经的学生打电话,希望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学生们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经过多方联系,最终,几十家企业来到滇西大招聘。
  孙荷琴老师说,作为专业课老师,尤其是前来支教的银龄教授,刘教授不需要为学生们的就业太操心,但是他积极张罗,“他是实心实意想帮助这里的孩子” 。
  按照原计划,刘伟和周月梅本应在2021年5月结束支教生活。但 夫妻二人商量后,又和学校续签了三年支教协议。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刘教授,支教是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刘教授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晚霞映照在校园的操场,学生们围坐一圈,刘伟站在人群中欢快地唱着《你笑起来真好看》,唱到高潮,学生们打着节拍唱起了大合唱。


  闲余时间,夫妻俩常常参加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们组织的课外活动。
  “能在晚年,来到西部,给师生们分享知识、经验,陪伴他们走过青春,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刘教授说,这个暑假,他又学了几首新歌,等到新学期,在傍晚的操场,他还要唱给学生们听。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罗进忠表示,“银龄教师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动力、活力、潜力,在课程教学、科研指导、教学指导、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积极支持帮扶,既‘输血’,又‘造血’。”
  人民利益高于个人
  长江日报评论员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中,勉励大学生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座谈、回信、讲话等方式,勉励青年人、大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是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的价值宣示。
  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祖国需要与人民需要、党的需要是一致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时代强音,感召了一代代人到艰苦边远的地方扎根奉献。今天,社会更加多元,个人选择更加多样,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仍应是这个时代的价值基准。
  到哪里去、为什么去,对一个人来说,是职业的规划、人生的规划,也是对价值的衡量与选择。是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还是到个人最意愿的地方去?是到条件比较艰苦、人民需求迫切的地方去,还是蹲个安乐窝,找个避风港,或者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个人成功?
  这里的根本问题是,第一位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容回避,要毫不含糊地厘清。人民由个人组成,但人民不等于个人。人民利益高于个人,人民需要居于至高位置。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需要、人民利益放在价值基准点上。
  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小我融入大我,历来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民族危亡之际,老一辈革命家抛家舍业干革命,救人民于水火。新中国历史上,一些高校的知识分子、医院的医护人员写下“西迁”故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近些年来,无论是逆行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前往艰苦地区支教的大学生,还是哪里有困难就奔向哪里的志愿者,无不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作出了自己人生坚定的选择。
  很难想象,假如一个民族里每个人都只看“小我”,都只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民族能成为强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这是社会进步。但个人如果被推向极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位置提高到至高位置,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之上,必然导致弱肉强食、赢者通吃、强者通吃,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至上是坚定的价值取向。这体现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于每个人的价值认定上。当人民需要和个人诉求不一致时,人民需要是摆在首位的。
  人民利益高于个人,人民需要摆在首位,不是要排斥个人、抹杀个人,而是要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实际上,越是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越是个人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的大好舞台;越是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个人就越是能成就梦想,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广阔天地。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张维纳 摄影:记者史伟 视频:制作吴天琦 审看郑慧 编辑:叶凤 校对:王蓓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