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5日讯(记者陈晓彤 常少华)苏州,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经济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先后经历乡镇工业崛起、外向型经济腾飞、开放型创新经济爆发等发展阶段,成长为中国“最强地级市”,工业经济全国领先。
面临全球要素成本上涨、工业产能过剩、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困难等挑战,苏州逆市上扬,不仅2021和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均突破4万亿元,仅次于深圳,居全国第二,2023年发展势头更加勇猛,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比1-3月提高8.8个百分点。
至今,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167个中类和489个小类,工业企业达16万家,是中国工业、制造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近年来,苏州更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航天航空等先进制造业上精准发力。2022年,苏州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达到123个,大幅高于前三批总和49个,前四批总数位居江苏省第一。
同样作为工业大市的武汉,在转型发展上与苏州有何共性,又各自面临哪些痛点,如何突围?
6月16日(周五)晚8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范剑勇,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博导、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和上海华略智库CEO、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昌智做客云端会客厅,解读苏州制造腾飞密码,就工业城市转型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范剑勇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与上海市“曙光”学者,已出版《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学术专著。段进军长期深耕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多项。陈昌智深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园区转型等领域,牵头参与省、市决策咨询课题1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政策和方案发布,熟悉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战略。
2022年5月19日起,长江日报大型融媒体线上对话节目“云端会客厅”正式开播,反响热烈。栏目聚焦城市发展热点议题,围绕“跳出武汉看武汉”,利用技术手段搭建虚拟演播厅,实现主持人与受邀嘉宾多方连线,“云”上畅聊。
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将在全网各大主流平台同步推送,包括大武汉客户端、长江日报微信视频号、微博号、抖音号、头条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