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美丽武汉新画卷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3-08-15 06:2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生态环境篇】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设立这一节日将更好地唤起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自豪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时,同步提高“含绿量”、降低“含碳量”,武汉已持续多年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增长、双提升。

  在日前召开的武汉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分享了工作经验与做法。该局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共抓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武汉路径。

  蔡甸区美丽桐湖湿地。

  聚焦“一条主线”,市区两级同频共振,构建“1+10+15”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江大保护工作格局。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实施三环线及以内区域老旧柴油货车禁行和全市域禁鞭管理,4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聚能“高水平保护”,接续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全市长江岸线码头由582个缩减为179个,长江“绿带”愈加明显,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达到20年来最好水平。

  聚效“高质量发展”,累计创建1个国家级、6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布全市104个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探索支持打造“绿色发展先锋企业”若干措施。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努力绘就长江高水平保护新图景,从延续深化、整合提升、衔接统一三个层面推动四源齐控,统筹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动重点流域水体提升;推动“三线一单”与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结合城市特色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武汉实践模式。

  探索上下游生态补偿,创新长江大保护举措

  武汉与仙桃生态环境人员协商通顺河生态保护事宜。

  6月1日,位于通顺河下游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武汉市将300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上游的仙桃市。这是湖北省第一笔到位的长江一级支流跨市生态补偿资金。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去年5月,武汉与仙桃签署通顺河生态补偿协议,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实施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犹如强力纽带将河流上下游紧紧捆在一起,为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湖北省推行长江大保护的创新做法。”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说。

  生态补偿的钱花得值。我市先行先试生态补偿机制,为流域综合治理做探索。2020年6月,武汉市新洲区与黄冈市团风县签订道观河生态补偿协议;今年1月,武汉与孝感、随州签订府澴河生态补偿协议。我市还与咸宁、鄂州、孝感、随州等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统筹推动梁子湖、府澴河、倒水、滠水等流域的综合治理。

  长江是母亲河,长江大保护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大保护,动作更为有力。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研究人员正在检测水质。 金文兵 摄

  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符号、最核心的竞争力。3年来,长江武汉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长期稳定在Ⅱ类。2022年全市开展水质监测的166个湖泊中,143个湖泊达到或优于Ⅳ类标准,劣Ⅴ类湖泊数量持续清零。

  通过连续两年的推荐与评选,全市33个湖泊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22年武汉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3.63,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等级为“良”。

  调查生物多样性,“称量”武汉生态价值

  研究人员在调查沉湖湿地碳汇价值。李朋 摄

  7月24日,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第一期)动植物生态资源调查工作。

  该项目负责人周帆琦表示,通过生态资源调查,逐步摸清灵山的生物资源现状,为下一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奠定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武汉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连续开展了府河湿地、涨渡湖湿地、藏龙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相当于作了一次“武汉生物界的人口普查”。

  利用这些数据,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武汉市主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项目。武汉湿地的生态价值逐渐“有据可查”。

  初步估算,涨渡湖湿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23亿元,单位面积GEP约为3000万元/平方公里。

  其中,涨渡湖湿地水源涵养价值最高,占比29.8%;其次是农林牧渔产品价值,占比23.13%;再者是物种保育价值,占比22.39%。这也揭示了武汉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物种保育、调蓄洪水等调节服务功能上。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湿地之城”美誉,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2022年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生态系统极为复杂,在稳定全球气候和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11月,我市测算出沉湖湿地(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总碳量约12.55万吨,碳汇价值约为600万元。

  生态有价,湿地有价。GEP与GDP的协同增长,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要。

  通过近年来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推动解决了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围埂养殖问题,约8.2万亩区域完成了“退渔还湿”。疏浚淤塞水道,恢复湿地植被,建设智慧监测管理系统,沉湖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

  目前,全市5个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退化湿地生境,我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明显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开发城市矿山,探索固废治理新模式

  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研究人员在藏龙岛湿地公园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刘斌 摄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随之大量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去年投产的青山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利用武汉钢电公司的余热蒸汽,对污泥进行烘干,再用于焚烧发电和供热,残余的灰渣还可用作建材材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据测算,这一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处置市政污泥8万余吨,年节约标煤1万余吨。

  近年来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2022年该指标提升至96.45%。钢渣、氧化铁皮、含铁尘泥等冶金渣综合利用率提升至100%,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实现全量利用。

  2022年4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随后印发了《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提升园区循环化水平。14个具备改造条件的省级和国家级园区全部编制了实施方案,青山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国家验收。推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全市累计创建27家“绿色工厂”。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2023年下达支农专项资金1450万元,支持新洲、黄陂等相关区开展“二品一标”品牌创建等工作,累计认证“二品一标”农业品牌970个。

  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利用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75%。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2023年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推广装配式建筑,2023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643.8万平方米;全市弃料资源化利用量60.14万吨,资源化利用率67%。

  健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稳步推进小微企业收集试点,新增2368家小微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种下一片“汉马林”,见证武汉践行“低碳试点”

  武小环与数字江豚“牵手”。

  今年“植树节”期间,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2023年武汉马拉松(简称“汉马”)组委会,在江夏区灵山旅游区种下一片“汉马林”。

  碳中和,是国际大会和体育赛事所采用的碳减排国际惯例。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绿色办赛是武汉长期坚守的理念。

  通过推广践行低碳行为,2023年的“汉马”办成了一场绿色低碳的“绿马”。

  7月12日“全国低碳日”,武汉首次将“定向越野”“户外寻宝”活动与绿色低碳宣传进行高位嫁接,举办了一场“碳索江湖—北湖”绿色低碳宣教打卡活动。通过这种好玩又有趣的方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绿色低碳活动,共建绿色低碳家园。

  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自律。6月2日,武汉居民刘先生注册了一个“武碳江湖”小程序,随后搭乘一辆新能源车行驶了24公里,获得168克“碳积分”。

  当天,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全市第一个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上线。居民的低碳行为被科学量化为个人碳账户的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消费券等。

  碳普惠,成为武汉一个“碳民生”工程,为广大居民谋取“碳普惠权益”,并以此激励市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随着武汉市对“碳普惠”场景的不断拓展探索,这份实实在在的“碳普惠福利”也在持续扩大。

  武汉正在把“空气中的碳”做成一项大产业。落子武昌碳汇大厦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自成立以来,持续保持零故障、零中断、零风险运行。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策划/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撰文/鄢祖海 孙旋 黄大海 张强 叶博书 胡喜珍 于海涛)

  【编辑: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