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动物园“新生宝宝”成长记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3-09-30 13:3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升级改造后,9月28日正式开园的武汉动物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138种、1100余头(只),最具看点的除了大熊猫、金丝猴等明星动物外,还有与动物园一起新生的动物宝宝们。

  黑猩猩、非洲象、赤大袋鼠、小熊猫、黑叶猴、洪式环企鹅、黑天鹅……这些“萌娃们”有的还在妈妈的育儿袋里只露出一个小脑袋,有的花了半年时间学习使用自己的鼻子,有的褪去金黄色的胎毛换上了一身“黑皮草”……这群首次亮相的“萌娃们”还有许多成长故事。

  黑猩猩小桥会噘嘴表达不开心

  黑猩猩馆,保育员李嘉伟一手将黑猩猩宝宝小乔搂在怀里,一手斜握着奶瓶给它喂奶。

  饲养员王丽红打扫完卫生后,坐到小板凳上休息,黑猩猩小桥凑上来,将头趴在王丽红胸前,两只长手臂紧紧揽住她后背——就像婴儿趴在妈妈怀里。“小桥1岁大,相当于一两岁的人类婴儿,还是个标准的宝宝。”王丽红摸了摸小桥的脑袋向记者介绍。

  王丽红1999年进入武汉动物园工作时,就被分到猩猩馆饲养灵长类动物。在灵长类动物中,黑猩猩的智力被认为与人类最为接近,王丽红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年来,她养过山魈和狒狒,也接触过长臂猿。“黑猩猩更通人性,知道你不愿意它干什么,它会趁你不注意迂回地去做;很调皮,批评它就不高兴,会噘嘴。”

  “它们的饮食问题是最关键的,肠胃方面要特别注意。”王丽红每天要冲4次奶粉,将小桥抱在怀里喂。目前小桥进食以奶为主,补充米粉和维生素AD等营养剂;果蔬为辅,萝卜、紫甘蓝、黄瓜、大葱、芹菜、提子、番茄,用破壁机打成颗粒。“它的牙齿现在还不行,提子和番茄吃起来费劲,咬半天嚼不烂。”另外,王丽红每天都会非常小心地观察小桥大便的状态,随时调整饮食,以免小桥出现腹泻。

  小桥住在非洲区的人猿馆,是武汉动物园最大的动物馆。黑猩猩和金刚猩猩一样,都属于类人猿亚目的灵长类动物,只是体形差别较大。黑猩猩馆内除了有秋千、吊床供这些天生好动的家伙攀爬玩耍外,还有类似帐篷结构的穹顶,植物生长爬藤到半空,可形成遮光遮雨的雨林效果,就像它们真正的老家。

  非洲象申申最爱玩泥巴

  非洲象馆,饲养员夏量在给小非洲象申申喂食,同时锻炼申申使用长鼻子卷食物。

  非洲象一直是武汉动物园的明星动物,很多武汉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阿海和阿南的身影,它们在武汉动物园生活了26年。闭园改造期间,它们顺利繁育了一头小公象申申,现在1岁3个月大,这是武汉动物园首次成功繁育非洲象。

  “非洲象很喜欢新家,尤其是新出生的小象,特别爱滚一身泥。”饲养员李万利介绍,“我们每天都要检查外展区的泥坑是不是合适,前段时间天气热,泥坑干了我们还会特意加水把泥和好。”

  非洲小象申申的出生为武汉动物园带来了喜悦和活力,但繁育并不容易。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平均年龄为60至70岁,15岁左右逐渐性成熟,进入可繁殖阶段,最佳繁殖年龄是25到45岁。

  非洲象的孕期长达22个月,每胎只产1头小象,两次产崽一般间隔4年左右,一头雌象一生通常最多产4—5胎。阿海和阿南在26岁当父母,是非洲象最好的繁殖年龄。

  李万利回忆,申申的出生称得上有惊无险。2022年6月26日下午5时7分,阿南顺利分娩出象宝宝,刚出生的幼象被一层胎衣裹着。在野外,母象通常需要用脚轻轻把这层胎衣踢破,但“新手妈妈”阿南经验不足,踢胎衣的时候,不慎把幼象踢进水坑里。

  眼看着,幼象被胎衣裹住,无法自行逃出水坑,母象刚经历生产虚弱且紧张,不知所措,情况十分危急。但贸然靠近刚生产的野生动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动物容易应激,人也容易受伤。

  李万利小心翼翼地靠近阿南,观察它的情绪和状态,阿南通过视觉和气味认出李万利是喂养自己二十多年的伙伴,放松了警惕。李万利用手轻轻触摸阿南的额头,安抚好它的情绪,又赶紧带着其他几名饲养员,一起把刚出生就有300斤的幼象从水坑里抬出来并帮它破掉胎衣。

  在饲养员的帮助下,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小象申申慢慢站了起来,正式闯过生产难关。因其在申时出生,乳名叫申申,寓意“生生不息”。

  申申生下来没一会儿就能站立、行走,可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学会熟练使用鼻子。饲养员夏量回忆:“头几个月,小象喝水都只能趴在地上直接用嘴喝,长鼻子则常常被它甩来甩去当成玩具。”

  现在它们一家三口生活在非洲象场馆,位于非洲区的马赛马拉草原区域,共有2个内馆和2个外展区。外展区除了树木和草地,还有沙堆、石坑、泥坑,这是特意模拟非洲原生环境而精心设计的。

  赤大袋鼠宝宝出生时只有蚕豆大小

  一只分娩两个多月的赤大袋鼠宝宝待在袋鼠妈妈的育儿袋里。

  赤大袋鼠生活在草原地区,是体型最大的袋鼠,体长可达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90千克。它们善于跳跃,奔跑时每一跳可达900厘米以上。

  “别看它们成年后可以长这么大,宝宝出生时只有蚕豆大小,重量不到1克。”饲养员李紫娇说,“赤大袋鼠宝宝刚出生时浑身粉红色,没有毛,也睁不开眼睛。袋鼠妈妈生产时会在肚子上舔舐出一条通往育儿袋的路线,袋鼠宝宝出生后,靠前肢和灵敏的嗅觉,沿着妈妈湿润的毛发从产道爬进育儿袋,附着在乳头上。”

  赤大袋鼠的怀孕周期仅30多天,袋鼠宝宝出生后,会在育儿袋中进行第二阶段的发育,大约2个多月以后,才会从育儿袋中探出头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袋鼠宝宝6个月左右时,逐渐可以离开育儿袋,在此之前都是以母乳为食。

  “赤大袋鼠馆一共有7只雄性袋鼠和4只雌性袋鼠,毛发发红、体型偏大的是雄性,毛发灰色、体型偏小的是雌雄。”据李紫娇观察,除了已经露头的一只袋鼠宝宝外,另外还有2只雌性袋鼠的腹部已经隆起。“由于袋鼠宝宝很小,袋鼠妈妈怀孕的特征并不明显,且生产过程十分迅速。如果没能恰好看到袋鼠生产,就只能在观察到雌性袋鼠腹部隆起,或者袋鼠宝宝露头时,才会知道袋鼠宝宝的存在。”

  赤大袋鼠饮食以构树叶、青草、蔬菜和水果为主。“它们最喜欢吃玉米和苹果,可能是因为比较甜。”李紫娇端出一盘切成长条状的蔬菜果盘,长条的形状方便它们用灵活的手指拿取,几只袋鼠马上凑过来埋头“干饭”,其他几只则远远地看着。

  “干饭的这只叫‘刚子哥’,它是这群袋鼠的‘老大’。”在袋鼠的种群中,等级非常森严,在“刚子哥”吃饭时,其他的雄性袋鼠是不能一起吃饭的。“上午‘刚子哥’吃饭时,老二只是站在旁边看着,都被‘刚子哥’揍了一拳。”

  成年雄性赤大袋鼠充满肌肉和力量感,网红“肌肉袋鼠”就是赤大袋鼠。然而它们的性格却与外表有巨大的反差,赤大袋鼠胆小温顺,遇到风吹草动就会躲进草丛里,不会主动对人类发起攻击。

  赤大袋鼠们所居住的大洋洲袋鼠馆在设计和建设中,增加了更多可躲可藏的树木、草丛、岩石,这是特意留给它们的“隐私”空间。

  黑叶猴宝宝是逐渐“黑化”的

  成年黑叶猴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又被叫做乌猿。

  今年5月6日早上,饲养员龚驰欣喜地发现一个金灿灿的小脑袋出现在雌猴的怀里,他赶紧凑上前仔细辨认,原来是一只小猴出生了。初生的黑叶猴被毛是艳丽的金黄色,面部也不同于成年猴那样的小黑脸,而是粉嫩的肉色,尾巴为灰黑色。

  黑叶猴宝宝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黑化”的,出生后一周左右,猴宝宝的尾巴会变成黑色,一个月左右,从屁股到背部、肩膀、四肢的金黄色慢慢褪淡,现在黑叶猴宝宝整体呈淡黑色,等到半岁以后,基本就和成猴的毛色没有差别了。

  黑叶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叶子为主食,日常会以大小叶女贞、桑树叶、榆树叶等作为黑叶猴的主要食物来源,只摄入少量的蔬果。在哺乳期间,饲养员会增加一些红枣和黑豆,补充猴妈妈的营养。快5个月的猴宝宝现在除了吃奶,也会自己吃些树叶等辅食。

  “这只猴宝宝平常是他哥哥在带。”龚驰说,这只猴宝宝是妈妈的二胎,第一胎是2020年6月份出生的,那时候猴妈妈尽职尽责,走到哪里都抱着宝宝,全职把孩子带大。现在二胎宝宝出生后,猴妈妈只照顾了一段时间就交给哥哥。“有生人靠近,它害怕时都是跑到哥哥的怀里抱着。”

  黑叶猴是群居动物,它们现在住在亚洲区的山林王国。黑叶猴的爸爸妈妈也会像人类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时会吼叫或者轻咬。“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受伤情况,我们一般不会介入,让它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龚驰说。

  尊重天性,给动物更多自由

  繁育中心,小熊猫欢喜坨和它的其中一只幼崽。记者胡冬冬 通讯员邓丽玲 摄

  今年6月份,小熊猫“糊米酒”和“欢喜坨”光荣升级做了妈妈,各生下2只小熊猫幼崽。饲养员至今未近距离接触过小宝宝,只是每天隔着笼舍观察它们的吃喝、粪便和精神情况。“小熊猫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幼崽身上沾染了人的气味,小熊猫妈妈很可能会弃崽。”饲养员张天成说,“小熊猫目前还没有对外展出,要等它们断奶之后才会考虑。”对于何时断奶,张天成说还是会尊重它们自己的选择,不会因为要展出就通过分离的手段人工断奶,不会干预动物们的生长周期。

  王丽红除了喂养黑猩猩,更多是陪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陪它,找新玩具,陪它玩。”说话间,小桥突然攀住凳子撒了泡尿,王丽红起身收拾。“野生动物在户外,都是想怎么拉就怎么拉,要顺应动物的天性,不要把人为的概念加在它们身上。”很快,王丽红用拖布将地板擦得干干净净。

  武汉动物园改造升级后,很多场馆都设置了非对外展区,这是动物私属的户外活动场所,不对游客展示。动物们也有情绪,也会有偶尔心情不好,或者生病了想独处的时候,可以让不想出来的动物们有静静待着的地方。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田艺伟)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