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特派记者王成勇)河流哺育了城市,是文化遗产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大河流域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月24日上午,2023长江文化南京论坛(Yangtze Culture Forum)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论坛以“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围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河流文化、生态、经济、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论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
2023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开幕现场。胡潇 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加布里拉·拉莫斯女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河流是区域合作的催化剂,是连接不同时代和文化之间的桥梁。论坛聚焦人类、城市、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突出了河流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远影响。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河流、促进对话、倡导可持续实践。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秉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聚焦河流与人类可持续未来这一国际共同关注,引领构建大河文明及流域城市对话网络,在交流互鉴中传播中国价值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王巍作主旨演讲。胡潇 摄
河流文化如何塑造共同未来?怎样通过博物馆了解河流?为什么重建人类与水的关系很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全球水博物馆联盟联合创始人和负责人埃里贝托·尤利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王巍等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随后12位国内外专家围绕“流域文化的遗产保护与传承、城市滨水可持续发展”“塑造未来的城市水岸、大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项议题开展大江大河文明对话。中国经济信息社以长江南京段为蓝本,发布《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发展报告》。
专家现场开展大江大河文明对话。胡潇 摄
论坛前,组委会通过广泛函询、讨论、倡议等,征询到与会嘉宾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了《长江文化南京宣言》,并在论坛上由夏泽翰教授宣读发布。宣言指出:我们将凝聚国际社会的磅礴力量,覆盖政府到公众,通过传播、教育、交流,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休戚与共的大河城市命运共同体。
本届活动共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代表、大河流域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世界滨水城市代表、长江全流域资深专家、国际主流媒体代表等近400位嘉宾参会。
4场平行论坛在11月24日至25日展开,分别为大河文化遗产论坛、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区域论坛、书写大河——世界大河文明国际传播论坛、大河生态文明论坛。
本届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华通讯社、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