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昌:攀高逐“新”竞一流,勇挑大梁走前列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4-01-18 10:1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时间镌刻年轮,岁月铭记奋斗。

  创新,是过去一年武昌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回望2023,武昌区不断攀高逐“新”,在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900亿元,迈向2000亿元, 中心城区第一;

  服务业增加值, 全市第一;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心城区第一;

  在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 连续4年领跑全省……

  实干凝成数据,数据见证担当。

  一年来,武昌区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强化主导产业支撑作用,积极开拓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新赛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锻造新质生产力,构筑新竞争优势。

  新的一年,武昌将“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以“全面对标一线城区,树立一流工作标准”的高位要求,抢抓机遇,守正创新,不懈奋斗,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勇立潮头,再创佳绩,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昌实践。

  武昌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跃上“新台阶”——

  消费提质升级

  增添经济活力

  武商梦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三天假期,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沉浸式古风市集”、楚河汉街的“首届汉街蹦迪跨年夜”、武昌梦时代的“梦乐园”“热血奇迹”“楚风汉味美食”、黄鹤楼的“夜上黄鹤楼”等热门景点和商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人气火爆,在严冬时节“秀”了一把武昌火热的经济实力与消费活力。

  在过去的一年,武昌区域实力持续巩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三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持续保持中心城区第一,在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连续4年领跑全省。

  2023年,武昌区4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26个项目如期竣工、外出招商50余次、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5个。华中首家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盛大开业,武商梦时代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武汉SKP、武昌万象城、滨江天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竣备冲刺……

  2023年,武昌区入围全国首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录,黄鹤楼景区跻身“十一”黄金周热门景点亚军,昙华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旅游人数45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70亿元,规模均保持全市第一,荣获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全国第六……

  过去的一年,“热气腾腾”“火力全开”的武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0亿元、增长11%,在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助力武汉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用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年,武昌区将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做好武汉SKP开业服务,打造黄鹤楼新品首发地,大力发展外资外贸、夜间经济、线上消费,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同时,武昌区还将全力打造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丰富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旅游区体验项目和漫游线路,建成昙华林演艺小镇,全年旅游收入规模力争突破500亿元。

  发展“新优势”——

  整合“在地资源”

  培育科创企业

  武汉大学。

  “咨询技术难题就是下楼过个马路的事。”入驻斗转科技园的开普勒卫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普勒)副总经理姚金城说,公司遇到技术问题,他就喜欢往公司办公楼对面的武汉大学跑。7年的时间,在斗转科技园,开普勒成为湖北省唯一瞄准全球布局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运营商。

  与武汉大学西门,中间仅隔一条马路的斗转科技园,是中科·武大智谷的重点项目之一,聚焦北斗应用产业。

  北斗应用产业是武汉市突破性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武昌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攻方向之一。

  武昌区科教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资源优势,武昌区聚焦北斗及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打造中科·武大智谷,作为北斗应用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智谷核心项目小洪山科学城正加快建设,中科武大协同创新基地年内交付使用。智谷范围内,已吸引一批优质北斗应用相关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5G+北斗、应急+北斗、电力+北斗、人工智能+北斗、遥感+北斗等数字化行业应用,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50余家。

  2023年,武昌区努力把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武昌区依托辖区船舶产业领域科研院所,谋划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成功争取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落子武昌;依托湖北中医药大学成立湖北时珍实验室,以科技为中医药发展赋能……

  推动6个院士专家项目转化,促成生物芯片、智能检测等8个优质博士创业项目落地,同比实现翻番;全年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12家、为去年的1.5倍,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80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瞪羚”企业14家……

  一个个位居中心城区前列的数字,都是武昌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实干体现。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武昌区还将依托大院大所大企平台资源优势,承办举办数字领域高规格论坛、峰会,开展黄鹤楼星空数创大赛、人才大会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数字应用场景10个以上,形成数融万物、数享生活的发展生态。同时,建强数字应用平台,充分发挥湖北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协会、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孵化器”“放大器”效应,大力支持各类中试平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形成紧密型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体系,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

  升级“新动能”——

  向“数”向“绿”生长

  促进楼宇转型

  碳汇大厦。

  新年伊始,位于武昌区徐家棚商务楼宇匠心城的武汉微思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部,4个办公区每天座无虚席,员工们全力加速为刚中标的多个知名公司的品牌推广项目奋力工作。

  抓住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风口,这家2014年创立的公司专注社交营销赛道,深耕3C家电、电商、游戏、教育等行业,为3000多家客户提供精准服务。2022年,微思敦年营收近9亿元。

  匠心城所在的徐东大街,是武昌区近年来规划布局的“一谷一廊多带”(即中科·武大智谷、滨江数创走廊、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数创空间中“一廊”的所在。

  2023年,武昌区在这里盘整了超100万方的产业空间,集聚浪潮云、中科瑞华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30余家。

  这里一栋栋“数”起来的楼宇,展示着武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武汉数创大厦已建成,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加速建设,海创云改造正加快进行中,数创云谷即将启动,汇通新长江、匠心城、四美塘铁路遗址公园等产业空间即将打造数字经济专业园区……

  一栋楼就是一个细分产业,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位于武昌区中北路上的碳汇大厦,目前吸引了中碳科技、本物绿碳等一大批国内外双碳龙头企业、机构组织的入驻,招引了200余家涉碳产业服务企业落户武昌区,实现了双碳产业的“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碳市场服务产业链,助力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

  2023年,武昌区获评2023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武汉数创大厦、碳汇大厦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先行示范楼宇。

  楼宇的向“数”向“绿”生长,是武昌区抢先卡位数字经济、双碳产业“新赛道”的体现,也是武昌区对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的探索。

  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今年,武昌区将继续打好“楼宇”牌,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武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把握未来数字化发展方向,以楼宇园区为载体,构建数字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瞄准主攻方向,紧盯软件服务、北斗应用等重点领域,加速打造2—3个在全市引领示范的数字产业集群。

  同时,作为双碳领域先发区,武昌区还将全力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依托碳汇大厦,武昌区将推动碳金融产业园区向沙湖周边扩容,全年招引涉碳服务企业100家以上,持续夯实碳金融集聚发展先发优势。

  提升“新品质”——

  打造“人产城”融合

  现代化中心城区

  武昌江滩。

  虽是寒冬腊月,水果湖街道东亭社区的街巷,总是可以见到不少一头银发、穿着橙色制服的“平安合伙人”,每天义务在小区巡逻,共同治理社区,守护身边的平安。

  东亭社区,是武汉市第一个商业小区,近年来持续创新方法,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去年建成运营的东亭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全市首座公园式全地下垃圾转运设施。

  2023年,武昌区全力推动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形成加装电梯台阶算法、社区教育融入基层治理等14个共同缔造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

  持续打造“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武昌区不仅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城区功能品质也全面提升,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在扎实开展“城市更新年”行动的一年中,武昌区高标准完成六大更新单元方案编制,贯通古城南北的和平大道南延隧道建成通车,华中最大的地下环路即将竣工,城区环境品质稳步提升,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大道南延工程全线建成通车,将有效缓解中山路至白沙洲大道交通压力,形成武昌顺江方向的交通骨干通道,向南连接白沙洲片区,进而连通武汉“南大门”,实现快速出城,为武汉城市发展再添交通动脉。

  此外,2023年,武昌区还稳步推进功能区建设,滨江商务区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劲牌集团等总部项目进展顺利,武九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华中金融城联投中岳大厦、高投资本大厦、长投生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武昌古城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昙华林街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

  2023年,长江武昌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外沙湖、内沙湖、晒湖获评武汉“美丽河湖”、数量全市第一。新建绿地8.2公顷、绿道5公里、口袋公园9个,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武九生态长廊建成开放。

  武昌将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有序推进六大城市更新单元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模式,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城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努力建设美丽武汉先行样板。 今年,滨江地下空间环路有待通车,斗级营将全面开放运营,四美塘路、小龟山路等断头路将打通,将新建微循环道路10条以上,新增停车泊位、充电桩各1万个……以丰富的高品质民生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策划: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供图: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摄协)

  【编辑:商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