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小区装了3台“救命神器”,居民感觉很安心但希望一次都用不上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4-01-31 18: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31日讯(记者赵家新)小区门岗处安装了3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让清江山水小区及附近居民安心了不少。“虽然我现在体检没查出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但毕竟年纪大了,万一以后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这台机器也给了我一份保障。”1月30日,小区居民袁女士这样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安装在门岗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记者赵家新 摄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智能、便携式医疗急救设备。如遇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情况,通过心肺复苏术和AED进行电击除颤,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内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心律。

  1月30日,记者在清江山水小区看到,小区门岗外显眼的位置悬挂着“AED”标识,安装在门岗进门处墙上的AED外包装完整。工作人员介绍,3台机器安装好后,还没有用过,希望一次都用不上。

  居民袁女士说,虽然大家都希望这几台机器永远都用不上,但有了它,大家还是会感觉安心不少。

  据悉,2023年11月,东湖高新区关东街清江社区在清江山水小区1.1期保安门岗(17栋附近)、2.2期保安门岗(46栋附近)及3.3期保安门岗(69和70栋之间)安装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对工作人员开展了急救技能及AED使用操作培训。

  小区项目负责人介绍,一旦业主发现有人需要使用该设备,可拨打24小时值班电话或通过门禁系统联系中控室,工作人员会立刻响应前往救援。

  门岗外悬挂了AED标识。

  该负责人表示,这3台设备不仅仅服务清江山水小区居民,选点时也考虑了周边一些小区,并对小区安全员进行了操作培训。“当时提交申请时,一方面考虑到清江山水小区人口基数大,有数千户,且老年人不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提前对员工进行了急救培训,其中就包括AED设备的使用。申请报上去后,没多久就批下来了。”

  东湖高新区关东街清江社区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徐先生表示,后期,一旦有增设AED的计划,社区将平均分配到其他合适的计划点位,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增添“生命保护网”。

  2023年,武汉市政府将“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800台”列入20项民生实事清单。武汉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江山水小区安装的3台AED是民生实事落地的成果。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累计投放AED总量达到5736台,市民可通过“互联急救”App软件查询到离患者最近的AED点位,并在120调度员的指导下开展自救互救。

  链接:

  武汉这些小区也安装了AED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不少小区也设置了 AED,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梅苑社区紫阳城小区2栋、东西湖区走马岭街园林小区二期、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红升社区金桥太子湖一号小区、东湖高新区龙泉街腾龙社区龙泉小区1期28栋、硚口区公路社区交通小区2单元1楼等。

  AED怎么用?

  据悉,使用AED分为四步:先让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侧进行除颤操作。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

  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CPR按压中断时间。

  将电极贴片导线插入AED主机。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电极片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每两分钟左右,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