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注意!台风又有新名字了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武汉

2024-06-06 16:30 来源: 中央气象台
【字体:

  根据2024年2月27日-3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的决议:2021年-2022年度9个台风被除名,分别是康森、圆规、雷伊、马勒卡、鲇鱼、马鞍、轩岚诺、奥鹿、尼格。分别替换为浮莲“Luc-Binh”、道玑“Tokei”、沙布尔“Sarbul”、阿穆丘“Amuyao”、古莎莉“Gosari”、青马“Tsing-ma”、坡鹿“Ong-mang”、核桃“Hodu”和蜻蜓“Jamjari”。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协商,新名字的中文译名和意义如图。

  链接知识:

  【台风为什么有名字?】

  最初的台风都是年份加编号命名的,比如1713,就是指2017年第13号台风。由于台风往往带来很严重的灾害,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编号1713好记,还是台风“天鸽”更容易传播,让人印象深刻?给台风取名字的意义就在于此。可以让不懂气象,不了解编号的人,也很快明白我们说的是哪个台风。

  【台风名字都是谁取的?】

  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或地区(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各提供10个名字,形成一张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循环使用,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启用。

  【什么样的台风会被除名?】

  1. 造成严重灾害的,受灾国或地区可以提出申请将其除名,以避免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

  2. 发音不好。1301号台风“青松”(Sonamu)近似海啸(Tsunami)的发音,造成了部分马来西亚沿海居民的惶恐,最后也被换成了“云雀”。本次提交的除名台风中“马勒卡”也是因为其发音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有不好意义所以被除名。

  3. 重名。美国提供的“韦森特”,因其与东北太平洋飓风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更名为“兰恩”。

  4. 没有特色。还有“婷婷”和“欣欣”都曾是中国香港提供的台风名,使用后被香港天文台以没有地方代表性为由主动提出更换,替补命名为“狮子山”和““白海豚”。

  【新的台风名如何产生?】

  2023年有3个台风名字被要求除名,有“海葵”、“杜苏芮”和“苏拉”,其中“海葵”和“杜苏芮”的除名要求是我国提请的。“海葵”一名本来就是我国所取,所以在下一次台风委员会会议前,我们还需要取一个新的台风名来替换“海葵”。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台风取名都通过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微信进行公开征询。大家可以来学习一下台风取名规则,后续关注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微信,参与#我给台风起名字# 活动!

  (来源:中央气象台)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