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大精神力量,7月1日下午,武汉市委组织部联合新华社湖北分社举办“党课开讲啦”专题活动。
活动以专家解读、亲历者讲述与圆桌对话相结合的形式,诠释三大精神的时代内涵。湖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陈俊秀指出,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部分,为湖北战略支点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历史烽烟:大别山精神照亮信仰之路
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教授授课解读“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他以“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与“小小黄安,人人好汉”的革命豪情为例,强调大别山精神是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根”与“魂”,激励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
时代考验:抗洪精神凝聚团结伟力
武汉铁路公安局襄阳公安处应城站派出所副所长江珊作为1998年簰洲湾洪灾的亲历者,动情分享了她的故事。年仅6岁的她,在洪水中抱着白杨树坚持9个多小时后被武警官兵救起,其坚韧形象感动全国,被誉为“抗洪小英雄”。如今,她已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实现从“被守护者”到“守护者”的蜕变。江珊的讲述,生动再现惊涛骇浪中党旗高扬、军民同心、干群协力筑起“精神堤坝”的感人场景,深刻诠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彰显 “人民至上”的理念。
生命礼赞:抗疫精神彰显制度优势
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部主任肖艺九作为深入武汉疫情“风暴眼”的全程记录者,分享了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党员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无私奉献、志愿者大爱无疆以及武汉人民坚韧担当的无数感人瞬间。肖艺九表示,这些点滴汇聚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圆桌对话:精神丰碑化为实践动能
三位主讲人围绕 “三大精神的时代传承与武汉担当” 展开对话,指出三大精神核心一脉相承: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弘扬斗争精神、凝聚团结伟力,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
结合武汉实际,他们探讨三大精神转化路径:从 “98 抗洪” 党员突击队死守龙王庙到 “智慧防汛” 科技赋能,从10天建成火神山的“中国速度”到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从革命时期“枪杆子里出政权”到新时代“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武汉的实践充分印证了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斗争方式的升级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未来,武汉需以三大精神为引领,在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科创高地,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发扬“众志成城”精神。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