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全国第四,浏阳到底多好玩?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文化旅游

2023-08-16 00:00 来源: 山水洲城记
【字体:

  一条河弯过九道弯;

  一首歌响彻全中国;

  一朵花传承千年绽放全球……

  手握3个世界级大IP的“山水花城”浏阳火了!暑假以来,浏阳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等众多玩法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吸睛”又“吸金”。浏阳在“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中名列第4位,比去年前进2名,朝着“全国文旅融合标杆”目标阔步前行。

  看,一座宜游之城脱颖而出!

  文旅行业是“无烟工业”“绿色工业”,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还能促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推动旅游景区和公路、机场、火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长沙市第二届旅发大会就将于9月下旬在浏阳举办。近年来,浏阳加强顶层谋划,应势开拓文旅产业新格局。

  浏阳文旅活动多。

  2月13日,浏阳市“一河两岸”文化旅游项目签约;3月31日,浏阳·烟花嘉年华文旅基地开门迎客;4月6日,2023年浏阳市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26日,大围山2023年蒸菜文化旅游节火热上演;5月20日至6月20日,2023“我在浏阳说爱你”城市表白季暨第十一届浏阳河音乐节活动,拉开IP赋能文旅消费升级体验之旅;7月6日,首届浏阳“全BA”火热开赛,22日,2023浏阳大围山第十四届水果文化旅游节拉开序幕;8月13日“来小河 看银河”小河乡首届(国际)星空节开幕,开启一段奇妙的银河之旅……

  浏阳文旅政策好。

  《浏阳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浏阳市全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浏阳河百里画廊文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浏阳市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政策》等文件,从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发力,助推浏阳文旅发展跑出“加速度”。

  浏阳文旅成绩棒。

  今年上半年,浏阳旅游接待总人数达8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多亿元。

  在文旅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浏阳积极探索无限可能性。

  文旅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浏阳文旅筑链强基,来浏阳,好山好水好吃好玩。

  吃在浏阳,品味美食蒸菜。

  蒸蒜香排骨、青椒蒸甲鱼、蒸黑山羊扣肉、干蒸腊肠……热腾腾的蒸汽透过竹制蒸笼的间隙,氤氲而上。“每天都要接待40多桌客人,忙得自己都没时间吃饭。”浏东公路旁的中岳村龙头湾农庄,鲁斌夫妇笑着道出了“幸福的烦恼”。农庄坐落在大围山镇,这里被誉为浏阳蒸菜发源地。

  浏阳蒸菜还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创新发展具有地方辨识度的蒸菜预制菜。新聪厨公司蒸菜预制菜日产达30万份,年产值突破3亿元,开发的蒸菜礼盒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特色伴手礼。蒸菜生产线还被打造为旅游观光线,成功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住在浏阳,体验特色民宿。

  “来这里的民宿住好几次了,民宿建设很有特点,干净方便还有美食,出门就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每次来都要和朋友们分享。”在浏阳小河乡,清溪山房、云枫民宿、《云上的小店》民宿集、栗柿民宿集、小河驿站等精品民宿各有特色,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绿树成荫、花香满径中体验乡村雅趣。

  小河乡还有网红天文台。傍晚,驱车沿着山村公路一路盘旋,直至夜幕降临,星河天文台静静矗立在星空下。宿在小河与星河之间,耳畔响起流水与山风的合奏曲,一抬头便是点点繁星。

  △小河乡网红天文台

  行在浏阳,寻访红色足迹。

  浏阳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走出了胡耀邦、王震等6名党和国家领导人、30名开国将军、2万多名革命先烈……一路行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等红色景区数不胜数。

  △秋收起义纪念园

  游在浏阳,感受绚烂烟花。

  火树银花不夜天,夏日的浏阳河畔,伴随着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号声,一面焰火“军旗”缓缓升起。7月29日晚,在建军节来临之际,浏阳在天空剧院举行“同心追梦情系双拥”庆“八一”暨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文艺焰火晚会。

  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23年每周六推出沉浸式焰火秀,“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实现常态化演出,每场吸引游客超10万人、拉动文旅消费超3000万元、抖音关注热议超8000万条,浏阳文旅因烟花而火爆出圈。大力推动“烟花进景区”工程,在全市打造35个文旅烟花消费新场景,有效激活了夜间经济和文旅消费。烟花照亮了浏阳河,亦点燃了浏阳城。

  △ 浏阳烟花,世界闻名

  购在浏阳,触摸非遗精品。

  《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浏阳置县。千年古县,非遗众多。浏阳乘风而上,打造“非遗”闪亮厂牌。

  位于大围山南麓的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在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的加持下,大力发展“非遗+民宿”等项目,客家山歌、木活字印刷、古山贡纸、送春牛、油纸伞……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非遗生态村”、网红打卡地。广大游客在这里解锁“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时光。

  全域旅游铸就的融合新业态,勾勒了浏阳满城美景,处处都是欢娱体验。

  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在大围山脚下,山泉水汇成溪流穿过一个小村庄,旅游车辆行驶在宽敞整洁的道路上,满载四方游客穿梭其间。这里是浏阳张坊镇田溪村,2014年还是湖南省级贫困村。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短短几年间,田溪村倒转“乾坤”,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获评“长沙市十大最具魅力旅游乡村”。田溪村何以发生这样的“蝶变”?浏阳给出高分答卷: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田溪村通过村民众筹成立旅游公司,村民不再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局外人”,而是共享旅游富裕梦的“合伙人”。

  村民拓宽村道、修复河堤、丰富旅游业态,村庄内汇聚峡谷溯溪、滑草游乐场、亲子游乐园、七彩玻璃漂、黄金玻璃桥、磐石寨、民宿、客家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逐渐成为辐射长株潭和江西南昌等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果子在自家地里就能赚钱。”“我们这里,一到节假日,基本上所有的民宿都能住满,有的还要预约!”田溪村的村民们提起现在的变化,笑着说个不停。

  农家院落秀,门前水渠清,美丽乡村兴。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变“短板”为“样板”,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手抓的道路,乡村振兴“加速跑”的背后,是浏阳这座城市骨子里拼搏向上的韧劲。2022年浏阳成功申创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文化继往开来,滋养一方山水;旅游近悦远来,吸引八方来客。文韵相承,旅发大会成重要发展平台。

  第二届长沙市旅发大会拟于9月下旬在浏阳举行,主题初步确定为“快乐长沙·烟火浏阳”,将创新采取“1+4+10+N”的办会方式。“1”即在浏阳市城区设1个主会场,举办开幕式暨焰火文艺晚会、项目考察、产业发展推进会、携程文旅消费节四项主体活动;“4”即在浏阳东南西北区设4个分会场;“10”即全市配套开展十大活动;“N”即浏阳市全域配套开展若干个文旅活动,打造“全城发力、全域联动、全民参与、全程精彩”的盛会。 

  为将大会举办成一场群众共同参与、喜闻乐见的大会,此次会议时间压缩至半天,并策划多场亮点纷呈的节会活动,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参与,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将地域特色元素(如红色、花炮、花木、非遗、民宿等)在大会分会场设置和配套活动安排上全面融入,使大会彰显湖湘元素,突出长沙特色,展示浏阳风采。

  大美浏阳,一座在碧波里荡漾、在歌声中长大、在烟花下闪耀的城,正敞开怀抱,邀您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