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火热的暑期戏曲文化体验之旅。15日,长沙各级“新时代好少年”和长沙晚报校园记者探访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近距离感受湘剧演员的“炸裂”演技,点燃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无限激情。
唱念做打,沉浸式体验湘剧魅力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自1952年成立以来,不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沙湘剧的国家级保护单位,更肩负着湘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任。该中心保留并传承了《白兔记》《金印记》《琵琶记》等经典传统剧目,同时近年来积极创新,创排了《布衣毛润之》《古画雄魂》《夫人如见》等大型剧目。
当天,长沙少年跟随老师的精彩讲解,参观该中心的道具间、服装间、化妆间等,他们边走边看,了解戏曲服装、道具和演员装扮的特点;湘剧演员也带着唱念做打的本领走上舞台,引得掌声和欢呼声不断,让长沙少年沉浸式体验湘剧的无限魅力。
在观影室里,《夫人如见》的“十哭”片段搬上了银幕,当主演周帆深情地呼唤时,长沙少年与她一同沉浸在悲痛与思念之中,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也让他们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
据了解,湘剧《夫人如见》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联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出品,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创作演出。该剧是长沙市2022年度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2022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资金资助项目、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 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3年11月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并获评“优秀剧目”。
“梨花”初绽,戏曲种子渐次萌芽
“湘剧起源于什么时候?”“湘剧和花鼓戏有何不同?”“保护和传承湘剧,我们应该怎么做?”当天的探访活动接近尾声时,长沙少年带着对湘剧的好奇频频举手提问。对此,老师一一作答:“据史料记载,湘剧起源于明朝,繁盛阶段始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湘剧是湖南本土的重要地方大戏,内容主要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花鼓戏是湖南的地方小戏,内容主要为家长里短,两者还能从语言方面进行区分。”“保护和传承湘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你们不仅是湘剧的观众,更是湖湘文化的传承者,希望大家一起把湖湘文化发扬光大。”
结束了当天的探访,2024年“新时代湖南少年”旷宁欣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湘剧的文化和特色,更加直观地了解湘剧演员、湘剧剧目背后的故事,今后我将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保护和传承湖湘文化。”
“今天的活动让小朋友走进湘剧、感受湘剧、喜爱湘剧,希望以后他们能够传承好湘剧,也传承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竣甲介绍。
如何让戏曲在青少年中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长沙一直在不断探索。
据了解,长沙在连续七年成功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举行“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2024年长沙市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小戏骨、小记者看戏、评戏、听戏、写戏,引导中小学生走进剧场、专业戏曲老师走进校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沙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如一粒粒种子,不仅将戏曲文化传播到长沙少年的身边,也深深埋进他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