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入行11年,她从不主动与人握手,也不说再见

新闻中心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长沙

2022-04-05 23:18 来源: 长沙晚报
【字体:
  一辆面包车缓缓驶入明阳山殡仪馆地下室。一位中年男人的哭声,由远及近,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子,将地下室寂静冰冷的空气,一刀一刀剜得稀碎。
  中年男人送来的,是他的儿子。21岁的男孩,打篮球时突然倒地不起,就再也没有醒来。
  一位身材瘦小,留着短发的女性入殓师走了出来,她仔细登记好男孩的信息,然后戴上手套,走到了面包车旁。
  这位入殓师名叫王丹丹,是市殡葬事务中心殡仪服务部装殓班的班长。


  王丹丹是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殡仪服务部装殓班的班长。在编码室的墙上写着,“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去世的男孩身材魁梧,身躯沉重。只见瘦小的王丹丹熟练地将男孩的遗体从面包车上转移到遗体运输板车上,然后轻轻揭开白布。前厅天花板上的摄像头,记录下了男孩最后的样子:他闭着眼,睫毛很长,面部皮肤白得像结了一层霜。
  王丹丹转过身,将遗体推入了冷冻间,再存入冰柜。接着摘下手套,洗手。她抬头看了一眼洗手台前的镜子,迅速地将额头上一排豆大的汗珠擦干。


  在将遗体拖去化妆间的路上,王丹丹的手扶在棺材上。
  回到前厅,只见男孩的父亲仍跌坐在地上痛哭,不愿离开。王丹丹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等待其他家属来将这位老父亲扶起。
  在装殓班工作, 这样的悲痛和离别, 她每天都在面对。


  在整容化妆室,王丹丹穿好防护服,戴好手套。
  结束了前厅的登记工作,王丹丹来到化妆工作间。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从冰柜中抬出一具老年男性遗体。然后,取出棉布、酒精、镊子,轻轻拭去逝者面部渗出的水分,并仔细为逝者的口腔、鼻道消毒。完成消毒工作后,王丹丹拿起粉底刷为逝者均匀涂抹粉底,擦上合适的口红,并整理好衣着,再推回冰柜。


  王丹丹和同事一起从冰柜里取出遗体。
  等到下午,这位逝去的老人,将从地下室的升降机升上地面的悼念厅。前来悼念的亲友,由司仪带领着缓慢移动,完成与逝者的最后告别。


  每一次工作开始之前,王丹丹都会对着遗体默哀。
  死亡的发生,不分昼夜,不论年节。
  每天都会有百余具遗体来到这里。
  这样的工作流程,王丹丹每天要重复几十次。
  并非每一位逝者都面容安详。有的逝者因受尽疾病折磨而面容憔悴,甚至狰狞;更有因意外等非正常原因去世,来时遗体已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无论什么样的遗体,王丹丹和装殓班的13位同事,都会尽力为逝者修整入殓,尽可能让每一位逝者都能体面地与亲友告别,“我想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对生命的敬重。”王丹丹说。


  油粉结合的化妆方式,更适应长沙本地的气候。
  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擦粉化妆,很多时候,还需要像做外科手术一样,为遗体做缝合、防腐等工作。为受伤严重的遗体缝合,常需要入殓师们站在遗体旁工作一整天甚至好几天。
  王丹丹回忆,曾有一位年轻的孕妇和她腹中的孩子,因一场惨烈的车祸死亡。因车祸撞击太过猛烈,孕妇的面部、头部也在车祸中严重受伤。
  王丹丹和同事们,捧起一块块破损的颅骨,轻轻拼合。无法找到的缺损骨骼,他们又照着女人生前的照片,捏制了塑形模具作为填充。最后,王丹丹仔细展开女人面部每一寸破损的皮肤,进行了无数次缝合,才终于恢复了她完整的面容。
  面容复原后,王丹丹又为她均匀地抹上了粉底,遮盖住深深浅浅的伤痕,然后挑选出适合她肤色的腮红和口红,为她画上了美丽的妆容。
  当逝者的母亲看到女儿修复完成的遗体时,一遍遍哭着抚摸她的脸。这位母亲起初不相信女儿遗体还能恢复完整,可当她摸到女儿下颚骨处的一颗小痣时,母亲泣不成声:“这就是我女儿的脸啊,这是她出生就有的痣啊。”后来逝者家属不断表达感谢,感谢王丹丹让这位在痛苦中逝去的女人,仿佛沉睡公主一般与世界告别。


  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擦粉化妆,很多时候,还需要像做外科手术一样,为遗体做缝合、防腐等工作。在入殓部整形塑形工作室里,摆放着团队练习的作品。
  地下室的环境,安静且肃穆。“我们上班搬运遗体,一天能在地下室里来来回回走上几万步,但说不到十句话。”王丹丹说, 逝者不会说话,他们也习惯了沉默 ,从不主动了解逝者的生平。
  “不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更有利于我们冷静专业地为他们入殓。”但日常的冷静,也有例外。“我们班里的一共四位女性入殓师,除了我,都当了妈妈。她们为小孩子的遗体入殓时,就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只能哭着完成工作。”说着,王丹丹低下头,沉默了许久。
  因为对死亡的恐惧, 殡葬职业仍面临不少偏见。 王丹丹说, 因为社会普遍对他们的职业心存芥蒂, 所以他们与逝者家属接触时, 几乎从不握手, 也不说再见。
  但有一次,一位逝者的女儿在将父亲遗体托付给王丹丹后,主动来跟她握手。“她第一次将手伸过来,我有些吃惊,就礼貌地以鞠躬躲开了。她离开时又一次把手伸向我,还是两只手,我实在躲不开了,她的家人们也都来和我们握手。”王丹丹说,那位逝者的家属们将入殓师视作父亲魂归故里的护航人,一再鞠躬致谢,不断跟他们说“辛苦了”“拜托了”。
  那天,王丹丹回到家,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静。平常,她的手总隔着手套去一次次接触逝者冰冷的皮肤。对于那刺骨地冰冷,她早已习惯,而握手的温暖,却让她十分意外。“那天,我不断回想起小妹妹温暖的手。 那种温暖,一直暖到了心里。 ”


  死亡的发生,不分昼夜,不论年节。365天全年无休,还要每天搬运、入殓几十具遗体。
  地下室里,只有升降台和几处窄窗可以透下来些许阳光。因此,这里常年湿冷,昼夜不分。即便是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少有人愿意来地下室、来装殓班工作。 365天全年无休,还要每天搬运、入殓几十具遗体,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在整容化妆室,王丹丹脱下防护服。1985年出生的王丹丹体型瘦小,但工作时,体内的能量却似取之不尽。
  11年前, 王丹丹曾走出了这间地下室。
  2011年,长沙市雨花区民政局决定从基层劳模中选拔7个人进入民政局工作,王丹丹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机关历练,王丹丹干过救助局科长、抽调拆迁等工作,她参与负责的社会救助标准化还成了全国的试点。期间,她也受邀成为了母校长沙民政学院的客座讲师。
  但在机关工作7年后, 她却主动提出: 要重新回到明阳山殡仪馆。
  “公务员队伍少我一个,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考进来;殡葬行业服务技能亟待总结提升,我干过、又懂标准化,我从事殡葬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家人都觉得她“疯了”,但最终她还是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又走进了熟悉的地下室,重新回到没有日夜,没有年节的装殓班。
  到现在,王丹丹在殡葬行业已经干了11年。这11年里,她结合国内先进经验和湖南本土实际,在省内首推遗体化妆“油粉结合法”,带领团队潜心研学遗体药物防腐技术,牵头制作完善省内两项专业服务标准,参与编写了民政部职业技能教材。


  也是这11年里, 她日复一日地面对着悲伤、面对着死亡。 如何看待死亡呢? 她的回答是四个字——向死而生。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人是以一种面向死亡的方式活着。”在不断走近“死亡”的过程中,去感知生命的“在场”,才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这便是向死而生。
  “人活一世,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因此才要更好地活着。” 王丹丹说,她现在经常受邀到社区、学校讲授“生命教育讲座”。
  王丹丹说,走到孩子们中间去讲“生命”,她更希望让他们通过了解死亡,而更加懂得应该怎样活着。“我会在讲座中给孩子们描述死亡的样子,让他们通过图片感受逝者家属的悲痛,以此告诉他们,死亡一点也不美好,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


  长沙晚报视频推荐
  推荐阅读
  持续精准防控,加快动态清零!长沙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防控情况
  长沙疾控发布重要提醒!来(返)长请主动报备
  男子喝醉一晚上用这个姿势睡觉,醒来直接送ICU……
  记者丨黄汝兮、黄启晴 编辑丨谭伟 值班主任丨罗敏
  点亮  

一周热门